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解释翻译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每当我念起这一章《论语》,心里就好像光明充满,整个正气就提起来。夫子在这里讲的话虽然是言语简单,但是那种志向、那种坚定的学圣学贤的意愿溢于言表。我们来看《雪公讲要》,他引「焦氏竑《笔乘》云」,这位是明朝嘉靖年间生人,他是焦竑,他是明朝的大儒,文学家。他有一部著作叫《焦氏笔乘》,是一本笔记,这里就谈到《论语》这一章,「此孔氏顿门也」,这是讲孔门的教学当中,这是属于顿法。这个顿法是对渐法而言,顿法是没有次第,一步登天,当下成就,这叫顿法。渐法是有次第的,循序渐进,就好像人爬楼梯,我们此地是十一楼,你可以从一楼一级一级的往上爬,爬到十一楼来,这是渐法。顿法是不用爬楼梯,你直接坐电梯上来,电梯门关上了,没多久,一开,你已经在十一楼,这叫顿法,超越阶级。但是一般普通人根性不够,很难受持。上根利智的人他修的是顿法,普通人、中下根人用渐法比较的有保障。顿法修成功了很好,修不成功,往往比那个渐法要更麻烦。它属于一步登天,登上去了,你成就了;登不上去,你摔下来那是粉身碎骨。这一章孔子讲的,是讲顿法。

焦竑他解释,「欲即是仁,非欲外更有仁。欲即是至,非欲外更有至。当体而空,触事成觉,非顿门而何」,他是解释为什么这一章叫做孔氏顿门。从这里很显然我们看出,焦竑也学过佛法,因为佛法里面讲顿渐,这是佛教里面不同的两种教学方式。禅宗属于顿法,这是让你当下开悟,开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念头把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放下了,那你就成佛,顿法,像六祖惠能大师,那真正是顿。教下是渐法,教下是爬楼梯的,慢慢来,有阶级、有次第,一步一步的往上学,从基础学起,从扎根教育学起,慢慢的提升,这个适合于广大一般人的根性。

焦竑这里的批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它这个「欲」,他说「欲即是仁」,欲是讲我们要立志,佛法里叫发心,立志发心要成为一个仁者、一个圣贤。这刚发心,这个心就是仁,欲即是仁。我们想想看,确实,他发这个心,这个心本身就是仁的心,仁心。在佛教里面讲,发心叫始觉,开始觉悟。那么得仁,这个「斯仁至矣」,就是已经得仁了,得仁就成本觉了。本觉是讲仁之体,本体,那是本觉本善,所以这里这个「欲仁」,就是发心了,欲仁则得仁。为什么?始觉合本觉,始觉和本觉不相离开,合在一起,这就是当下成就。我们做为凡夫,我们的念头当中就是不能够念念始觉合本觉,念念跟仁相应,我们做不了这个。如果真正念念不间断不违仁,不离开仁,我们也就成为圣人了。《华严经》里面有一句经文讲,「初发心即成正觉」,这跟「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道理是相通的、一致的。我欲仁是初发心,刚刚开始发心,我想要成正觉,我要成圣人,立了这个志,这个志是真的,没有虚妄,完全是真诚,当下这一念,你就即成正觉,你就成佛了。为什么?你那个念是真诚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你的心已经是佛心了,那你当下就成佛了,所以初发心即成正觉。那问题来了,我们这些凡夫有没有初发心过?有,肯定都初发心过,不仅是这生有,前生都有过。且不论前生了,就说这一生,你说没有立过志吗?希望能够成佛、成圣贤,我相信真想学习的人也都有立过志,但是这个志向不能保持,就是不能有恒,保持不了。今天学了圣贤之道,非常感动、非常激动,发了大愿,要做圣贤。今天你发大愿成圣贤,你今天就是圣贤了,问题是明天又退了,这个心退一半,后天只剩下十分之一了,一天天下去也就化为乌有了。

