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解释翻译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这一章是孔子对于颜回的赞叹。根据雪公《论语讲要》,他引用的何晏的《集解》,这是三国时代何晏他写的《论语集解》。《集解》里面说,「颜渊解,故语之而不惰。余人不解,故有惰语之时。」根据何晏的意思,讲到颜回,就是颜渊,对于老师的教诲一听就能够理解。他很有悟性,而且又很好学,听得又很专注,所以一听就明白。所以孔老夫子跟他讲话,『语之』就是跟颜回讲,『而不惰』。,这个「惰」,根据古注讲,是不厌倦。孔老夫子对颜回是教之不厌,为什么?他很有悟性,老师讲的他都能够明白,都能够吸收,而且一吸收了之后,立刻就把它付诸于自己的行为,真正是不违如愚,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真干,这个是好学生。「余人不解」,这是讲颜回之外的其它的弟子,对于老师所教导的就不是完全能够理解,或者是理解了之后,不能够付诸于行动,不能依教奉行。不能付诸于行动,也就说明他还没有理解,因为理解了之后,肯定会照做,会不打折扣的。他还不能真干,说明他还是不解。那怎么办?只能够多听。

我们现在学习圣贤教育,可以说比古人有福,为什么?有光盘,你听一遍听不明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听到明白为止,这个就是比古人有福了。你要做孔老夫子的弟子,孔老夫子给你说一遍,你要是不明白,他不会给你再说。所以「故有惰语之时」,惰语就是他不跟你讲,用我们俗话来讲,就是「懒得跟你再说了」。夫子教导人强调悟性,你要举一会反三,「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那孔子不教你了。不教你,其实也是在教你,这是逼着你下次得认真听。像我们师父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当时他教人学经教,要求很严格,要求你必须听讲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不能走神。你一走神了,有些东西听不明白了,下课之后再去问他,根据我们恩师讲,他会怎么样?把你打一顿,、骂一顿,还不跟你讲。因为如果是把你打一顿、骂一顿就给你讲了,你下次还会想到,最多就是挨一顿打、挨一顿骂而已,还能够把它补出来。还是不给你讲!,你就没有退路了,只能全神贯注的听,这个方法是什么?真正对关门弟子要求,特殊的、严格的教学方法,逼着你认真学习。

我们想到颜回是从来不会挨老师打的,也不会挨老师骂的,因为他什么?他本身就是很好学,学得很专注,所以老师讲的这些道理他一听就明白。他对于老师是有十分的恭敬心,你看看我们前面看到颜回赞叹他的老师,说他老师这种道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没有听到其它的弟子像颜回这样的来赞叹老师,这种赞叹是出自于真诚心发出来的。因为他真正感受到老师那种道行高深,对老师发自内心由衷的敬佩,这才能讲出这样赞叹老师的话,可见他对于老师是十分的恭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我们对老师恭敬心不足,换句话说,老师讲的道理,我们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颜回他得道的秘诀就在于尊师重道,这是关键。他能尊师重道,自然就师资道合,跟老师真的心心相印。所以老师对他是「语之而不惰」,教导他那是不疲不厌,非常乐意去教导,不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和盘托出来给他,对不起他,他太好学了!不是老师对他偏心,是他自己有十足的诚敬。

其它弟子就没有像他那样,所以对老师他有不解的时候,很多。你看子贡就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就说,夫子讲到本性的道理,、天道的道理,、宇宙的本体,这些深奥的道理,不可得而闻,就听不明白了。在陈蔡绝粮的时候,夫子一行饿了七天,最后子路、子贡两个人都受不了,都向夫子质问,说夫子之道是太高深了吧,能不能降低点?世人都不能够接受了,你看我们推行圣贤之道,到现在都快饿死了,你看,对老师就是不理解。只有颜回他能理解老师,他说什么?世人不理解夫子之道,那是世人的问题,不是夫子的问题。世人不理解、不接受,这更说明夫子之道之高深。所以夫子听了之后很安慰,「知我者回也」,所以颜回跟老师心心相印。

