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解释翻译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这一章大概我们都是非常非常的熟悉,它就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论语》这一句话来贯穿下来,是清朝李毓秀学者,根据这一句孔子的话编写出来的,教导童蒙,教导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学业道业。这里说的弟子,一般人只觉得这是对童蒙讲的、小孩讲的,其实不然。小孩固然从小就要学习,《弟子规》是清朝以来的童蒙教材,家家户户都要念。现在我们这个《弟子规》,看到《弟子规》已经普及到全社会,很多家庭都用《弟子规》来做为孩子的教材。可是要知道,弟子在这里是广义的,不只是对童蒙。孔子说的弟子是圣贤弟子,具体而言孔门弟子。孔老夫子他讲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出来,是要求那些弟子们,你们要来这里学习,你们首先要做到这个标准,你要做不到这个标准,你就不能是弟子了。所以这是学圣学贤的根基,我们不可以忽略。

《弟子规》根据这里讲到的七科,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科,来进行演绎,写出一百一十三桩事,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写得非常全面。要学习四书,四书是大学的课程,入学的标准在哪?在《弟子规》。《弟子规》我们要都做到了,四书才能够入得进去,四书是教我们成就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是四书的具体落实,是行门。这里讲到的七桩事,详细的解说我们可以去学习《弟子规》。《弟子规》过去蔡礼旭老师有详细的讲解,我也曾经讲过两个版本,都可以拿来参考。这里简单的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桩事情是『入则孝』。这是讲在家里,「入」是指在家里,必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里头,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能够为父母做饭洗衣服,在物质生活上供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身,必须要尽心竭力。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让父母心安。养身和养心比起来,养心更为重要。《孝经》里讲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对父母要恭敬,使父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孝养。另外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希望,父母的志向,对儿女的期许,我们都要努力的去实现,这是尽孝。到最后自己要成圣成贤,真的是光耀门楣,这是大孝。

『出则弟』,「弟」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来说,对一切的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对年幼者都要友爱。这个「出」,有的说是出外,出外求学,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么?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入则孝,出则弟,还有一个说法,这个入是讲内心,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出就是表现在外。所以孝悌是一桩事情。以这个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人,那就是爱人,这就是夫子讲的仁;对一切事,就是这里讲到的,前面一章说到的敬事;对一切物,就是爱物,都是从孝敬心里产生的。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个孝心延伸。成圣成贤不外乎是将孝悌做到了极处,所以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正说明把孝悌做到圆满就是成圣人。

第三桩事『谨』,是行为谨慎。《弟子规》里面,「谨」这章篇幅很长。表面上看,都是从小事教导我们。譬如说「缓揭帘,勿有声」,又譬如说「宽转弯,勿触棱」,又譬如说「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当中可以培养大德。小孩就要从小事里头养成谨慎的这种态度、这种习惯,然后他临大事自然就能谨慎。三国时代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有这样的成就,辅佐刘备立蜀国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恭谨,没有失误的地方。这种德行都是从小事中培养,所以我们怎么能忽略小事!

『信』是讲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诚信,怎么能够有欺诈、有妄语?这是做人之关键。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说话如果没有信用了,那他什么都做不成功,他在这个社会也不能立足。特别是现代社会,讲求信用,你购物用信用卡,你看都要有信用;你买房子要按揭,也是要信用;乃至跟一切人相处,都要讲求信用,别人相信你,才愿意帮助你,你才有成功的事业。所以这是讲到信。

第五方面是『泛爱众』,「泛」是广泛,「众」是众人。这是讲到博爱众人,跟一切人交往都要有爱心,这个爱心先从孝顺父母那里培养得来的。所以前面《论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心才能够对人有仁爱心。所以这里夫子要求我们,不能只是把爱心局限在自己家里对父母而已,要扩展开来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

第六是讲『亲仁』,这是选择师友,要选择仁者、亲近仁者,对自己的道业学问长进有很大的帮助。这是讲到自己求学,所以要选择。前面讲「泛爱众」,这是没有选择的,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敬爱、都要关怀、都要帮助。但是自己的求学一定要师从仁者,这要选择,不能够随便。夫子讲「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说跟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不要选择向他学习,或者是跟他做朋友,但是也要爱他。不如自己的,还是爱他,只是不跟他学习。

朱夫子在《集注》里面引用程子的话说,「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这是讲到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夫子他的意思,「文」是指诗书六艺,这属于文。像夫子四科讲到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这里讲的是最后一个文学。所以他讲有余力的时候,才把这个余力用在学文上。「行有余力」这个行是指前面六个,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你能力行前面的六条,做得很好了,还有余力,这时候可以学文。那主次就很明显了,贵在力行。如果不力行,先学文,这就不是实学。《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是浮华,成不了人!