特别对学佛的人有一句俏皮话,说,「学佛一年,佛在心间」,天天心里有佛;「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已经很遥远了,这里说「仁远乎哉」,真的很遥远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这道心不能保持。现在更有甚者,不是一年、二年、三年,学佛一天,佛在心间;学佛两天,佛在天边;学佛三天,他就佛化云烟了,三天都坚持不了,这是露水道心,所以他不能够成就。真能保持,那一定成就。所以这个「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念念欲仁,那就念念仁至。所以「非欲外更有仁」,这是起这个真诚的念头,要成仁、要成圣,当下你就成仁成圣,不是说你当下这个念以外还要别求什么仁、别求什么圣,就在你这一念真诚心当中。而难就难在不能保持,前面我们学那章《论语》说,「难乎有恒矣」,难就难在他不能有恒,第一念是圣人,第二念又堕回凡夫。

下面说「欲即是至」,你看,这里讲得很明显,「我欲仁,斯仁至矣」,你刚起心要为仁,你就是仁人,这就是初发心即成正觉。「非欲外更有至」,全在你这当下一念心中。学了佛法我们就能够了解,整个宇宙一切万有,不离当念,就是你当下这一念,永远就是这当下一念。在《菩萨处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说举手弹指之间,有几念、几相、几识?这弹指之间有多少念头?每个念头里面都有相,相是我们说的境界相,都现出境界来,整个宇宙是你这一念现出来的,这个相我们讲物质现象,还有识,识是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在你这当下一念当中现出来,那有多少个念?弥勒菩萨讲,这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

弥勒菩萨他是唯识专家,我们现在讲是心理学家,对于宇宙现象、本体、真相很清楚,他是等觉菩萨。他说弹指,这一弹指大概一秒钟能弹四下,很快,就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当中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也就是三百二十万亿,我们把万亿当作兆,就是三百二十兆这么多个念头,这一弹指当中。而每一个念都现出宇宙当中所有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所以念念都有相、都有识。那这个念太微细、太快速了,所以不可执持,你根本不能够去捕捉,不能去把握。刚要想,我这念头想要把它保持,就已经换了多少念头了,不可执持。

我们这宇宙的现象,就是这念念不停在生灭而相续,所以显现出我们这个宇宙在相续,实际上每一念所现的宇宙万象都不一样,都是个个不同,但是它们相似,所以串连起来,你看到好像一个相续的样子。就好像人看电影,电影的底片,你要是看它这个底片一格格的。这里我们恩师有个道具,他这有底片,过去的电影就是放这个影片,每一张就是这么一格格,一个小格,在这个投影机面前快速的通过,你看到银幕上放影出来的就好像很有情节了,实际上你看到底片,一格是一个,每一格不一样,互不关联。我们这个念头就好像底片一样,现出来的相就是宇宙中的一切境界相,那是一格底片现出一个相,一个念头现一个宇宙,前格跟后格完全不一样,两个个个独立,就是前念和后念那两个个个独立。所以前一念所现的宇宙相,和后一念所现的宇宙相,也是个各个独立,它们有相似,但不是一个。那么相似相续起来了,连续起来了,就好像我们看电影这是连续的一个画面,实际上你看到真相,那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不一样,所以永远就是当下这一格,它只能是一次放一格,它不会一次同时放两格出来的,那两格影片就重迭起来了,电影就不好看了。念头也是,永远是当下这一念,只是当下这一念所现的宇宙。

所以你当下这一念是仁,那就是夫子告诉颜回的「天下归仁」,你这一念是仁,整个宇宙都仁了,整个宇宙就是你这一念现出来的。夫子把这个道理讲出来了,我们真的很难去理解,学了大乘佛法之后,把这个为什么是这样,搞清楚了。所以大乘佛法它讲究科学,这就是科学,把道理给你解释清楚。现在的量子力学里头也证实,宇宙就是由念头产生的波动所显现出来的,量子力学家他们已经从科学的角度、从数学研究,证实了大乘佛法里讲的,所以真的是一切法由心想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所以你当下这个念头是欲仁,那欲外就没有仁了,为什么?欲就是你的念头,当下这念头外面没有境界了,整个全部宇宙境界都是你这当念产生的,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欲外没有仁。欲外也没有至,至是你已经成功了、成就了,仁至了。仁至也是当下这一念,就是天下归仁,自己归仁,天下归仁。实际上自己跟天下是一体的,全是你这念头变现出来的,当然是一体。既然宇宙万事万物,包括自己,都是当下我这一念变现出来的,所以「当体而空」,这个体就是念头,念头是空的,刚才讲到的,一弹指就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你说它能是真的吗?你以为它有,你刚以为它有,它已经没有了,它快速得很,空了。