下面我们又看《雪公讲要》里面,是雪公的评论,「颜回闻一知十,听孔子讲话,不违如愚,所以孔子教颜子,愈教愈有兴趣,不感觉厌倦」。这是雪公的评语。颜回是闻一知十,听到夫子讲一点,他立刻就悟入。这个十也代表圆满,他一悟一切悟,悟性极高,你不用再说下面的了,他全懂。子贡他评论颜回是闻一知十,说自己是闻一知二,他不如颜回。他之所以闻一知十,正因为他听孔子讲话「不违如愚」。「不违如愚」,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不违如愚的批注,那真是百分之百落实。正因为他能够真干,所以他悟性不断的在提高。学圣学贤是解行并重,解帮助我们行,行帮助我们解。,你能够解一分,一定要去行一分。如果你不肯去落实到你的行动,你不去做,那这个解也就卡在那里了。你要真正去照做,、去落实,又促进你、提升你的解门。解帮助行,行帮助解,相辅相成,颜子真正上路了。

所以我们学习圣道关键在于什么?你要真干,听明白一句,你得去做一句。你要听明白了不肯做,那实际上就障碍了你更深入的明白,你所明白的也就局限在那里了,你不会再进步。《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我们光是求解,不去力行,学文就是求解,不力行,那就变得愈来愈浮华了,离道就反而愈远。像颜子这样不违如愚,愚就是看起来好像笨笨的,也不说话,听了就照做,老实真干,这一种人他悟性是最高的。所以夫子最喜欢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好老师不会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好高骛远的人,是喜欢那个老老实实、非常听话的这些学生。所以对于这样的好学生,孔子教他愈教愈有兴趣,一点不感觉到得疲倦,不惰,不惰是他不会厌倦。

我们跟老师学习,关键是自己。老师的教诲对学生们都是平等的,就像天降雨一样,降下这些甘露滋润大地的花草树木,平等的滋润它们,但是花草树木所吸收的这些水分各自就不同了,你看小草它吸收的水分就少,一棵大树它吸收的水分就大,、就多。吸收水分多少,不是因为天降雨有不平均,给这大树多下点雨,给那小草少下点雨,不是这样,平等下雨的,只是各人根器不一样。这个根器是怎么样子的?就是对老师的诚敬心不一样,所以各人进步就不同。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后一念而方领解,即是惰。先一念而预相迎,亦是惰。如空谷受声,干土受润,大海受雨,明镜受像。随语随纳,不将不迎,方是不惰。」。蕅益大师讲这个惰,跟古注所说的不一样,古注把这个惰解释为夫子的惰,夫子对颜回这样的好学生那是不会厌倦的教学。蕅益大师讲这个惰是指颜回,在学生这个角度讲。这个我们想想也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夫子做为老师他是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他不会厌倦,不管教谁都不会厌倦。所以这个惰讲颜回应该是更适合,蕅益大师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说我们做学生的如何去领受老师的教导。这种教导不是只是学知识,而是学道,学道关键在于什么?你能够悟入。学习,这里讲到的方法,是教我们安住于当念,就是我们在听讲的时候,不要自己妄自思惟,也不要预先在那里思考,听的时候专注在当下这一念,听懂了就懂了,听不懂了你就随它去,不要去执着刚才所听到的那些音声、语言、文字。

这里蕅益大师讲,「后一念而方领解,即是惰」,后一念是什么?老师教给你了,你当下没听懂,然后一直在寻思,刚才老师讲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你这一寻思,用的是第六意识,把老师教的这些道理完全就变成你自己意识心里面的分别执着,那老师真正的意思你懂不懂?你不懂,正是被你自己的分别执着给障碍住了,那就叫惰。所以这个惰,意思很深,要随时随地安住在当念,不要思惟过去那一念,过去心不可得,不要去留住那一念,让它走,集中精神听当下老师的教诲,要直下领会,不是事后再去把它想出来。想出来那个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老师的意思。

