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这一章我们很熟悉了,孔子在这里盛赞颜回,说了两次『贤哉回也』,说颜回真正是大贤。你看,开头说一次,结尾又说一次,盛赞。夫子对其他弟子没有这样盛赞过,原因出在哪里?这里头就讲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我们看雪公的批注:「颜子贤而贫穷,然据《韩诗外传》,尚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四十亩。」他还是有一些薄田,勉强得以维持生计。《韩诗外传》是汉朝学者韩婴他写的,他是汉文帝时期的博士,文帝博士。「惟以好学,不愿仕」,颜回本来是可以出仕做官的,那为什么他不出来做官,不像子路、子贡、冉求那样?就是因为他好学,他始终追随着夫子,没有离开半步。做官当然是可以得到功名富贵的,但是在颜子眼中,一点不在乎,他愿意追随夫子来学,而过着贫寒的生活,这是好学。「故衣食住勉强自给。餐具不备,乃以竹器代碗盛食。」你看他「箪食」,箪是什么?用竹子编的小篓,一个竹器来代替碗,碗都没有。碗是陶瓷做的,陶瓷比竹器要贵,当时。「瓢饮」,就是「饮则以瓢舀之」,喝水连杯子都没有,拿个葫芦瓢到水缸里面舀一勺来喝。你看,就是这样的清俭的生活。「住在陋巷。生活如此简陋,他人必不堪其忧,而颜回不改其乐。」这个了不起!别人要是像他那样,那都不知多么忧虑了,会怨天尤人。颜回不仅不怨天尤人,他还乐,、很快乐,。在这样的境界里面,他不改其乐,他不愿意改变这样的贫穷生活,他觉得天天跟着夫子学习,这是最快乐的事情。
我们读这个有没有感同身受?我们要求学,这好学之心是成就的关键,如果没有好学心就不能成就。像孔子讲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户人家里面能找到一个根机不错,忠信跟孔子差不多的,这个就很难得了。有孔子的根机,但是为什么不能成就孔子?因为没有孔子的好学。所以看看我们能不能成就,当然首先要有根,根就是忠信,用忠信来代表你的德行,当然也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你要有根。有了根还不行,你只能称为一个好人,但是不能称为一个圣人。要怎么成为圣人?好学。像颜回一样,他就能成圣人,不改其乐。
底下说,「不改者,本来贫穷,本来即乐,今仍贫穷,今仍乐而不改。意在言外,颜子得道矣」,这点得好。我们看到雪公对《论语》的体会,也是极为深刻。颜回为什么「不改其乐」?这个不改的意思,就是他本来是贫穷,他不愿意改。为什么不愿意改?「本来即乐」,他本来就很乐了,不用改了,所以「今仍贫穷,今仍乐而不改」。大家细细体会,他何以能够处贫穷而乐、而不改?这里面有这个意思透露出来了,「意在言外」,透露出来了,颜子得道了,、他成圣人了,。何以知之?「学而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这以前我们学过这一章。子贡讲的,如果是处贫穷,但是对富贵人没有谄媚的态度;处富贵的时候,没有骄慢的态度,这个怎么样?子贡说这话,他暗示是自己,因为子贡他是很富贵的,他能做到富而无骄,请孔子给他做个鉴定。结果,「子曰:可也」,还行,没有特别赞叹,只是给他一点肯定,但是并不是非常推崇。说什么?「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境界不一样,子贡只做到了富而无骄,但是未做到富而好礼。贫而无谄的境界,跟贫而乐的境界,又是差了一个等级。
「贫而乐者,即如颜子,乐有所得,非乐贫也,乃乐道也。」他所乐的,不是那个贫穷,这个给我们点出来了。贫穷和富贵本身不是我们所乐的寄托,如果你说我很喜欢贫穷,不喜欢富贵,那你也是不正常,有富贵也不一定是要推辞。贫穷也好,富贵也好,都能够得到这个乐,这个乐不是建立在贫穷或者富贵的条件上。为什么?因为他乐道,贫也能得道,富也能得道,所以「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你贫贱也好,、富贵也好,都能得道,他乐的是道。只是颜回刚好他是本来贫穷,他得道了,他就很乐,他也不愿意改。说老实话,要改,也是要有因才行。
为什么人会贫穷?前生布施财富布施得少。要是前生布施财富多,就像子贡一样,他就很富贵,修的因不同。但是没有关系,前生没有布施财富,这一生不影响他乐,他因为他得道了,甚至他的乐超过那个富贵人的乐。「颜子已得其道,故不改其乐。他人不解颜子之道,则不知颜子之乐。」所以我们知道颜子乐的是什么,他这个乐是法乐,不是依靠外面的境界来做条件,外面境界是有贫有富,他不依外面境界,他是依自己心性中的法喜。那只有「唯孔子知之」,这个乐孔子知道,为什么?因为孔子得道了。孔子的境界比颜回高,所以他能了解。子贡没有颜回那么高,子贡就不能了解颜回的境界,甚至连颜回落脚处都不知。