所以是《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为这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念头所变现的宇宙,这生灭太快,根本是不可执持,你想都想不过来。所以佛告诉我们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不是说真的相是没有生灭,它是生灭太快,你无法想象,不可执持,因此讲不生不灭,当体而空。你找那个念头,再也找不到,过去了永远过去,再现的那个念头已经不是原来的念头,已经是有变化了。所以过去的那个念头,它所现的过去的那个宇宙永远不能再回来了,当下你这念头现的就是当下这个宇宙,你就活在你当下这个宇宙当中。所以佛法里总教我们活在当下,这是事实,你只能活在当下,就活在你当下这一念当中。

所以明了这个道理,过去我即使造作不仁的事情,我甚至十恶不赦,为非作歹,造了很多恶业,也是当体而空,它不是真的,你只要不去执着、不去想它,它永远不再回来。所以什么叫忏悔罪业?真正的忏悔,你把它全给放下,念头都不起,不仅说我现在不再造,连念头都不想,当下清净,当下你欲仁得仁,你就是圣人。所以「触事成觉」,你就是觉悟了,你明白了就是觉悟,不明白,永远活在那种阴影当中,那个阴影是什么?你留下来的那个印象,过去造很多的恶业、很多过失,一直这个念头不断,所以当下你还是生活在这个罪业的阴影当中,要把它放下。当下放下了,过去的那一念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我已经死了,什么时候死的?随着我刚才那个念头灭了,它已经死了,真的死了,那个宇宙都灭了,新生的我,新生的宇宙已经是全新的,是我全新的这一个念头所变现的。所以你欲仁当下得仁,你自己归仁,天下也归仁。「非顿门而何」,这难道不是顿门吗?顿到极处了。只要你肯放下,放下过去那个分别执着,过去那个妄想、印象,放下它,现在我们讲重新做人,做一个仁人,要做圣人,能不能做到?一定能,因为我们本来跟圣人无二无别,只要你能「欲仁,斯仁至矣」,这一个道理讲得深刻。

假如真的不学大乘佛法,我们对夫子这句话是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夫子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自己说自己没得到仁、没得到圣,这是他的谦虚。但是这里又不谦虚,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前后矛盾,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你道理没有明白。现在大乘佛法真的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我们明白原来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再结合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讲的,这个证实了,科学证实了佛法里面讲的道理。然后回头体会孔子这句话,那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孔子会这样说,这是顿法。

顿法只能跟像颜回这样根性的人讲,颜回以下的人,恐怕能接受的就很少了,他们,我们讲悟性不够。悟性不够,包括我们自己,那我们更差,但是后天通过学习能够弥补。学什么?大乘佛法,你学了大乘佛法之后,真正增长悟性。我自己真正就得利益,我以前从小资质是很差,我母亲很耐心教导我,教我念一首唐诗「游子吟」,就六句话,我足足念了一个月,才把它能够背下来。一般人念个几十分钟就全都能背下来,要是根性好的,看过几遍,他就能成诵,你看我这个根性很差。所以我姥姥见到我妈妈这样耐心教我,都摇头,这孩子这么笨,怎么教都教不会。资质是很差。但是长大以后跟着母亲学佛,听我们恩师的经教,我是十九岁开始接触恩师的经教,到现在真的感觉到悟性提升了很多,就是圣贤的道理能明白了,这些祖师大德他们的解释,我们自己也能够基本通了。虽然不能说完全明了,总是能够明了一小部分,过去是一点不明了,这是得力于十多年来大乘佛法的熏习。所以清朝大儒他说,「吾学佛,然后知儒」,我真正学了大乘佛法之后,我才能够真正了解儒讲的是什么。这是真的,你看孔子这句话,你要是不学大乘,听不懂孔子讲什么意思。

