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
名实篇
颜氏家训,名实篇,名实篇解释翻译。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个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朱子家训,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解释翻译。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
朱子家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解释翻译。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埴
含“埴”的成语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中庸第二十章
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解释翻译。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
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解释翻译。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中庸,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解释翻译。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
中庸,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解释翻译。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
中庸,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解释翻译。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中庸,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解释翻译。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解释翻译。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解释翻译。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第八章
大学,大学第八章解释翻译。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
大学,《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解释翻译。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