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解释翻译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这一章很短,这个意思如果是不开解,我们好像听不懂夫子到底讲什么。我们来先看《朱子集注当中,他说到,「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这个「觚」是一种酒器,能够盛两升酒,这是叫觚。如果是盛三升酒就不叫觚了,叫觯,角字边一个单字,觯。如果盛四升酒,就叫角。所以觚必定是限盛两升酒,如果不是两升酒就不叫觚。所以『觚哉觚哉』,这个意思就是,这哪里是觚?这不叫觚,那肯定这不是两升酒。我们来看底下《朱子集注》当中说,「程子曰」,这引用宋朝大儒程颐的话,「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就是如果说盛酒的酒器失掉了它的形状、它容量的限度,就不叫觚了。所以『觚不觚』就是我们说,这是觚,但是它没有那个觚的形制,不符合盛两升酒这个要求,这种器就不能叫做觚。所以说「觚哉觚哉」,这就不叫觚了,是这个意思。孔子说这话,当然是有寓意的,什么寓意?底下程子给我们开解出来了,「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

我们想孔子教学非常活泼,你看他在跟大家吃饭的时候,举起这个酒器,这是个觚,他就说了一句,「觚不觚,觚哉,觚哉」,随便举出一器,把一个道理说出来了。那我们跟着夫子学习,不能够光听他讲这个事,要从这个事里头悟那个理。夫子到底讲这个事情是什么意思?他举出这么一个酒器,来比喻天下物都是如此。那什么是觚?譬如说,这底下讲,「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程子给我们举出君、臣这两个例子,套夫子这个话,「觚不觚,觚哉,觚哉?」,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君不君,君哉,君哉?」,大家明白了吧?君就是做领导的,如果做领导的失去了当领导之道,这就不能叫领导了。正如那个酒器、那个觚,失去了其形制,它已经不再盛两升酒了,可能多了、可能少了,都不叫觚。对臣也是这样,「臣不臣,臣哉,臣哉?」。如果这做下属的失职了,没有尽到他做下属的本分,这个位就称为虚位,就不能称为臣了。春秋时期确实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五伦都完全被扭曲了。当父亲的不像个父亲,当儿子的不像个儿子;当君不像君,当臣不像臣,这叫乱世。夫子是用藉酒器来发表他的感叹。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局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底下《集注》当中引「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人是在五伦之内的,人无伦外之人。假如他不仁,他就不会守着五伦的关系,不会在五伦当中尽十义,这种人表面上看是人,但不是人了。所以还是可以套用夫子的话,「人而不仁,人哉,人哉?」,不是人了。那国也是,国而不治则不是国了,「国哉,国哉」,反问,这哪是国?社会乱了。要怎么样才能够国治?治是安定和谐,那必须是身修、家齐,这个唯有靠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才能够使人心归仁,那才能够达到修身的效果,才能够齐家,才能治国,进而平天下。所以你看看,夫子就借着一个酒器,说出甚深的道理来。我们在圣贤人旁边,要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那又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就以为,是不是孔子在那里喝多了,说出这些话,好像都不知什么意思。不晓得夫子讲话全是教育,真叫循循善诱。

我们来看,这段话蕅益大师没有批注,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因缘和合,假名为觚」。江谦先生通儒也通佛,从他的批注当中就可见得他的功力。佛法道理甚深,其实佛是一句梵文,全名叫佛陀耶,翻译成中文叫觉者,觉悟的人。也就是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处所都觉悟,觉而不迷,这个人就称为佛。觉悟,随时随地都能觉悟,夫子在这里随拈一物来教化我们,我们要觉悟。从他所讲的话当中契入真实,这叫觉悟。真实是什么?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这是一个实相,什么东西都是因缘和合。你譬如说我这个身体,这是个因缘和合体,它是由血肉、骨骼,各种器官、内脏组合成的。这些器官又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是分子原子组成的。你看全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这么一个人体。实际上每一样东西都是如此。你说这个书桌,书桌木头做的,把这些木头钉起来组合而成。既然是因缘和合之体,它就是一个假名。你说桌子,那是木板钉起来组合而成的,假如把它拆开了,木板不能叫桌子。一定要把这些木板钉起来了才成为一个桌子,它是因缘和合。所以那个桌子是假名,不是真的,哪里真有个桌子?桌子是因缘条件组合而已。人体也是,哪里有真的一个锺茂森在这?这是一个各种器官、细胞组合而成的因缘假合体,你们就把它称为锺茂森了,这是个假名,不是真的。