雪公在《讲要》当中又说到,「顿乃对渐而言」,这是顿教和渐教,这是一对。「儒学亦有顿渐之说」,跟佛法是一样的,其实儒释道都是教育,都有顿法和渐法的教学方式。「《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一能之者顿也,己百之者渐也」,这是举例说明,儒家真的有顿渐。一能之,这就是顿,学一次他就通达了、就明了了,不用再学第二次了,这个人悟性很高,这属于顿法,立刻就成就了。那「己百之」,就是讲别人能够一次学成功,我们通过一百次不断的熏习,也能成功,这是自己比别人根性差,没关系。人家一次能学成功,我们学一百次,也能成功,这属于渐法。可是成功是一样的,成功了,你的智慧、你的觉悟性,跟那个顿法成功的人一模一样,无二无别,而且在你不断的循序渐进当中,你的悟性能够提升。

我自己本人就是个渐法的根性,我不是顿法根性,我得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学,你看到现在,我是跟从恩师的方法,老人家教我三年扎根,十年专修,一门深入。我这三年扎根,这个根还没有扎好,感觉上还得要继续扎,我估计得要扎上五年,五年是打基础。打什么基础?儒释道三个根的基础,大乘佛法的基础。儒释道三个根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以及相关的这些教材,我们一般讲伦理、道德、因果,这是做人,要做一个善人,必须要有这个根,这是德行。除了德行以外,你还要拓开心量,还要增长悟性,这个也是扎根,扎大乘佛法的根。大乘讲究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要有悟性,悟入。我们现在读《论语》是帮助我们拓开心量,学习圣人他的心量,他爱人,那种博爱的心;另外,提升自己的悟性。

所以古人他学大乘之前,都在儒和道上建立很好的基础。你看过去修行人,祖师大德成就的,他们在入大乘之前,全都是学儒学道的。像蕅益大师本人,在没学佛之前就是大儒,十七岁就已经悟明孔颜心法,写了不少著作,后来遇到佛法,入大乘了,二十四岁就开悟了,成为净土宗第九祖,祖师。所以我们现在学《论语》、学四书,还是扎根,但是这个根比那个《弟子规》的根要高一点。《弟子规》是根的根,那是基础的基础,更需要稳固,就像一棵树,它是埋在土壤底下的根。《论语》、四书这是土上的主干。以后再入大乘,学《华严经》,学净土法门,那是枝叶花果,很漂亮,圆满的成就,那是循序渐进,渐法来修学。那么用五年能够把它认认真真的扎好这个根,将来入大乘那就快速了。

「颜渊闻夫子之言,不违如愚,即是顿」,雪公在这里讲得好,说颜回听到夫子的教诲,做到「不违如愚」,《论语》里面讲到的,「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就是孔子跟颜回一天到晚给他教诲,颜回不说话,静静的领受,一点不会违反,完全依教奉行,表面上像个愚人一样,好像没什么反应似的,到底他听懂了,听不懂?孔子讲,「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你回头看一看,颜回他能够发明孔子的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他就落实了圣贤的道理。换句话说,他已经入境界了,已经把夫子的心法得到了,这就是足以发,所以回也不愚。他那不是愚,他是真正智慧,这叫「闻即信受」。信了还能够受、受持,就是做到,这个叫顿法,颜回有这个根性,上根人。

上根人他的样子是什么?就是这「不违如愚」四个字,用我们恩师的话来讲,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不违如愚。我们如果能够老实、听话、真干,你跟颜回是一类人,那你也是能够顿悟。所以这是我们应该学习,他没有意见、没有想法。那个有意见、有想法的,就好像子贡,你看问题很多,一部《论语》,我算了算,将近二十个问题是子贡问的,颜回只问了两个问题,子贡问的问题十倍于颜回,说明他平时脑子里想的东西多,妄想多,所以问题多。他不能够不违如愚,像颜回一样,颜回能够做到,所以颜回是顿法,那子贡修的是渐法。子贡代表什么人?知识分子,跟我这种人一样,他也好学,也学得很多、听得很多、见闻很多,但是妄想也很多,问题也很多。那怎么办?渐法就得慢慢学,按部就班的学,也能最后成就,那没法子。像颜回那个根性,学也学不来,所谓愚不可及。学愚,过去李炳老跟我们恩师讲,让我们恩师学愚,他说他自己学了几十年还学不像。这个学愚就是学老实,老实人没妄想,你教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打折扣,那个人是上根人。不在于他的文化有多高,或拿什么文凭,不在于那个,在于他真正是不是老实、真干。

