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朱子集注》解释说,「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谄,求媚也。知而不为,是无勇也。」这个解释非常的简练。孔夫子讲这个『鬼』,实际上是什么?人死了之后就成为鬼。这个鬼如果是自己祖先,这是应当去祭祀。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孔子说不应当去祭祀。如果祭祀,这就变成谄媚了。所以『非其鬼』,就是不是自己祖先的,不应当祭祀的鬼。那如果我们祭祀了,这就谄媚。

为什么谄媚?郑康成批注说,「谄以求福」,我们拜祭这些鬼神都是为了求福。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到,孔子也是承认有鬼神。圣人他有这种神通能力,他都能知道,他承认有鬼神,所以要我们去祭祀。祭祀这些鬼神,他们能不能够收到我们的祭祀?是能的。只要我们以诚敬之心去祭祀他们,他们就能获得我们的供养。所以《弟子规》上讲,「事死者,如事生」。孔子在《论语》里面也讲,「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神如神在」,这都是承认有鬼神。

我们现在听到鬼神好像是觉得迷信,其实我们换一种说法,鬼神是什么?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现在科学家能承认至少有十度以上的空间,每个空间里面都应该有生命。我们这是四度空间,看到的有人有动物,这是有这种生命。其它空间里也有生命,只是我们因为不同空间,所以肉眼就见不到。但是有的人在很偶而的情况下,特殊的因缘条件,他也能见到。

现在有些科学家也在探索这个方面,证明人是有灵魂存在。譬如说西方的死亡医学家们,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人有濒死体验。所谓濒死体验是人在死之前,断气或者是休克,昏迷之中他的灵魂出体,见到了很多情形。等救回过来之后,他又可以把刚才所见的东西说出来。濒死体验很多,证明人是有灵魂存在。灵魂他有去投胎,或者飘荡在空间当中,那就是属于鬼。

孔子说,如果是自己家祖先的鬼神,这些灵魂,我们应当祭祀。祭祀祖先是为了报答祖先的恩德,怀念祖先,这是孝道。孝道是德,你有这种德就自然获得福报。不是说鬼神给你降福的,不是,是你自己真心怀念报恩,这是孝心感应得到的福报。所以孔子也说,「祭则受福」,祭祀祖先就能受福。如果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孔子不主张你去祭祀,为什么?这违礼的。因为不是跟自己有祖先的关系,这样去祭祀就有谄媚味道。那违礼而谄求,怎么能求得?所以孔子这里讲,『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底下一句,『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安国的批注说,这个义是「所宜为也,而不能为,是无勇也」。所以这个义当宜字讲,就是应该。应该做的你没有能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没有勇气。

本章这两句,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前面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是讲到你不是自己的祖先你去祭祀他,是谄媚。底下说「见义不为」就没有勇。这两句似乎没有联系,可是它也有内在的一个联系,不能说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因为这个「非其鬼而祭之」这种谄媚,他的心是求福利。过分的求福求利,而违礼了,这也就变成不义,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应该的做?他是因为利,利字当头,把义忘。所以后面讲「见义不为,无勇也」。为什么见义不为?就是因为心里有利字当头,利看得比义还重要,如果无利可图的事,他就不做了。这种就没有勇,他没有勇气战胜自己的自私自利,没有勇气去割舍那些不道义的事情。那就把自己置身于小人的地位上,小人才喻于利,君子是喻于义。君子讲求道义,小人讲的利。这两句,孔子都是在批评这些不良的行为。

蕅益大师在这里点睛一笔,说到,「骂得痛切,激动良心」。孔子是好像在骂,骂那些谄媚的人,见义不为的人,都是把利看得太重要,小人。「非其鬼而祭之」,是对那些死了的人,那些鬼,去求他们,求不是求利吗?自己得到好报。你看那些求神拜鬼的人,心里都在想着:鬼神能够保佑我健康、平安、升官发财,都是利。夫子不赞成我们去拜祭鬼神。祭祀自己祖先这是应该的,非自己祖先不必去拜祭。「见义不为」这是对活人,看到人家需要帮助,看到需要做的事,他不做,这没有勇,还是个见利忘义的行为。所以骂得很痛切,就是为了把我们的良心激发起来,让我们动起来,让我们心里存道义,不要存私利,做君子,不做小人。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注释出处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相关文章

答司马谏议书

争臣论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志·卷二十五

上面是“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