所以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假名,你去分析物质全都是什么?分析到最后原子组成的。原子里面有原子核,外面有电子。原子核里面有中子、质子,中子、质子现在说由夸克组成。夸克是最小的微粒了,这些都是因缘、条件。再分析下去,现在太空物理学,量子力学发展得确实是很有高度了,他们现在发现夸克和电子是最小的基本微粒。这里头还有东西,物质上已经不可分了,里头还有,这种是什么结构?他们发现是一种振动,这个振动已经不是物质,因为物质最小的就是夸克、电子,再往下它只是振动。所以,由振动组成夸克、组成电子,进而组成原子、组成分子,组成这些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物质。大至星系星云,小至基本粒子,原来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振动,它是非物质,振动。整个宇宙原来就是个动相。科学家们把这种动称为弦振动,像琴弦一样,你拨动吉他的琴弦,它不是产生了音符吗?这音符是怎么来的?振动来的。不同的振动方式就有不同的音符产生,这些音符组成一个旋律,组成一首曲子。我们这个宇宙就好比一个大型的、巨型的交响乐的旋律,由无量无边的这些小音符组成。这些音符就是振动。振动产生音符,就好比现实中振动产生了基本粒子。一个基本粒子就是一个音符,进而组成旋律,这个是科学家给我们揭示的真相。

儒(孔子)在这方面讲得不多,佛法讲得深入。但是我们要真有悟性,也能够通过学儒悟入。你看看,孔子拿出一个酒器叫觚,他说这个觚不是觚,是觚吗?是觚吗?问你。你听懂了没有?你果然有智慧,你一下悟入了:这个觚是个假名,因缘和合假名为觚。你去看这个觚,它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原子再分就是夸克、振动。它只有动相,根本不是个物质。所以底下讲,「色即是空,故曰不觚」。色是物质,空就是没有物质。色跟空是相对的,但是为什么说色即是空?刚才我跟你分析的你就明白了,空就是一种动相,它不是物质,科学家讲的弦振动。弦振动组成了基本微粒,基本微粒进而组成了物质。物质是色,所以色不就是空吗?当下就是空,它由空组成的。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故曰不觚」,这个觚就是不觚,不就是色即是空吗?那空即是色?振动组成物质,振动是空,没有物质是空,但是空不是不存在,存在,它组成了物质。所以这个话倒过来也讲得通,不觚,觚,觚是色,不觚是空。觚不觚就是色即是空,不觚觚就是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般若心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核心思想。这个完全跟现代物理学所发现的相同。「空假双照,不即世谛,不离世谛,是为中观,故曰觚哉觚哉。」你知道它是空,物质都是空的,但是你又看到它有物质,那个物质是个假相、假名。但是,虽然说假,它真有。你真的看到我锺茂森站在这,这真有一个人叫锺茂森。虽然他是假名,他是个假相,他是由振动组成的,由弦振动组成的,但是你看到了。看到了是假相,可是你了知这是假相,它的本体即空,那么叫「空假双照」。看到这个物体同时你知道它是空,又看到它的假,这个相是假的,体是空的。空又不异假,假也不异空。说空就「不即世谛」,不即就是我们离开了。世谛,谛是讲理,世谛就是世间人所能认同的理。

那我们一般人看到一个人,真有,锺茂森我明明看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叫世谛。一般人,凡夫,迷在假相中,这叫世谛。你能够从假相中观空,知道它当体即空,那就「不即世谛」,可是又「不离世谛」。不离世谛,没有离开这个假相。空不是说相以外再找什么空,没有,就在相当下,你知道它是空。这空和假不可分的。空是从体上讲,假是从相上讲,所以不即不离,空假双照,这叫中观。中观是用中,也就是说你知道它当体即空,就不执着了。你对这个身体不执着了,知道是假的。对身体都不执着,何况身外物?身外物更不执着了。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是《般若经》里面讲到的核心就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空观。但是它有这个假相,你可以去受用它。这个身体可以拿来去服务大众,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用中。知道它是假,但是你要用它。你不能够知道假,我不要了,那你就落到空上。偏空、执着空,你得不到受用,你还是烦恼。偏于假也不对,被假相所迷,你去执着它了,为着这个身体去造很多业,这也不对。我又不执着它,但是又用它,这叫中观。

空、假、中这叫三观。三而一,一而三,不是三个分开的,是同时。这就是「觚哉觚哉」里面蕴含的深意。你看觚是假相,不觚是空观,觚哉觚哉是用中,你看这一句话含有天台所谓的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观。「空假中一心三观,三世诸佛之心印,又尧舜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心传也。」这是大圣、圣人。出世间是诸佛,大圣,世间以尧舜做代表,圣人都有这个空假中的妙观妙用。尧舜在《尚书》里面讲到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精是讲假观,惟一是空观。老子所谓的「抱元守一」,这个一就是空。守住这个空,就是时刻遇到任何的相,你都能够了知一切法空,这叫惟一。可是「允执厥中」这是用中,你看这也含有了空假中三观。

