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解释翻译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后生』就是指二十岁以前的年轻人,真正是风华正茂,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所以称『可畏』。「可畏」,就是让我们不可以轻视他们,他们会很了不起的。『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意思是说,后生的前途不可限量。「焉知」,就是怎么知道他将来不如我们呢?「来者」,就是这些后生将来会成为很有成就的人。「今」就是指,根据《皇疏》,这是南北朝皇侃的注疏,《皇疏》以为,「今,谓我今师徒」,「今」是讲孔子自己说我们这些师徒,包括自己在内,包括弟子们。可能现在的后生,二十岁之前发心学习,立志求道,将来成就会高过我们。也有的批注说,这个今,像「邢疏、朱子,皆作『我今』」。邢是邢昺,北宋的经学家,这是他的注疏,还有朱子朱熹《四书集注》里面讲到,这个今是指「我今」,就是专指孔子而言。根据雪公的意思,用后生来跟孔子相比,这比较难讲,所以雪公比较倾向于《皇疏》的解释,是讲「今」是当作孔子师徒,这样比较好。所以我们讲这个话,用白话来讲就是说,怎么知道后生将来不如我们师徒呢?就是这个意思。
底下一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说人如果到了四十岁,或者到了五十岁,他的学问、事业、德行还是没有什么成就的话,「无闻」,闻就是别人都知道,那一定是成就了,别人才知道。如果别人都不知道,你没有成就,「斯亦不足畏也已」,这样他也就不足畏了,就不是那么可畏了,不如后生可畏。
夫子讲这几句话,一个是教我们不要轻视那些年轻人,见到年轻好学的,我们应该多加重视、多加以培养,希望他们将来有大成就,希望他们超过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希望下一代比我们这一代要超过,这我们教学才叫有成就。如果我们教下面一代不如我们这一代,那是没成就,这是教学失败了。所以对于后生要多加栽培,不能够轻视,更不能嫉妒。要嫉妒,那自己是造很重的罪业,为什么?圣贤之道就断在自己手里了。你不希望下一代超过自己,那等于说圣贤之道到你这儿就停止了,那这是很重的罪业。孟子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法脉的传承,假如说法脉到我这儿就断了,那我就是大不孝,对祖宗、对圣贤大不孝。
所以这是鼓励我们要重视栽培后生,同时也是在勉励,孔子在这里勉励后生要及时努力,要认真求学,把握好光阴,不能够把少年大好光阴给空过了。少年时期记性好,悟性也好,为什么会悟性好?你心清净,受的污染少,涉世未深,受的污染就少,所以他这个年纪学习是黄金时代,只要好学,只要认真肯干,就容易成功。我们看到夫子本人,「十五有志于学」,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三十而立」,三十岁毕业了,学成功了,三十岁就成圣人了。佛门的祖师大德里面也是一样,很多都是二十多岁大彻大悟,做祖师了。你看六祖惠能大师他开悟,二十四岁。蕅益大师,批注这个《论语》的蕅益大师,明末清初的人,他开悟的时候,也是二十四岁。我们做中峰三时系念,每天晚上做的,中峰国师,元朝时候的人,开悟是二十七岁。释迦牟尼佛也是,他见性开悟三十岁,都是很年轻,把握好光阴,就学成功了。
我记得我十九岁开始接触我们恩师的经教,后来到美国留学,刚刚读完硕士的时候,开始读博士,二十四岁的时候,在达拉斯恩师的道场拜见恩师。老人家见到这年轻人挺好学的,也很欢喜,看见我对于老人家也很尊敬,见面就顶礼三拜,他就笑眯眯咪咪的问我,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我就一一回答:我是从广州来,来这儿读书的,今年二十四岁了。哦,他说你是广东人,二十四岁,当年六祖惠能大师也是广东人,他开悟也是二十四岁。我这一听,心里也就挺惭愧的,人家二十四岁就成六祖了,接了衣钵,我们这二十四岁还是迷惑颠倒。老人家当时很慈悲,勉励我认真学佛,我当时向恩师发了九条孝愿,我写下来,读给老人家听。老人家很鼓励我,说你要落实这九条孝愿,必须认真学习圣贤教育。然后送给我一套《华严经》,精装本五册,这么厚,五册,让我以后好好学习。所以回忆当时这是二十四岁,我现在已经三十七了,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什么成就,心里非常的惭愧。真的,如果早一点觉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圣教上来,那到现在可能已经成就了。那时候还在继续攻读博士,走世间的道路,工作,当然这也是自己的因缘,自己福报还不够,还要酬业。工作也是酬业,你欠着社会、欠着人民的,你就得工作。所以这十多年,也就晃晃悠悠过去了。
