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翻译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雪公讲要》里面对这章批注他首先引用《论语集解》,《集解》里头引孔安国的话,说道,「叶公,名诸梁,楚大夫」,叶公是个人,他的名字叫诸梁,是楚国的大夫,在楚国当官的。「食采于叶,僭称公。不对者,未知所以答也。」叶公他在叶这个地方,因为人家称他作公,实际上他的名位不能称为公,公是诸侯里头的,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位是很高的,公是第一。叶公他不是真正的公,就叫「僭称公」,僭是越分了,当然他必定是受人尊重。他就问孔子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他问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于子路』,就是想打听打听,问一问孔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听听子路的评价。『子路不对』,不对就是「未知所以答也」,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子路虽然天天亲近老师,但是这一下子人家问他,你老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还总结不出来。因为老师的德行太多了,一、二句话好像不知道怎么个总结。这是子路平时没在这方面用心。
那他回来就跟孔子报告,孔子就教他,说『女奚不曰』,说你为什么不跟他这么讲?这个女就是你,这是讲子路,奚就是何,你何不,你为什么不这么说?『其为人也』,其是指孔子,这里的话是孔子做一个自我评价。孔子为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三句话是孔子自我评价。『云尔』,这是一个结尾的话,告诉子路,说你这样说就对了。这三句话,我们就要用心去体会,这是夫子自我评价。
我们先看《朱子集注》里头,评这三句话,他有个解释说,「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所以这三句,实际上孔子自己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孔子自己这样评论自己,在《论语》其它地方也有讲,他自己也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也是他自己评论的。孔子讲他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只是因为好学。《论语》又有一章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也是孔子自己说自己是好学。实际上,讲得既是谦虚又是实话。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就是好学。这里面没有什么玄虚的事情,你要是能好学,你也能成就,这是孔子给我们示现的榜样,让我们可以学习。如果他示现一个生而知之的样子,一出生来就是天才,那我们没办法学他,那好学我们就能学。朱子讲这三句话,说发愤忘食,是讲他「未得」,就是还没有得道之前,孔子发愤忘食,这是好强、好学,努力精进,废寝忘餐。「已得」,就是他已经得道了,得道了非常的快乐,乐以忘忧,没有忧恼。得道了之后,心里面真的没有任何的忧虑、恐惧。《大学》里面讲,「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那他已经得道了,当然内心里已经没有忧患、没有恐惧、没有好乐、没有忿懥,忿懥就是愤怒。这就是心中没有贪瞋痴,离开了烦恼,他就乐。那个乐,不是世间五欲之乐,而是法喜,是脱离了烦恼之后的那个乐,所以叫乐以忘忧。这两者是通过「俛焉日有孳孳」,俛是勤勉的勉,通假字。这个「俛焉日有孳孳」,原文是出于《礼记.表记》,这是讲他孜孜不倦的、勤勉的努力在那求道。「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他已经把自己年岁都忘了,不知道年数之不足,年纪愈来愈大了,自己都没意识到,永远做一个求学者、做一个学生,向古圣先贤学习,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了,就是学完了,学着学着学不完了,所以终身在学习。这是孔老夫子自己评价自己好学之笃,笃是用功、专注。这是朱子对这三句话的解释。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者才是为人的」,这个话讲得很直截了当,孔子讲他自己说,「其为人也」,虽然我们看他表面上是说自己,实际上他是在教化人,教子路、教众弟子,也教我们。这才是为人。怎么样来做人?为人就是做人,就是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就是教我们好学、笃敬。下面蕅益大师又说,「今只偷得一人生耳,何尝肯为人哉!既是不肯为人,所以一失人身,万劫难也。」这是讲到六道轮回里头,人身难得,正法难闻。我们这一生得到人身,是什么?「只偷得一人生」,这个偷字把那个难度给渲染出来了。人身难得,好难好难得!好不容易碰上了一次,这偷得是这个意思。很好彩、很幸运,碰上了,这一生做人。现在人得了人身竟然不珍惜,「何尝肯为人哉」。不珍惜就是不肯为人,他不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去认真学习圣贤教育,浪费了这人生的机缘。那既是不肯为人,他不肯去学习,不肯上进,错过了人身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不好好修,尽造恶业,「所以一失人身,万劫难也」。