「《心经》,《金刚经》,一切大乘经,乃至禅家千七百则公案,皆可以此求之。」可以说,空假中三观通一切大乘。「心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佛法般若部的核心,这个心是核心的意思。《心经》,二百六十字道出般若部的核心。《金刚经》是般若部的一卷,都是这个核心思想的阐发。「一切大乘经」,古时候读书人都看大乘经,《心经》、《金刚经》尤其是必读的。古人是通儒、通佛、通道,三家圆融,所以对理,解得就透彻。如果不藉助佛法的理,我们对于儒家理解总是在表层,哪能那么深入?孔子这一句,你说如果不藉助佛法,我们哪能够这样深入到心源?所以藉助大乘佛法,真的帮助我们对儒解得更彻底、更究竟。「禅家千七百则公案」,公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故事,一千七百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一般都是讲祖师大德开悟的因缘。都是「以此求之」,都不离空假中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

「金刚经云: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即假即空即中也。」这引一个例子,《金刚经》这种话很多,过去毛泽东跟赵朴老还特别讨论过这个问题,说《金刚经》好像这种话像一个公式一样,如来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确实这个公式可以套用到一切物上,一切的理都通。这里举出第一波罗蜜。「波罗蜜」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度彼岸。就好像船筏要过河,你要乘船渡彼岸,这是一个运输工具。一般讲菩萨有六度,六种工具帮助我们度彼岸。六波罗蜜,所谓布施,布施是第一条,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般若意思是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人讲的聪明那个智慧,这个智慧是能观察宇宙人生真相,空假中三观的智慧,这叫般若。说这些,「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这第一波罗蜜是指它不是真的有一个什么第一波罗蜜,是个假名,这是断我们的法执。忍辱波罗蜜也是这样,「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他只是说一个假名,用这个假名来断你的法执。我们一般众生不能忍辱,所以如来教我们忍辱,用忍辱度我们的瞋恚心,就是忍辱波罗蜜。但是你不能执着,真有个忍辱波罗蜜,那就错了,你就执法了。

所以《金刚经》里面如来立一个相,立刻破掉这个相,立一个法又破这个法,就怕你执着。你执着了,你就见不到性了。所以,教你忍辱,立刻教你破掉忍辱的这个相,破法执。但是你要用它,破了,你不用,那也不行。所以「即假即空即中」,这个法当体是空,它有这个相是假,但是用起来你要用中。用中,不偏空也不偏假,那你就得到受用了。懂得这个道理,那我们就能得大自在。所以《心经》一开始就说「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得自在了,得什么自在?他观,一心三观就自在。凡夫落到假那边,他没有观空,被假相所迷,在相上迷惑颠倒,冤枉受苦,徒生烦恼,这是不自在。小乘阿罗汉证得了空,可是偏在空里头,既然一切相是假的,他也不出来度众生了,也不受用了,反正出了三界六道,就不再回来了,偏在空,他也没有用中。偏空还是烦恼,还是不自在。大乘菩萨他就一心三观,既不被假相所迷,这是空观;又不偏于这个空里头,他发大愿,入世度众生,他不偏空,他有假观;他用中,度众生就是用中,所以他自在。

底下我们来看江谦有一段对《朱子集注》的评议,「程子谓觚不觚,谓如君不君,臣不臣。范氏谓如人不仁,国不国。此但就世变感慨言之也,亦通。」程子当然没有佛法的高度,只是就世上的乱象做一个评议。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说这个话,你说他有没有什么意思?他没有意思,圣人不会有意思,说出来,你能领悟多少是你自己境界上能领悟多少。就像佛讲经说法,《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无有法可说,他没有说法。那他说了那么多法,怎么说没有说法?他无心,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孔子举了一个觚这个酒器说「觚不觚,觚哉觚哉」,程子理解君不君臣不臣的意思,也行,这是你的境界,你是入在世间的境界,你是世谛。江谦他是佛法的高度,出世谛,他理解也行。所以,一句话有无量义。这句话,你自己有这个意思,你理解也行,那就看谁的见地高。

但是我们要学孔子,学孔子什么?最后要无心。你能够无心了,对于境界现前你就能够用中。你看《论语》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孔子的弟子来问各种问题,夫子有没有说做一个准备,我回去备备课再回答你的问题?没有。当下就提起这个智慧,就回答你问题了。原来他没有东西,心是空的,你一来问,就像叩钟一样,一叩它就响了,这响就是对你的回答。所谓「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它自己有没有说要响?没有要响。它自己如果要响的话,你叩它,它响的就不是那个味道了。他自己没有一个,我们现在讲的成见在心里,所以人家来问就好像叩钟,立刻就有相应的回答。钟为什么能响?你看看寺院里面的大钟,它的心是空的,叩才能响。如果那个心是实在的,你拿铸铁把它铸上,满满的、实实的,那你叩就不响了,空才响。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注释出处

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相关文章

心酸短句:哪些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感慨句子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如果

上面是“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