所以我们要体会颜回之乐,一定要像颜回那样得道才行,这个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颜回说出来了,我们也不懂,不是那个境界,说了也就是听听热闹而已。「唯证方知」,你去证明,怎么证明?你要像颜回那样好学,锲而不舍,勤奋努力精进,你最后得道。得道了以后,老师就会给你印证,像这里孔子对颜回这是印证,你得道了,这一句就是印证他。这个印证,孔子是说出来了。说出来是他的慈悲,让我们明白,原来有这样的境界。有的不说出来,师徒二人相视一笑,像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尊者微笑,然后佛也讲了,说我有涅盘妙心已经传给了迦叶尊者。别人不懂的,就是听了一种茫然,全不懂这里的境界,只有这师徒二人能明了,这是以心印心。当然了,世尊也慈悲,也说出来了,这就是禅宗的缘始。
颜子之乐,我们要怎么学?最重要的,先要放下身外之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这些放下了,才有可能入道,。没有入,只是到门口,但是到门口就了不起了,再跨一步就进门。如果这些没放下,那颜子之乐,一辈子都得不到。别说颜子之乐,乃至子路、子贡他们的境界,我们都未必得的到。夫子讲,「子路升堂也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子路的境界也不错了,他能升堂了,只是没入室,。颜回入室了,入室弟子了。但子路也是他放下了名闻利养,他能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自私自利,这种人才担得起圣贤家业。放下了之后,还要继续提升,不能得少为足。
放下不是让我们什么事都不干了,有家财都扔掉,也不是这个意思。心上不执着,富也可以,、贫也可以,那是你前生因果决定的。富,我不是为了享受,我拿我的财产多去为社会、为众生工作,这是你多了一分责任。这财产也不是你的,为什么不是你的?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是经你的手用一用而已,哪是你的?要是你的,你能带得走,那才是你的;带不走的,那不是你的,你只有使用权,你没有所有权。所以聪明的人,现在我有使用权,我多用它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这是《大学》里面讲的「仁者以财发身」。他用这个财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来积功累德,这叫「以财发身」。不仁者是以身发财,把德行损害了,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为代价,去消耗他命中的财,他去赚来的财是他命中本有的。但是他用那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手段,只会把命中的财给削弱。这不仁者也是愚痴的人,没有智慧。所以人要做仁者,先得有智慧,「未知,焉得仁」,这是《论语》上讲的。你要做仁者先有智慧,你得明白,至少明白因果,你就能放得下了。放得下,你才能够登堂,、才能够入室。
蕅益大师给我们讲的批注,也非常精彩,他说:「乐不在箪瓢陋巷,亦不离箪瓢陋巷。箪瓢陋巷,就是他真乐处。」这几句话讲得特别精彩。我们读了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到底是蕅益大师是什么意思?「乐不在箪瓢陋巷」,箪食、瓢饮、居陋巷,这个是讲外面的境界。颜回之乐,不是依赖境界。如果是依靠境界才得到的乐,那还是没放下。有的人学颜回,颜回就是箪瓢陋巷,他也来学箪瓢陋巷,吃饭拿那个竹篓,喝水拿个瓢,故意住在那个山林野外罕无人烟的地方,学着那种清高样,只是学个样子,没真学到。为什么?因为他心还住在境界当中。这个乐,是心性中自然涌出来的法乐,跟外面境界没有关系。它不会受境界的影响,境界顺境、逆境不影响他的乐,这个乐才叫真乐。如果是依境界做条件,顺境我就乐,逆境就不乐,;或者是贫穷我就不乐,富贵就乐。那有的人反过来,他一贫穷他还装着乐,富贵的时候他就认为这苦,那个还是心在境界上转,心随境转,不是真乐。
真是不变的,是永恒的,常乐,真乐,所以这里讲「乐不在箪瓢陋巷」。我们把「箪瓢陋巷」用一个「境」字来替换,「乐不在境」,你就懂了。「亦不离箪瓢陋巷」,「乐不在境,亦不离境」,乐是讲我们的真心中的法乐。心,要知道这是讲真心,不是讲我们那个会变的妄心。如果是说会变的妄心,那个乐也会变,从妄心里生的乐跟那个妄心一样会千变万化。从真心里生出来的乐,就像真心一样,永恒不变。真心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本不动摇的,、本自清净的,这里头产生的乐才叫真乐。
那心在哪?心不在境,亦不离境,这个心是我们整个宇宙的本体。宇宙是这心变现出来的,宇宙是境界,万事万物都是境界,但是都是这个心性变现出来的。你说真心在哪儿?不能在境界以外找真心,真心跟境界和合为一。但是你不能说那个境界本身就代表了心,但是心又在境界当中。我们举个比喻,人作梦,你做过梦吧?做过。那请问你,你作梦的时候那个梦境是哪来的?梦境不是人造的吧?,也不是上帝造的吧?,是你那个作梦的心变现出来的,对吧?。那作梦的心在哪儿?那个心不就是你的梦境吗?你不能离开梦境去找你的心,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你体会这一点,你就懂得了什么叫心不离境。
