不可
- 警世通言:卷三
- 警世通言,警世通言:卷三。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这四句诗,奉劝世人虚已下人,勿得自满。古人说得好,道是:“满
- 止足篇
- 颜氏家训,止足篇,止足篇解释翻译。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止,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
- 列传·卷六十九
- 金史,列传,卷六十九,列传·卷六十九解释翻译。 ◎宦者 ○梁珫 宋珪(潘守恒附) 古之宦者皆出于刑人,刑余不可列于士庶,故掌宫寺之事,谓之“妇寺”焉。东汉以来,宦者养子以继世。唐世
- 表·古今人表
- 汉书,表,古今人表,表·古今人表。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着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
- 列传·卷九十一
- 明史,列传,列传·卷九十一解释翻译。 郑岳 刘玉(子悫) 汪元锡(邢寰) 寇天叙 唐胄 潘珍(族子旦余光) 李中(李楷) 欧阳铎 陶谐(孙大顺 大临) 潘埙(吕经) 欧阳重 朱裳 陈察 孙懋 王仪(子缄 王学夔
- 读书要三到
- 读书要三到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朱熹《读书要三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
- 寡人之于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
- 小雅·黄鸟
- 小雅·黄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
- 送韩子师侍郎序
- 送韩子师侍郎序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陈亮《送韩子师侍郎序》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
- 汉广
- 汉广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 可卷
- 整理了13句带可卷的诗句。其中可卷开头的诗句1句,可卷结尾的诗句6句,可卷在中间的诗句6句。
- 可离
- 整理了22句带可离的诗句。其中可离结尾的诗句12句,可离在中间的诗句10句。
- 可听
- 带可听的诗句101句。其中五言诗句54句,包括可听开头的4句,可听结尾的49句,可听在中间的1句;七言诗句47句,其中可听结尾的37句,可听在中间的10句。
- 饥
- 含“饥”的成语69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 冤
- 含“冤”的成语59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 寇
- 含“寇”的成语22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 遏
- 整理了59句带遏的诗句。其中遏开头的诗句5句,遏结尾的诗句12句,遏在中间的诗句42句。
- 匪
- 含“匪”的成语1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 牢
- 含“牢”的成语2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 可望
- 61句带可望的诗句。其中可望开头的诗句9句,可望结尾的诗句45句,可望在中间的诗句7句。
- 可有
- 整理了19句带可有的诗句。其中可有开头的诗句5句,可有结尾的诗句4句,可有在中间的诗句10句。
- 不可
- 102句带不可的诗句。其中不可开头的诗句2句,不可在中间的诗句100句。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解释翻译。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
- 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解释翻译。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
- 离娄章句上
- ,离娄章句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
- 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 孟子,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上·第一节解释翻译。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
-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
-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解释翻译。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小人可小知不可大受
- 论语评论,小人可小知不可大受。 《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三十四节: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用白话诠释,孔子说:君子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要求他什么都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中庸第十六章解释翻译。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
- 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解释翻译。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
-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 中庸,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解释翻译。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
- 中庸,《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解释翻译。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
- 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解释翻译。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