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翻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里面对这段的批注,这是引用何晏的集解,《论语集解》。何晏是三国时代的人,集解里面又引郑玄的,就是郑康成的,《论语注》,讲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也」。这是孔子跟弟子们讲的,跟弟子们讲,也就是启发弟子应该怎么学。孔子要教一个人,他不是随随便便教,他要看到这个人时机成熟,可以教了,这时候才教,教起来不费劲,学的人也不会感觉到压力。所以孔子他的教学法是很好的,是启发式教学,不是填鸭式,这是给弟子足够的他自己领悟消化的空间。
所以他必定是等待弟子「心愤愤,口悱悱」,这个愤,是指学者、弟子他有一种发愤的心,我们叫发愤图强,图什么?图开悟,图得道。他真正有那样一种真诚心出来,想要真的去悟道了,可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自己突破,孔子这时候就启示他。如果没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没有到发愤那个状态,启发他他也听不懂,他也开不了悟,所以叫『不愤不启』。你没到那个程度,点也点不破,到了那个程度一点就破,真叫「心有灵犀一点通」,让你开悟。这个悱是讲口,愤是讲心,口是表达的。一个人或许已经有一点悟处,但是没有全悟,他对于一个问题有深入的领悟、思考,但是你要他说,他说不出来,特别是讲到道,很难表达出来,这叫口悱悱,似乎知道了,但是又表达不出来,这么一个状态。那孔子这个时候就一定会发明之,发明就是帮助他表达,也是让他贯通。这是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这个程度,那孔子不会给你去点破、给你启发。启发没用,这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好处。他没到悟的时候,你已经给他点出来了,这等于把他的悟门给堵塞,他以后就悟不出来。一定要让他到那个程度,这就是老师的高度智慧和善巧,他懂得观机,看你根基到了哪一步,不断的提醒你,不断的带携你,叫循循善诱。这样「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这是让学者不断的深入,他的悟性愈来愈高,他所达到的境界愈来愈提升。
下面又跟我们讲,孔子给他说,也是要他到了这个程度才说,那说也不是一下全盘说出来,而是怎么说?「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先给你举出一个,这是像房屋的四角,这个隅就是角的意思,就像屋的四角,先告诉你这个角是九十度,九十度的角,那你就要马上明白,一个角九十度,四个角都应该是九十度,都是方方正正。如果你要是不懂,告诉你一个角九十度,你只知道一个角是九十度,其它三个角不知道,这是「不思其类」,你就不懂得举一反三了,那就「不复重教之也」,就不能够再教他了,他没有这个悟性。所以孔子教学,你看看启发式,目的是让人开悟,让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个人的根性就是好,老师就一定会教。像子贡这样的人,不错,他能够闻一知二,那颜回就比他更厉害,闻一知十,就不仅是举一反三了,闻一知十。这个人(学生)那一定是老师最用心去教。那我们看通篇《论语》,颜回向夫子请问只有两次,一次是问仁,一次是问为国,就是问政,怎么治国的,就两个问题,他已经能够闻一知十。这个十代表圆满,听到一个他就能够全部通,这个人根性强、根性利。这个根性没有别的,正因为颜回对老师最为尊敬。我们看颜回《论语》里面讲他老师的,看出他对老师的那种尊重,超过其它的弟子。所以他能做到「不违如愚」,他对老师讲的法,没有任何违反,也没有任何意见,真正做到了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所以他入境界。
好,下面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这一章的批注,「卓吾云:读此二章,乃见诲人不倦」。蕅益大师是把第七章、第八章合在一起来做一个评点,所以上一章他没有去批注,这合在一起讲。上一章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一章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两章读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夫子的诲人不倦,教人真的是无有疲倦,处处都是想到提升自己的学生。只要学生肯学,夫子一定会教,这叫诲人不倦。你要是不肯学,那夫子就不会教你,教也没用,说了白说,得不到利益。第七章就讲到首先要有尊师重道的心,那夫子一定会教。没有尊师重道,夫子不会教。不教也是教,不教还是在提醒你,你真想学你得尊师重道,这就是教。来学了,准备束修之礼,来学你要真正发愤,你得用功。夫子看到你的程度,不断的启发你,一直启发你得道为止。得了道,未必能够得到圆满,所以你对于道的领会可能表达不出来,夫子又帮你点破,让你豁然开悟,一定是什么?你到那个程度再给你相应的教化,善教,而且绝对不会遗漏一个学生,这就是他的慈悲之处。