所以颜回,我们去用这个道理去体会,颜回应该也是证得心性的人。他在境界上悟明自己的本妙觉心,所以尝得了这个真乐。所以这底下讲,「箪瓢陋巷,就是他真乐处。」箪瓢陋巷是境界,境界也不离心,心也不离境,心境一如。他证得了心,在什么境界中他都乐,。那他现在在箪瓢陋巷的境界当中,他也是在此而得到真乐。我们细细去体会,那你要是命好的,你没有箪瓢陋巷这种贫穷的境界,你像子贡一样有大富大贵,那大富大贵就是你的真乐处。乐不在大富大贵,亦不离大富大贵,你套用这个说法,你自己去好好理解。然后是什么?在境界上你能够离开境界,不受境界的染污,、不受境界的影响,叫即相离相。离相,是讲到,不是说真正把境界给踢开了,不是,心里不受境界相的干扰。,所以叫即相,。即相又跟这个相合在一起,但是又离相。
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天台用空假中三观,空观是什么?看到心,在哪看到心?就在境界上看到心,就像你作梦似的,心在哪?梦境就是,就在境界上可以看到心,心在哪?箪瓢陋巷就是。你看禅宗里面老师考问弟子,弟子见了性了,问他「你说心在哪?」拈了一把树叶,「这就是。」老师点头,「你证得了。」心不离境,但是又不能被境所转,不能够迷在境界相中。所以在境界中,你看到那个心,这叫空观,心是空的体。那么相是假的,就是假观。用是用中,用就是乐,颜子得到大乐,他这是用。这就是他空假中三观,这三观是三而一、一而三,同时。
底下蕅益大师讲:「惟仁者可久处约。约处,就是安处利处。若云箪瓢陋巷非可乐,则离境谈心,何啻万里。」蕅益大师这个解释确实是非常的好,但是要讲解,否则一般可能看不懂。「惟仁者可久处约」,这是《论语》上的话。「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是讲到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贫困,约是贫困的意思。因为什么?如果贫困久了,他就会无事生非。仁者可以久处约,他安于贫困,就像颜回,他箪瓢陋巷不改其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就是仁者心是安的,所谓心安理得。他安在哪?安在仁上,叫安仁。仁是哪?仁不是境界,境界上有贫富、有贵贱,仁不是境界,但是又不离境界。任何境界中他的心都是安的,这叫仁者安仁,他安在仁上。「知者利仁」,智者他能够行仁而利于社会,也利于自己,这是自利利他。
所以这里讲到的「惟仁者可以久处于约」,这是讲的颜回。只有颜回这样的仁者,可以久处于贫贱而安仁,他心是安在仁上的,所以他能够常乐。「约处」,久处约,他能够处于贫困,这叫约处。贫困的境界是约处,就是他的安处,就是他的利处,他能安仁。刚才讲到,仁不是境界,又不离境界。约处就颜回来讲,就是箪瓢陋巷,仁就是他的箪瓢陋巷的境界,就是在这个境界里面他能够自利利他。他能够安处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境界,做出这样的榜样,他自己得乐,这是他自利。他怎么利他?做一个好样子出来,身教,让我们知道原来快乐不是从境界上起来的,顺逆境界都能得乐,所以这叫做顺逆皆顺。顺什么?顺自性,你证得自性,顺境逆境你没分别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你的心是安在仁上、安在自性上,哪有什么好丑分别?自然分别执着就脱落了。
底下给我们又再一次把这个道理讲明白。「若云箪瓢陋巷非可乐」,如果说箪瓢陋巷不是可乐的环境,这就是「离境谈心,何啻万里。」所以是什么?乐不离箪瓢陋巷,心是不能跟境离开。我们观心,叫空观;观境是假观,空假不二,和合为一,用就是乐。所以不能离境谈心。离境谈心,是离开境界,在境界以外又找一个心,找不到。就像你作梦,在梦境以外去找你作梦的心,找不到,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所以这里面箪瓢陋巷就是他的真乐处,他的乐不在境界,又不离境界。细细体会这个道理,你要是明白了,你现前就得到乐;不明白,那「何啻万里」。这个啻就是止,何止万里之遥,差别太远了,天渊之别,圣人的意思根本不懂,「不知圣贤落脚处」,完全不明白。