「顿指悟道而言,渐指修道而言」,在悟门之上,我们有顿,可以顿悟,道理可以突然明白。我们读《论语》,如果读着读着忽然领悟了,那叫顿悟,那是小悟。不过这个小悟很可贵,积小悟成大悟,积大悟成彻悟,这个理是可以顿悟,说顿悟也是平时积累。在事上来讲,要渐修,修可是要有一个次第,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一步步走。这里讲「顿悟之后,必须渐修」,就是道理明白了,你就要开始修,悟后起修,修什么?修正自己的毛病、习气,断除自己的烦恼,这样修。悟了之后,如果不修也没用。这里比喻,「顿悟如眼,张眼即见远处」,就像眼睛似的,现在你顿悟了,就是眼睛打开了。原来眼睛是闭着的,像个盲人一样,什么都看不见。现在顿悟了,眼睛睁开了,一下远近都看到。所以你看到,「仁远乎哉」,远的也看到。可是,「渐修如足,须一步一步而行」,你看到远方,现在要去往那个方向走,要一步步走,不能够一步跳到那,这叫渐修,跟自己的脚,渐修像脚一样,一步一步的走。但是要走,如果不肯走,你光看到远方,你还是始终到不了那个目的地,一定要走。就是断习气的过程,那是要努力、要用功、要真干。每个人习气不一样,自己断习气,要选自己最重的习气先断,像人治病似的,哪个病最重,要命的,你给他先治那个病。断习气过程,那是要下苦功,要咬紧牙关,要戒除,就像人戒毒一样,已经上了毒瘾,要戒毒。戒毒的过程是痛苦的,可是不戒不行,一定得戒,戒除了就好了。这是讲渐修。

这里雪公又讲,「欲学圣人,必须去尽贪欲情欲」,圣人跟凡人区别在哪?圣人只存天理,他没有人欲。凡人,天理被人欲给盖覆住,是欲做了主,不是天理做主,就在这里,这个区别。所以《大学》教我们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把物欲格去了,你这个天理就现前,你就称圣人。所以学圣人就是去自己的情欲、贪欲。贪瞋痴,三毒烦恼,贪是根本。人为什么会有轮回?就是因为贪,所以贪是无始以来深重的习气。各人贪的对象不外乎五种,财色名食睡,贪这五样,五欲,这是地狱五条根,我们生生世世被这五欲给害惨了。那要断,挑最重的先断,那得下真功夫,真刀真枪,那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自己不真诚,不肯干,难断!那习气,真的是好像你把它灭了,它又复燃了,很容易复燃,习气深重。所以在它未复燃之前,你要警觉,刚刚有点火星,立刻把它灭掉,不能让这个火成了星星之火燎原了,要灭除于未萌之前,这是念念为仁。

「然而,欲如利器,用在乎人」,这里夫子教我们一个好方法,要断欲不容易,你刻意去断,往往更难断。那个念头你愈想断,它愈加势头厉害,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魔就是我们的欲念,我们想断,那个念头更厉害。现在夫子教我们,你那个念头换过来,你的欲可以不断,换个对象,这欲像个利器一样,像一把刀,你怎么用在你。「欲仁仁至,欲色色至」,你这欲换成欲仁,这就好了。你想干什么?我想成仁,成圣贤君子,这也是欲,这也是凡人有欲望,你的欲望现在是要做圣做贤,欲仁则仁至。欲色,这讲的用色欲来代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当中,色欲是最难断的,它叫生死根本。色欲起来了,色至了,你整个人活在了魔的境界当中。

