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解释翻译

原思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原宪。根据包咸的批注,说「孔子为鲁司寇,以原思为家邑宰。」包咸批注里面讲,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时候,这大司寇相当于宰相,请原思做家邑宰,就是做家臣,做孔子的家臣。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就需要给他俸禄,另外要常常周济他。孔子有一次给了他九百斗粟,九百,结果原思推辞不要。大概是原思为人非常廉洁,孔子给他九百斗粟米,他推辞不要。结果孔子就跟他讲,说『毋』,就是你不可辞,你不要辞。『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就是说,如果你有多余的话,你应可以赠与你的邻里乡党。大概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也并不是很富裕,你得到这个也是应该得的,可以去周济他们。

我们来看孔安国批注,说九百是九百斗,辞是辞让不受,这个是讲原思他辞让不接受孔子给他的赠与。「禄,法所得,当受无让。」这个是属于俸禄,原宪虽然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他现在身兼孔子家臣。原宪心里大概想着,我现在是孔子的弟子,我给老师做事,不应该收受俸禄。但是他现在又是家臣,他这个身分属于孔子的下属,是工作,所以应该可以接受俸禄。如法的,就应该接受,不能推辞。所以孔子这样跟他讲。

「《刘氏正义》云:子华使于齐,原思为之宰,不必同在一时。」这是两桩事情,前面一章是讲子华出使齐国,冉子为子华的母亲请粟,孔子这时候给了很少,给了两次就不再给了,而且总共只有八斗八升。而且冉子给她很多,就批评他,给她八百斗,批评他。原思为之宰,是孔子的家臣的时候,孔子给他九百斗米。这个不一定在一时,两个时间。「弟子类记之,以见圣人取予之际各有所宜尔。」孔子的弟子把这两桩事记录下来,就显示出孔子取与周济之道。这都是什么?进退应对,如何进退,如何取与。《弟子规》上讲的,「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很重要,不能乱,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各有所宜,宜就是应该,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要合理合情合法。看他真正有这个需要,我们就应该给他,而且是按他的所需要和所应得的部分来给,这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事。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注释出处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宰:家宰,管家。

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相关文章

治愈系经典语句50句

可以发朋友圈的伤感文案

为什么说一个人挺好(看看这些语句)

送杨寘序

陋室铭

上面是“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