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具足条件,做学生要有学生的条件,第一个是尊师重道,第二个就是好学。夫子的学生里面,只有颜回一个人有这个资格称为好学的学生,这是夫子他的评论,除了颜回好学以外,其它没有,颜回得道,而夫子本人也是因为好学成就。《论语》里面他自己就说过,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丘是孔子自己的名字,他自己称自己,说「十室之邑」,十户人家住的这个地方、这个小区,一定会找到一个有孔子那样的忠信之人。忠信是德行,这是根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那就不能学了,一定要先有根本。所以我们恩师现在教我们扎根,扎根重要。现在我们用《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三个根来树立我们忠信、道德的根,够不够?不够,你想成圣人必须要像夫子一样好学。像夫子那样有道德的人不是说找不到,你看夫子讲十户人家里都能找到一个,不过那是二千五百年前了,现在恐怕十万人里面未必能找到,这是什么?根不稳。现在我们想要学,先扎根,扎好根了,一生好学,那你就能成为圣人。好学就是什么?你能发愤,勇猛精进,你制心一处在这个学问上,排除一切的杂念,专心在道业上,那你才有这种愤和悱的状态,你才能够有举一反三的悟性。这时候善知识一定来点化你,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一个因缘,忽然你就开悟,你就入道。
底下江谦补注里面说,「启之,发之,复之,是教诲,不启,不发,不复,亦是教诲,故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说明什么?圣人无不是在教人,无时不教、无处不教,真是诲人不倦。你看他这里讲的「启之,发之,复之,是教诲」,你到这个悟性了,将悟未悟,他给你点化,开启你的悟性,发明你的智慧。你能举一反三,他就会不断的教你,复是不断来教你,这是教诲,这是什么?表现得很明显的教诲。「不启,不发,不复」,你还没到那个地步,这个时候你没开悟,没到那个悟门前,就不能给你打开门。打开了门,没用,而且会让你有错觉,这个会有不好的副作用,所以一定是观机,所以「不启,不发,不复」还是教诲。你看看圣人的这个智慧。
这使我们平时也想到对人的教学,也不能够执着。像我听说不少这样的一些问题,学了传统文化的人,自己学了,觉得非常的有兴趣,而且很法喜,回到家里于是就强迫家里人也来学,家里人不学,他就在那里批评:「业障重,习气毛病一大堆,还不学」,结果弄到家里人跟他关系很僵。这就是不善教,他没到这个程度,你不能够过早的跟他讲这些话,要懂得循循善诱。你不教他也是教,怎么教?身教,你先做个好样子,做个好样子这就是启发他,不需要用语言,不要给人压力,只给自己压力就好。他看明白了,什么时候他真的向你请教了,这时候你再一点化他,他就通了。你得等待那个时机到来,要耐心,不能够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心理本身就有问题,这什么心理?要控制人,执着的心,一切按你的意思去办,人家一定要像你这样的学法,这就不对了。真正修行人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这是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怎么个弘扬法,一切都是反求诸己。
这里又引用孟子说的话「教亦多术矣」,教育也是多种方式,方法是很多种多样。在禅宗里面,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类型的公案,老和尚要点化一个弟子,跟他讲一句,说「离妄想分别执着道一句来」,你不能用妄想分别执着,你说一句话,那个弟子刚想开口,老和尚一把拉着他,把手一捂,捂住他的嘴,不让他讲,结果,「叭」,他就开悟,这老和尚善教。这就是启、这就是发,你想想人为什么不能成圣人?就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有念头,你一动念头,想说话,老和尚不让你说,捂住你,不让你念头动,这一憋,就把他憋得开悟了,这是善教,教亦多术,各种方式我们一般想不到。说老实话,也不是老和尚预先想的,临时看到这样的一个机缘,抓住机会就给你施行教化,恰到好处。所以禅门公案里面教学方式那是各种各样,有夹腿的、有砍手指的,什么样的方法都有,无非都是让你开悟,有时候不说话,不说话也是教你开悟。释迦牟尼佛拈一朵花,闻一闻的时候,不说话,迦叶尊者在底下一看,他微笑,他已经领悟了,你看不说话也是教。老师有这个智慧,有这个慈悲心,不起心不动念,都已经在教学。有悟性的人他就能看透、看明白,没悟性的那也强求不得,以后等待机缘,所以孟子讲的「予不屑之教诲也者」,就不屑教你,哪些人?还没到那个悟性、没到那个境界的不能教。
不教还是教,你想想,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这章,「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尊师重道,带着束修之礼来拜师的,孔子就教,对那个没有带束修之礼的人,孔子是不是不教?表面上看他没有教你,实际上也是在教,他这种做法就是教导人尊师重道,不教也是教。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做老师的,自己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智慧和程度。我们要发心教别人,那一定是要自己先放下,用慈悲心去跟任何人接触,已经是在施教。施教当中也不起心动念,完全是恒顺众生,众生就各自有各自开悟得度的因缘。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注释出处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音yǔ,角落。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