这里面不明白怎么办?没关系,我们要勇猛精进的修学,学着在顺逆境界当中,不起分别、不起执着,你就能够尝到这种乐。稍一起分别执着,乐就没有了。顺的境界中起了贪爱,有好吃的想多吃一口,好的房子就想住在这里头不走了,对房子贪爱,对境界产生了贪着,得不到这个乐。也不能起厌恨,厌恶的心也不行,不好的境界也不能厌恶,总学着随缘过,任何境界都学着不分别不执着,慢慢提升到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功了。不起心不动念,那是自性圆满现前,那你的乐就永恒不变了,那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那个乐,那是绝对的乐,我们叫极乐,现前就是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甚至没有妄想,完完全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你不就是在极乐世界中?那在极乐世界的人处富贵也不改其乐,处陋巷也不改其乐。
好,看下面的江谦先生对于蕅益大师的一个补注,这个补注也非常的好,证明江谦先生也是深得蕅益大师的真传了,虽然不是同时代的人,江谦是民国的人,但是江谦是私淑蕅益。我们现在学蕅益大师的著作,也等于私淑蕅益,做蕅益大师私淑弟子。江谦先生讲的,「列子冲虚经言」,这是道家《冲虚经》,列子着。《冲虚经》言,说「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
这一段来自于道家的列子《冲虚经》,可以说是对本章《论语》很好的批注,这里面讲的道理也很深,我们细细道来。《冲虚经》上讲,「仲尼闲居」,这是有一天孔子闲居在他屋里头,「子贡入侍」,去侍奉老师,这都是很难得的,有弟子相。看到孔子「有忧色」,这个忧色是孔子他有忧虑的脸色。「子贡不敢问」,不知道孔子忧什么,「出」,出来就告诉颜回。颜回他比较灵,他对夫子的心意最明了,这时候颜回可能就想到,如何帮自己老师解脱他的忧虑,他就拿了一把琴,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闻之」,听到了,果然就召颜回进屋,就问他,「问曰:若奚独乐」,说你为何自己独自享乐,你这么快乐?「回曰」,颜回就说了,「夫子奚独忧」,夫子您为什么单独在这忧虑?孔子问他为什么单独在那里快乐,颜回问你为什么单独忧虑?师徒之间这个对话富有禅机,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听懂。
「孔子曰:先言尔志」,你先说说,你为什么自己独乐?就是你的想法,你的悟处。颜回就说,「曰:吾昔闻之夫子曰」,我过去听过夫子您跟我讲的道理,「『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说您老人家告诉我的「乐天知命」,所以我就无忧无虑了,这无忧无虑我就是很快乐。颜回回答了,孔子不满意。「孔子愀然有间」,这个愀然就是不那么愉快,很严肃。为什么?不是因为孔子的忧,看到别人乐,他就不愉快,不是这个意思,圣人哪会有这种心理?是发现颜回还需要再提升,颜回能够乐天知命,他能够乐了,但是他这个乐还是有起心动念。颜回做到了不分别不执着,但是还有起心动念,他要起心动念「我要乐」。有这个起心动念,境界还不够。所以孔子这时候很严肃的跟他讲,「曰:有是言哉」,我有讲过这个话?这是对颜回说的。颜回说,过去曾听夫子讲,「乐天知命故不忧。」孔子说,我说过这个话?「汝之意失矣」,是你理解错了,你都没掌握我真正的意思。「此吾昔日之言尔」,这是我过去讲的话。孔子大概那个时候讲出这个境界,他现在也觉得不满意,因为他提升了,过去的话是过去的境界,现在不一样了。所以「请以今言为正也」,请你用我今天告诉你的话做为正理,以前那个不算,不同境界了。
真的,夫子的境界提升得很快,一日千里。那以前境界跟现在不一样,以现在的为标准。什么样的话?我们来看,说「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你,这是孔子对颜回讲,你只知道乐天知命是无忧,这当然是无忧无虑,无忧就是乐,你只知道这个乐天知命的乐,无忧之乐。「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你的乐天知命,还有一个大忧患。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忧患?有。这个忧很大,大在哪?你不能见性。什么意思?因为你有个乐天知命的念头,这就障碍你见自性了,这个忧很大!颜回他就着在这个乐天知命的念头上,他未能够从乐天知命上也解脱。不知道我把这个境界说清楚了没有?大家好好体会。这是古德讲的,只要有念就不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怎么才有中?没有念就中,有个念头都不中。颜回有乐天知命的念头,没有真正达到中。所以还没见性,那时候还没有见性,夫子就这时候点化他。
底下又说了,「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乐而知者,是乐天知命。我们讲乐天知命,已经着在乐天知命这个相上,这不是古人所说的乐天知命。那什么是古人所说的乐天知命?古人是圣人,「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这个我们要好好体会,关键在这个「无」字。你的乐和知,都是有念,现在无乐无知就到无念了。你有乐天知命这念头,还没入圣人境界。把这个念头也放下了,无乐无知,才是真乐真知。这个真是什么?自性现前,自性才叫真。那你的乐、你的知从自性中流出来,不是从你的心意识流出来。从心意识流出来的,是你有乐天知命的这些念头,当然你的境界已经比一般凡人要高了,但是还没有离开心意识。佛法里这是讲到四圣法界,这是小圣,不是大圣,大圣不用心意识,完全是自然而然。道家讲「道法自然」,儒家讲到的「中庸」,真正证得了「天命之谓性」,这里讲的天就是自性。证得自性了,你就得到真乐真知。