所以「色至则无道,仁至则有道」,全看你当下那一念,你这一念欲仁,全部境界都是仁境界。如果当下是欲望、情欲,这个凡俗的欲望,整个境界也就变成魔境界了,它诱惑你,让你一步步堕落。最关键是我们这个念头,正念能不能提得起来,可贵的是能提起正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凡俗的欲念一起来,要能立刻提起觉照,立刻转念,要想到,我要立志做圣人,我不可以有那个念头,你这一转,前念已经烟消云散了,真的是念头本空,当体而空,你不去想它就没了。念头就是这样,你愈理会它,它愈加的深重,不去理会,由它去,我当下就念仁,念仁则得仁。

那佛家教我们念佛,念佛就是念仁,佛是慈悲,是无量的慈悲、无量的觉悟,这不就是仁吗?所以你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仁,念念不离阿弥陀佛,「我欲念佛,则佛至」,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佛至了,现前是当下,你念佛时就能见佛,将来是未来,就是你念念再相续下去,那佛也会现前。《华严经》讲得就更彻底,念佛时是成佛时,念佛成佛,那真正是「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要成佛就能当下成佛,顿法。所以念佛是顿法中的圆融微妙、不可思议、方便稀有的法门,顿法有的是难的,有的是容易,像禅宗很难,让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放不下,很难,这个顿是顿,但是不方便。念佛它顿又方便,你看一句阿弥陀佛,谁都会念,男女老少,谁都能念,又简单,一句佛号,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也行,念四字「阿弥陀佛」也行,只要念念不间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斯为第一」,你不用藉其它的方法,这就是第一法门。怎么念?就是都摄六根,就是把我们的精神注意力集中起来,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这佛号怎么念?口念出来,这是声音,耳朵听进去,听到心里去,用心听佛号,佛号以外什么念头都放下,这样念佛好。这是都摄自己的耳根,就能够摄住六根。这个是雪公的《讲要》,我们做了一个引申,具体方法我们还要懂,怎么样欲仁得仁?念佛就行,最快速。

蕅益大师解释说,「欲仁即仁,仁体即是本来至极之体,犹所云念佛心即是佛也」。蕅益大师是净宗九祖,所以肯定是不离本行,你看他这里也导归到念佛法门。欲仁即是仁,为什么?因为仁体,仁的本体即是本来至极之体,这个就是讲自性,仁体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佛性。欲仁,就是起心、发心要回归自性。那起这个心当下你就回归了,所以欲仁即仁,同时的,因果同时,欲仁的欲是因,你发心是这个因,得仁这就是果,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且因果同时。佛常常用莲花来代表因果同时,你看莲花开花的时候,它里面已经结莲子了。莲子是果,花果同时,花代表因,那个果实是果,所以莲花,佛教里常用这个来表法。尤其是净土法门,你看阿弥陀佛都用莲花来接引众生,这是表法,表什么?念佛法门是因果同时。这里讲「犹所云念佛心即是佛」,当下你念一句佛号,这个念佛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那个心是我们的真心,就是佛性,是心是佛,现在你又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怎么能不成佛?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的原理,当下你能念佛,就是作佛,作佛时心就是佛,这就是「欲仁即仁」的意思。这是念佛法门殊胜之处,把儒释道所讲的道理、所讲的境界,融会在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当中,你念这句佛号,孔子讲的所有的道理,你全部都能够贯通,你真正得到孔子所说的圣与仁的境界了。

江谦补注当中,他也讲得很好,这是补充蕅益大师的批注,蕅益大师讲得简单,江谦先生做一个发明。江谦也是了不起的大德,在三十多岁,在学问上面很有成就,在政界也很有成就,是民国年间的人,后来退出政界办教育,也办得很好,办了南京师范学校,这是当时南方第一学府,跟北京大学齐名。弘一大师没出家之前,李叔同,就是在他那里教书的,江谦先生是校长,李叔同先生是老师。后来江谦辞掉了公职回乡,一心就钻入到佛法里面,特别修念佛法门,最后也往生净土,了不起的大德!他也是可以说效法蕅益大师,通儒通佛。