直到二00六年底,那是三十三岁,三十四了,十年过去,觉悟了,把工作辞掉了、放下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圣贤教育当中。这三年半,不到四年的时间学习,自己也感觉到有进步,比以前进步要快很多。人家见了面说,没想到你进步得这么快,听你讲课跟几年前讲课完全不一样了。他这么一说,我才回头想想,是,是有点进步,他不说还没有去想这个问题。进步从哪来?没别的,就是恩师常讲的,放下。你放下一分,你就进步一分,就看你肯不肯放下,道路都已经给你指得清清楚楚,你肯不肯走?我们还算老实听话,老人家的教诲,他鼓励我应该全职投入到学习和弘扬圣教上来。我这个听话,把工作辞掉,放下了身外之物,身外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把它放下,真能对圣教的领悟力,就发现增强了,自己在力行上一年比一年在进步。这是感恩恩师的教导,圣贤佛菩萨的加持。
想想自己马上奔四十了,这是孔老夫子讲的,「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人生已过一半,以前二十多岁的时候不觉得,觉得光阴还是挺多的,现在转眼人到中年了。过去听到「中年」两个字好像挺遥远的,不知不觉自己就是了。再过二、三年,四十岁就来了,再一忽悠恐怕五十岁都到了,这还要是不成就,这一生恐怕就空过了!所以老人家昨天讲经又说到,只要你认真的去做,认真去干,十年你能成就。他举出两位,一位在东北的刘素云居士,一位是在四川还没有见到的,这两人就用十年时间成功了。只要我们好好把握时光,认真努力的依教奉行,十年就能成就。人生没有几个十年,要干就得赶紧,现在抓紧。
但是李炳老在《讲要》当中又提到,到了中年,学习能力是在递减,这是人生的一个规律,一般人是这样。但是也不代表我们四十、五十以后的人要学习就不会成就,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学起来可能比二十、三十稍微困难一点,这是肯定的。因为体力衰一点了,记性差一些了,脑子里妄念多一些了,但是只要你真肯干,还是能成功。孔老夫子他就曾经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夫子到老年还是这样好学。「发愤忘食」就是废寝忘餐,努力精进,。「乐以忘忧」,学得很快乐,没有忧恼,也不会担忧自己,四十、五十了,年纪大了,忧虑自己学不好了,没有这个忧虑。也不会忧虑,我这习气毛病很多,放不下,不要忧虑那些,一味的去学,一味的去做,不要管那些烦恼习气,把烦恼习气也就忘掉,不要让它现行,不要让它起作用,你就成功了。你看,「不知老之将至」,那时候,你就没有老了,你学成功了。特别是净土法门,那是什么?我们恩师讲的,让你不病、不老、不死的法门,不仅不知老之将至,你也不知死之将至,你不会有死了。身命到头了,阿弥陀佛接你,你活着去,不是死着去的,这是不死的法门。
孔子、圣人给我们示现的,都是一生好学,没有间断的学习,我们更应该努力。说老实话,只要努力,不管你年纪有多大,恩师讲的,你哪怕现在是六十岁的人,你可能还有十年寿命,现在世界平均年龄是七十岁,你就还有十年,你认真学,你一样能成就的。刘素云老师她就是五十五岁开始学,学了十年,现在学成就了,老人家给她鉴定。她怎么学?她的要领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八个字。年纪大了,不可以学杂,一学杂了,心力也用不上,耗费精神,反而样样都学不好,一定要学一门。刘素云居士就是一门深入听《无量寿经》,她听了十年,听成就了。听《无量寿经》,每天十个小时,实在忙的时候,最起码一天也是四个小时,听我们恩师老人家的《无量寿经》,这是早期讲的。她是什么?一片光盘重复,一天就听一个光盘听十次,一个光盘一小时,听十次。因为记性不够好,重复听可以弥补。现在有光盘,真的学起来的时候,方便很多。所以这些善知识给我们示现的榜样,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她五十五岁开始学,我现在三十七岁学不晚,四十岁学也不晚,现在就开始,要领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她能够学成功,我们为什么学不成功?我们不会亚于她,要有信心,要有决心,而且抓住这个原则,一定要专,不能杂。