「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颜回他在箪食陋巷当中,他也会乐。如果现在让颜回做一个天子,给他大富大贵,他也乐,他的乐不在境界的转移,不在于境界。但是不离境界,在任何境界中他都乐,无所不乐,又无所不知。为什么?因为他做到了无知,所以他无所不知;他无乐,所以无所不乐;他无为,所以无所不为;他无忧,所以无所不忧。什么叫做无知、无忧、无为?他没念头了、没妄想了,真正妄想断尽。所以他不会有乐、知、忧、为这些妄念,而后真正得到了真乐、真知、真忧、真为,所以「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这个忧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用范仲淹先生的话来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忧和乐全不在自己上考虑,全是为一切众生考虑。
《大学》里面讲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们跟这一句话一起来参。人民百姓,我们讲一切众生,「民之所好」,众生的喜好,我们好之,我们也喜好;众生之所恶,我们也厌恶。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好恶,完全随着众生的心,他们的好恶,我们跟着好恶。《楞严经》里面有句话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法华经》里面讲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这个境界。他要是自己还有一个好恶,还有忧乐,还有知、有为,那就不可能随着众生的心而乐、而忧、而知、而为,他不能随众生心了。他要自己没有了,自己在哪?自己就是法界,就是跟一切众生合为一体。
佛法里面讲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叫法身大士。他没有妄念,没有自己起心动念,他才能够随着众生起心动念而帮助众生。所以这是孔子点化颜回,让他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颜回听明白了,难得,颜回真正是好学,讲得没错,听到这个境界,立刻就能入。所以「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他得到了,入境界了。「北面拜手」,这是最敬礼,向北面是向君,行君臣之礼,对孔子行君臣之礼,向他拜谢,谢恩师之点化。真的有禅门师徒之间机锋话,颜回言下大悟就证得心性了,所谓见性成佛了。
所以把这一段话,这是列子《冲虚经》上,江谦先生也是功力深厚,他把这一段跟《论语》这一章结合在一起。我们一对照就了解了,颜回是经过夫子点化之后,他安住于箪瓢陋巷当中不改其乐,这个乐是真乐,见了性的乐。所以江谦最后有一句结语:「学者知无乐无忧之本性,方知孔颜之忧乐。」经过我们这样学习之后,对这段话就明白了。「学者」是指我们,我们「知无乐无忧之本性」,本性就是自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本来无一物,哪有什么忧乐?所以是无乐无忧之本性,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就不是本性了。所以你见得本性了,你真正无忧无乐了,这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能随缘。随什么缘?众生的缘,众生有起心动念,你就随着他起心动念。
江本胜,这日本的科学家做的水实验,他发现水结晶随着众生的心、念头起变化,它的结构也起变化。水结晶都能够随众生心,现所知量,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境界?圣人就是这样的境界,他要是自己有个心,说我要现一个好看的样子,或者现一个不好看的样子,你有这个心你就现不出来,你就不可能跟着众生的心来现相。一定要自己到了不起心不动念,跟这水结晶相似,水结晶本身它也带有自性的功能,因为自性无所不在。水结晶也有自性,也是自性所现的,所以也有自性的见闻觉知的功能,它能变能现。随着什么变现?随着众生心变现,这是自性本来的功能。现在你也证得自性,你也能随着众生心来变现。