他讲,「仁之量,竖穷横遍,可谓远矣」,这个量是讲它的范围,范围是无限的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竖是时间上讲,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横是空间上讲,遍十方,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是仁的量,它的范围,换句话说,这就是法界全体。仁的体,我们就知道是自性,因为法界全体都是自性所变现的,那仁的本体,仁体就是自性。仁的量就是讲仁的相,就是法界一切万有,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可谓远矣,真的够远的了,包含整个宇宙。「然不出我现前介尔一念之心」,这个介尔是讲极其微细,微细的一个念头,就是刚才我们举出来的《菩萨处胎经》里弥勒菩萨说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这么多念头,那每一念就是介尔一念之心,极其微细。这每一念都现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所以「不出」,「然」就是转折,虽然说仁之量是竖穷横遍,但是没有出我这现前一念,没离开我这现前一念,现前就是当下,当下这个念头,变现出宇宙万有。

「则远近一如也」,所以就不能说远近了。说远,那你说的是整个宇宙,现在科学家用仪器所能够观测到的宇宙,大概是两百亿光年,这是很大一个范围。但实际上不大,宇宙那是无量的,两百亿光年算得了什么?你说这个远,够远的了,实际上近就近在你这当下一念,所以哪有什么远近?远、近是就空间上来讲的,过去、现在、未来是就时间上来讲的,而时空本来就是虚幻的假相,是你那一念执着产生的。你看爱因斯坦用相对论都证实了,他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错觉。错觉就是什么意思?是你的妄想。你看,错对妄,觉对想,错觉就是妄想,这个爱因斯坦都知道。所以这个无量的时空,实际上就是什么?全在你当下一念,就是你那个妄想、那个念头产生的。而念的本体就是自性,念是依自性之体而出现。所以妄想,佛法叫识,识跟性是一不是二,所以整个宇宙叫「唯心所现」,心就是性,唯心所现,又是「唯识所变」,性和识是一不是二。

「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偈曰」,幽溪大师是蕅益大师同时代人,明朝末年,他是蕅益大师的师叔,他的剃度师的师兄弟,也是净土宗里面的一位大德。他作了一篇《阿弥陀经圆中钞》,这是跟莲池大师,就是净土宗第八祖《阿弥陀经疏钞》,和蕅益大师所作的《阿弥陀经要解》,三部合称《阿弥陀经》三大注,就是《圆中钞》,那都是开悟见性的、念佛一心不乱的这种大德。那么他也作了一部《净土生无生论》,里面有一首偈子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个偈子讲法界圆融体,法界圆融体是什么?就是自性,体是本体,法界从哪来的?自性所变现的,所以这个法界圆融体就是自性。为什么叫圆融?因为它没有障碍。《华严经》里面讲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叫圆融。为什么没有障碍?因为一切境界都是假相、空相,它不是实有的,都是念头所变现的,所以当然互相之间能够圆融无碍。如果实有,那就有碍。实际上只要我们有执着,那就产生障碍;没有执着,一切无碍。这个自性,「作我一念心」,以自性为体,现在作一念心,这个心是念头,这一念是从自性所生的,它不离自性。作一念心的时候,要知道它就现境界,刚才讲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每一念都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一念都现法界,但是这一念都是依自性而起的,体就是自性。

那现在作这一念心,作什么心?如果你是一念贪心,那所现的是饿鬼法界;一念心是瞋恚,所现的是地狱法界;一念心是愚痴、颠倒、迷惑,那就现的是畜生法界;一念心是五戒十善、是伦常道德,现的是人法界;一念心要是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就是现天法界。我们讲的十法界,都不离开你这一念心,看你是什么念,就现什么法界。你念仁,那就是仁法界现前,就是斯仁至矣。念仁最殊胜的就是念佛。四圣法界都可以说是仁的法界,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都是仁,但是最高的就是佛。所以「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我现在这个念就念阿弥陀佛,我念佛,而且念这个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阿弥陀佛,殊胜当中最殊胜的。我这一念念佛,这一念所现的法界全体都是佛法界,就是极乐世界,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你一念佛,阿弥陀佛所现的极乐世界。所以知道这个道理,怎么能够停下来不念佛?念念不能间断,这就是「斯仁至矣」。