我曾经就问过我们恩师,因为恩师常讲,佛在经里讲的这些意思,是不是真有什么意思?不是,没有意思,佛的心是空寂的。,叫做什么?应你的众生的祈请来回答的。就像叩钟一样,你叩它,它才鸣,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它不会你不叩它,它自己鸣,那个不会的。所以他有没有意思?他没有意思,你问他,他就跟你讲,讲得很精彩、很圆满,你都听明白了,他自己始终没有意思。像夫子讲的「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告诉你两端包括善恶、是非,一讲出来肯定有两端,讲得很明白,自己还是空空如也。所以,老师是没有意思的。我就问恩师,师父你讲经典,我们听您讲,每个人听的意思都不一样,领会也不一样。听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甲说师父应该是这个意思,乙说不对,师父是那个意思,每个人听了他都有一个意思,那怎么回事?恩师说,这全不是我的意思。我就问,那是不是您没有意思?他说没错,我没有意思,你听到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所以应该怎么听?听什么就认认真真的听,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去思考,不要分别执着,直下领受,懂了就懂了,不懂由它去,这你才能够解圣贤、师长的真实义。真实义是空空如也,就是让你放下分别执着而已。你放下了,你就跟他境界相平等,其实哪有什么意思?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教我们学习的方法,就是安住当念。后一念去领会、去理解的那个意思产生了,是你自己的意思,那叫惰,惰于学。「先一念而预相迎,亦是惰」,老师还没有讲到那,你自己就自己产生一个意思,那也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那个经典里面的意思,经典里面也没有意思。所以不要去回味,也不要相迎,相迎是还没讲到那,你就预先在那里思考,不需要。学道跟学世间知识、学问不一样,学世间知识你可以预先准备,去预习,听完课之后回去复习,这都可以,那是学知识,你能记得住。学道,这个方法用不上,学道就是让你锻炼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听课也是修行,安住在当念,这叫不惰。

底下举四个比喻,让我们能够领会,「如空谷受声」,自己的心要像空谷一样,那个山谷是空的,所以有人在那里大叫一声,它有回声。老师的教导就好像声音传到空谷里头,你立刻得到回响,这叫感应道交。「干土受润」,土地很干了,一下雨它就大量的吸收水分,全部吸收。你能够做到不回味、不将迎,安住当下,你就能够全面吸收,百分之百、圆满的、原汁原味的吸收营养。你要一回味,你所吸收的是经过你自己分别执着加工扭曲之后的,那个就不是原汁原味了。「大海受雨」,大海广阔,下了雨全部都下到海里头,一滴都不会漏走,也是比喻这个意思。「明镜受像」,像镜子,一个物体、一个人走过镜子前面,镜子能够照得清清楚楚,当下、瞬间照得圆圆满满。不会说这个人来了,我先把头照出来,然后把两只手照出来,再把身体照出来,两条腿再照出来,没有先后的。如果有先后,那就有前念、有后念,它是当下全部完完整整照出来。这明镜受像,同时全部、圆满的接受,这个要诀就在于你听的时候不动念头,你就能够圆满吸收。专注的听,你听得很清楚,你不打瞌睡,不开小差,不走神,不胡思乱想,就是听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样,你就全面吸收。

所以「随语随纳,不将不迎」,随着你的老师的语言,随时他讲出来,「随纳」,纳就是接纳。老师没讲之前我们不将迎,没有什么预期的想法,老师讲完之后也不必回味,这叫不惰,这是学道的要诀。那你问了,那我这么听,听不明白怎么办?我非得想,我不想我不能明白。这个事情你不能想,听不明白再听一次。现在我都说比古人有福报,你拿光盘再听一次,第二次听不明白,第三次,第三次不明白,十次、百次。夫子讲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听明白的,你十次总能听明白;人家十次才能听明白的,你一百次总也能听明白,一百次不行,还有一千次。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千次你肯定明白。千万不能够去想,一想,你就真的永远不明白了,这是要领。这一想就是障碍自己的悟性,悟性是不动念头的时候,它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我们读书也是这样,读书叫随文入观。听讲,随语随纳,纳是吸收,悟入,这叫做会听会看。我们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听、不会看,学了老半天,他只记忆得多了,知识多了,悟性少了,学的都是知识,所以成为一个什么?美其名曰儒学家、佛学家。实际上,道的门都没入,不是真学儒的,不是真学佛的。颜回这种方法,夫子最为赞叹,所以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只有回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论语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微子第十八

为政第二

阳货第十七

学而第一

上面是“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