《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讲的三十二应,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说法是度化你的。这个乐不是我们世间凡人所能够体会的乐,这是圣人之乐,所以你要悟到了本性,「方知孔颜之忧乐」。他的忧乐是什么?他也表现出有忧有乐,这个忧乐完全是随着众生,自己安住在本性不动摇的境界里,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所以我们读《论语》,真的讲求悟性。这段话普通人读了之后,随口滑过,颜回箪瓢陋巷不改其乐,他能安住于贫困的生活,也能够很好学,这样讲过去,没把那个深刻的义理揭示出来。要不是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这个批注,我们也很难体会。那我们现在体会了一点点,也没真正入这个境界,这叫解悟,不是证悟。解悟不管用,不是自己的境界,得不到受用,总是梦里观花、水中看月,不是真实的受用,非得自己唯证方知,要去这样用功。我们刚才讲了,下手处就在于放下。这个无忧无乐之本性,每个人本来具足,一点不比孔颜欠缺。但是我们现在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要放下障碍才能把本性显露出来,那才知孔颜之忧乐。
放下,先从身外物放起,那个是比较容易放下,慢慢提升。《了凡四训》里面说到,「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达者就是圣人,什么都能舍,舍就是放下。内舍六根,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心意。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我们的身体,意是我们的心,身心都放下。怎么放下心?不要动念头,就放下心了,这是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尘是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不被境界所转。颜回就是做到了,他箪瓢陋巷,能不能够使他有忧虑?不会,不受境界转,他把六尘放下了。放下不是说离开它,不要它,不是!跟它在一起,不被它所转,心不动摇,放下了。你说离开六尘,不可能离开六尘,你总是跟六尘在一起。跟它在一起,若即若离,相即相离,在境界当中,又离境界,心离了。一切所有,没有不能舍的。「茍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我们先布施财物,身外物先放下。你放下一点,你就得到一点乐,但是比起颜回之乐,那是很浅的。但是你总有个体验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悦你体验出一点了。为什么?你学了之后习,习就是你真干了,你放下。
这个「不亦悦乎」,我自己浅尝一点,从什么时候得到的?我把我这个工作辞了,三年多前,我辞掉教授的职务,专心学习传统文化,跟师长学习,放下是身外一点点,那比颜回是差远了。颜回是内舍六根,外舍六尘,我们只是放下一点点,先从财上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一点点,就能浅尝到一点「不亦悦乎」的味道,进而再提升。再提升,别人就看不到你的行为了。为什么?你舍六根、舍六尘,完全是自己心地上做功夫,比你高的人看得出来,他知道你的境界。比你低的人他就不知道了,看见你还是每天一样生活,一样的工作,我们天天讲,讲课备课。但是我自己觉得这三年,三年多了,境界确实提升了。虽然跟颜回比起来是差很远,但是比我过去是提升了很多。功夫在哪?就是在放下。别人看得见的,是你放下工作了,那个容易看到。但是舍六根、舍六尘,一般人就看不到,你就在这个境界当中练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是做不到,肯定我们现在做不到。不分别、不执着,说老实话也做不到,但是总可以放淡,比原来的淡了,这就是进步。你淡一分,你的乐就增一分。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时」是时时刻刻不断的,它就是你自己境界提升,你这个乐就增加一点。这个乐又变成你继续努力的动力,继续的学、继续的习,学而时习,无时不学、无时不习。我们学了《论语》,学一章就去入一章境界,努力去达到,这叫好学。像颜回似的,夫子一点化,他立刻「拜手曰:回亦得之矣」,他入境界了,那是平时他用功用得很得力,经老师一点化他就入境界了。平时要是没用功,怎么点没用,还是茫然,不悟。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注释出处
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乐于学。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