下面江谦先生又说,「自私自利者,皆自暴自弃者也」。自私自利是凡人,凡人他不明白事实真相,不知道整个法界都是我这一念心所变现,哪里是有自他的分别?如果在这一念现的境界当中,你分自、分他,你搞自私自利,这是愚痴颠倒。你要损人利己,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给自己,你贪,你要真明白这整个宇宙都是你的,你贪个什么?全是你的,你不要也是你的,那何必要贪?何必要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叫自暴自弃,那自己自甘堕落。真正明白的人,绝不会自私自利了,知道利人就是利己,因为自己跟别人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自己就是天下,自己就是宇宙,真正的自己是法身,整个宇宙就是自己的身。可惜我们凡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那些自私自利的恶念来,冤枉。造作了这些恶业,产生这些恶念,它也现境界,就现出了苦境界来,冤枉受苦。

「是故如来于明星出时,初成正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但以颠倒妄想,不自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道种智,自得现前。明星日也。众生佛性,蔽于妄想,如日在云,云开而日光遍照矣。」正因为一切众生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整个宇宙就是我一念心所变现的,这个相、这个真相他不了解,所以冤枉造业受报。佛为什么来这世间?就是为了把真相告诉我们,这就是大事因缘,佛出现于世,示现成佛,他在明星出时,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他发誓一定要成正觉才能起座。结果一天晚上,夜睹明星就大彻大悟。为什么大彻大悟?他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就大彻大悟,就成正觉了。成正觉以后,就是成佛了。成佛之后,他感叹,说奇哉!太奇妙了!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性,但以颠倒妄想不能自证。

其实每一个众生跟如来一模一样,如来有这个智慧,他也有;如来的德能,他也有。但我们现在确实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自己有颠倒妄想,就不自证得,证是证明,不能证明自己有。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有,它还是有,我们还是有如来的智慧德性,只是自己看不到,得不到受用,就是如来智慧德性被埋没住了。这一段话是出自于《华严经》的第三十七品「如来出现品」,告诉我们,如来为什么要出世,教导我们什么。只要众生远离妄想,这个妄想包括妄想、分别、执着,离开妄想了,分别执着当然也离开了,分别执着就是更重的妄想。

「则无师智、道种智,自得现前」,无师智和道种智都是我们自性当中本有的智慧,如来智慧。无师智是你不用去学的,不像我们现在在学校里跟老师学,学来的不是智能,是知识。为什么?智慧本有的,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些障碍,这个智慧就现前,不是谁教你的,不是学来的,自性中本具的。道种智也是,在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自然就生起智慧,知道如何应对,这就是道种智。无师智是根本智,道种智是后得智。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些智慧统统自得现前。所以那一天就是明星日,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他悟道了,那一天他成佛了,那一天他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就成佛了,那一天就叫明星日。到哪一天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那一天也成佛了,那一天也是明星日。所以明星是表法,表示我们开悟了。

所以「众生佛性,蔽于妄想」,我们自己本有的佛性被妄想给障蔽住了。「如日在云」,就像太阳在云里头,我们现在看不到太阳,不是说太阳没有,太阳还有,只是被云彩挡住了,那个云彩很厚,把阳光全部遮挡。太阳代表自性,阳光代表性德,这些云彩挡住了,云彩代表妄想分别执着,把这些性德全部障住,性德不能现前,不起作用。所以我们现在很可怜,本来有如来智慧,现在变得愚痴迷惑;本来有如来的德能,现在变得一无所能;本来有如来的相好,现在变得可怜兮兮,照到镜子,自己都不愿意看,这是可怜悯者。所以如来为什么出现于世,就是为了启发觉悟我们,让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回归自性,这就是「云开而日光遍照矣」。那个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云彩就打开,日光就遍照了。

这是为我们说明「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深刻义理,真的,学大乘佛法才能明了得透彻。而能够念佛,才能真正实现这个境界。念佛时,就是成佛时,就是你念阿弥陀佛专心念,你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被一句佛号取代了,这个方法妙!成就快速而殊胜,所以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同赞这个法门。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把这个道理讲得最清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读这一篇《要解》。我自己也很喜欢《要解》,我也讲过《阿弥陀经》,是在讲《中峰三时系念》的时候,我就是用蕅益大师《要解》,也是复讲我们恩师的,那个味道非常浓,真的叫无上醍醐。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论语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先进第十一

乡党第十

子罕第九

泰伯第八

上面是“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