朱子又引尹彦明先生,这是程颐的弟子,也是属于朱夫子的老师这一辈,他的话讲:「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这里是把行和文给我们分开来定义。德行是本(根本),像一棵树,它是根本,文,它是讲文艺,是枝末,我们要知道本末、知道先后,如果不知道本末就不知道先后。《大学》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顺序搞错了,那就不能成功。先后是什么?先要重在德行上,抓住德行,立好这个根本,然后再学文,这才能入德,才能够真正成就圣道。

如果行没有余力而学文,这就是人会长浮华。有余力但是不学文也不行,这会什么?他没有一个好的导引。《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那是以为自己意思正确,其实是错误的。《论语》里面夫子讲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只是在力行,没有学文,这就是质胜文。质是本质,本质不错,但是他外表缺乏修养,没有文学的涵养,没有礼仪的这种训练,看起来就野了。野是像乡下人一样,野人,山野之人。如果文胜质,这是学文学得好,文学修养好,出口成章,礼仪也非常的周备,但是他质不好,为什么?没有德行,力行不够,则史。史是什么意思?古时候史官是文书这一类的人,他们常常是在文学词句上下很多功夫,但是诚意不足,他用这个来比喻有浮华之风。君子要文质彬彬,又要讲究文,又要讲究质,文和质相辅相成。

朱夫子又说,「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子讲的就更加深一层,学文其实跟力行同样重要,如果只是力行而不学文,这里的学文是要学习圣贤的教诲,如果但力行不学文,只是自己一味的去用功,但是没有去考究圣贤人的教诲(成法),就是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不懂得事理,那他所行的都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私意,自己一厢情愿,他自己自以为是,这就不仅是野的问题了。夫子讲的「质胜文则野」,他这里就不仅是野的问题,比野来讲,他就更加偏离圣道,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学文同等重要,学文是帮助力行的。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解释这句话说:「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弟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蕅益大师在这里讲到说,这七科都是属于学习圣贤必不可少的方面,虽然是对弟子而言,叫养蒙,养童蒙,童蒙养正,教小孩的,但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养蒙莫若学问,就是教育人重要的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什么?孟子讲的,不过是求放心而已。这个放心是放出去的心。本来人人分上都有真心,真心不动。为什么会有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叫妄心,妄心是动的,这动里面带着妄想分别执着,执着里面甚至还有自私、烦恼、过恶,这些真心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现在突然产生了,你把它收回来,你就是把这些本来没有的妄想烦恼放下,那就是求放心的意思,就是回归自己真心本性,这是真正的学问。

所以求放心,下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学》里面讲到的三纲八目,这个格物致知是根本的。什么叫格物?简单的讲,物是物欲,格是格斗,跟物欲格斗就是降伏自己的欲望,降伏自己的烦恼,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让自己良知发现出来。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致知就落实在这一章里头,七科。所以一部《弟子规》讲的什么?就是讲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后才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

蕅益大师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是讲得很清楚了,其实行和文它不能分开,是一切时一切处文行合一。文是什么文?圣贤的教诲。行是什么行?圣贤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并不是朱熹、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际上不能片面的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学文,是什么?同时进行,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为什么?因为文是道统所寄,圣贤教诲载录在这个文上,那孝悌忠信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实处吗?

所以夫子在《论语》里面有句话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他说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有!夫子他的志向是什么?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你身上。所以这个文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上来看诗书六艺这个文,而是真正圣贤的道统。因此这一章实际上是教我们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后面学文,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行上,你就成为圣贤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注释出处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相关文章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上面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