这轮回是业力决定的,我们这一生,造作五戒十善,善业多,才能够保住人身。如果自己没有断恶修善,贪吝、纵欲,造贪瞋痴,失了人身就到三恶道里去。贪心感应饿鬼道,瞋恚心感应地狱道,愚痴感应的是畜生道。三恶道进去容易出来难,一进去了,万劫难出。这个劫的时间可太长,一劫,这大乘经里讲的一个大劫,相当于将近十三亿年,万劫,就是十三万亿年,这还了得!在三恶道里面真是饱受痛苦,好凄凉!就是因为得人身的时候,没有把握机会努力修学,所以轮回太苦了。好不容易万劫才有一次机会得人身,得了人身又不肯修,又失人身,又是万劫。
所以佛经里面比喻,叫「头出头没」,我们是在深海里头沉沦,好不容易把头浮在水面上,刚吸一口新鲜空气,又沉下去了。无量劫来,我们就干这个事情,在六道里面打转转。而且六道,三恶道的时间多,三善道的时间少。佛在经上有个比喻,人身难得,他跟弟子们讲,弟子们坐在旁边,他先表演,佛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后往地上一撒。然后问弟子,撒下去的土,就是到大地上的土多,还是现在还存在我的手指甲上的土多?那当然是不成比例了。佛告诉我们,这一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像这指甲里头还夹着一点土。得人身就是这么艰难,那个机会很少,原因是什么?因为人造恶的业力重,善的业力少。
下面蕅益大师又引王阳明先生的话说,「王阳明曰:发愤忘食,是圣人之志如此,真无有已时」,这是形容圣人立志求道,他那种勇猛精进,为法忘躯,废寝忘食,所以他能够成道。这是讲无有已时,他的志向不退。已就是完结,他志向崇高而从来没有停止。就像《论语》里头曾子说「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到死的时候,才叫完结;还有一口气,还在行仁。「乐以忘忧,是圣人之道如此,真无有戚时」,这个乐以忘忧是讲他圣人的道,这个道是他的境界,境界法喜充满,他只有快乐,没有忧虑。像孔老夫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遇到了重重的困难,甚至危险,他还是这样的泰然自在。你看,陈蔡绝粮,险些饿死,他还弹琴。在宋国的时候,险些被司马桓魋杀了,他还讲,「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给我加了德行,想杀我的司马桓魋奈我何?真是乐观,没有任何的忧恼,圣人的境界。那我们羡慕,希望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没别的,就是你放下。能把身放下了,那你就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把身放下,境界不算很高,在佛法里面讲,放下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把这五种错误的见解放下,这是证得初果,小乘初果第一个阶级,那就是圣人了,小圣。但是那个境界,凡人就没办法理解。
所以这个「真无有戚时」,戚就是忧戚、忧恼,他心里什么都不执着,当然他就没什么忧戚了。我们凡人不同,忧这个、忧那个,因为什么?心里放不下。有的人忧他的财产,有的人忧他的地位、忧他的官位,有的人忧儿女、忧孙子,这一些忧恼统统得放下,那才能够入圣人境界。这里蕅益大师讲的「恐不必云得不得也」,这也是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这个得不得,是对朱子而言的。因为朱熹朱子他在《集注》里讲了,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解释成两个境界,未得的时候,是发愤忘食;已得是乐以忘忧。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境界,不是两个境界。所以不能说是得还是不得,未得和已得,不能这样分,是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同一个境界,这就是圣人境界。圣人志向无有已时,没有完结的时候,他就发愤忘食。这个无有已时,跟菩萨四弘誓愿是相应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看,境界虽然高广,但是那个志向无有已时。
所以他不断的证道,境界不断的往上提升,在每一个境界上,他都是乐以忘忧,所以这里不必分开讲未得、已得。也就是说,每一个境界上,他都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在不断的提升。乐以忘忧是发愤忘食的果,发愤忘食也可以说是乐以忘忧的果,互为因果。圣人能够发愤忘食,勇猛精进,所以他能得到乐以忘忧的结果。而这个乐,又不断的推动他勇猛精进、发愤忘食,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渐渐也有点体验了,觉得真的学习圣贤之道是享受,我们恩师讲,是人生最高享受。我们对这个话相信了,但是还不敢说现在得到这个最高享受了,只是相信,因为我们得到享受了,我们得到乐,没有忧了。乐以忘忧,有那么一点点体验了,那就更加努力的精进求学,所以发愤忘食。这些境界很多层次,发愤忘食和乐以忘忧,也是可以不断的提升,我们先一点一点的做,先去努力得到一点点小乐,然后这小乐就是你下一步更精进的动力。只要你得到法喜,你就能不退转。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注释出处
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相关文章
上面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