现在我终于悟明白这个道理了,我辞了职以后跟着老人家学,扎根,当然学的这些经典主要是扎根类的,但是还是杂了。你看我这儒释道这些经典、专题,我自己讲的,我是通过讲来学习,教学相长,讲就讲了一百多个专题了,包括《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五种遗规》、「四书」,这是儒家的;道家的《感应篇》、《阴骘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了凡四训》,等等;佛家的《十善业道经》、《地藏经》、《阿弥陀经》、《中峰三时系念》、《佛说盂兰盆经》,经典讲得太多了,现在得归口了,讲了一千三百个小时。现在发现假如这一千三百小时,全用在一部经上,那成就肯定比现在要大。
所以我现在也下定决心,「四书」,因为是老人家叫我讲的,我要至少《论语》得交个差,到年底之前把《论语》讲完,《孟子》和《中庸》,我向恩师已经请假了,我说等我开悟了,我再继续讲,现在我先暂停,请个假,剩下时间专修一部《无量寿经》,希望用十年的工夫专修、专念、专讲。我是希望把恩师老人家十次讲解《无量寿经》的这些讲记进行一个会集,这十年把这桩事情做下来。《无量寿经》是会集本,恩师老人家也讲过十次,也需要有个会集,我就希望,既然我是专职做这一行的,读书、文字这方面能力还算可以,那我就应该好好把这件事情做好,希望这十年能真有成就,不能再亏待自己了。老人家听了我这个愿也很高兴,还补充一句,说你会集好之后,还要把它翻译成英文。我说好,「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就干,希望恩师老人家多加持,佛菩萨加被,希望能满愿。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对这章《论语》的批注,说,「今日立志,后来满其所期,所以可畏」。后生可畏,年轻人为什么可畏?为什么不容忽视?因为他能立志。今天你能够立志,志一立,人就有动力,人的这种精神它就提起来,能专注在你的志向上,后来一定能够满愿。「满其所期」,期就是期望,你的期望一定能实现,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就怕你没有志。即使你现在已不是后生了,你可能已经是中年人了,甚至是老年人了,到七十岁的人,这样修能不能成就?一样能成就,只要你有坚定的志向。最怕你自己没有志向,觉得我不行了,你觉得我不行了,那真的就不行了,你心想事成。你想到成,就能成;想到不成,那就是不成,取决于你这个心念。
底下又讲,「四十五十而不闻道,不能酬今所立之志,则越老越不如后生矣」。就是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不闻道,那真的很可怜,人生过了一半,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还不明了,这不仅可怜,也是可悲,真叫可怜悯者。不闻道也包括什么?接触了圣贤教诲了,但是并不能够生起真正的信解,这也属于不闻道。这样的人有不少,你说听经,天天也在听,听了十年、二十年的都有,但是是不是他悟入了?怎么看他是不是悟入?看他是不是真有力行了,是不是做到。如果没做到,那没悟入,没解,再说句老实话,没信。
所以你看我们恩师跟我们常讲的一个例子,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在我们恩师出家受戒以后回来看老师的时候,李炳老指着我们恩师,他还没进门就指着他大声叫:「你要信佛!你要信佛!」真是让我们恩师听得有点胡涂了,怎么我还不信佛?不信佛我能出家吗?我能去受戒吗?我还教佛学院,怎么不信佛?这时候李炳老让我们师父坐下来跟他解释说,有很多出家了几十年了、一辈子的老和尚,到最后还不信佛。这时候我们恩师明白了,原来老师叫他信佛,意思是对佛的教诲你要真正做到,你才叫信佛;你没做到,就说明你还没信。信了你肯定做到,那叫真信,这个是「闻道」。所以「四十五十而不闻道,不能酬今所立之志」,不能够圆满我们当初所立下的志向,那就「越老越不如后生」了,年纪愈大,那就真的是愈可悲了。这些话,我读起来,都好像根根针刺自己的心一样,确实让我们惕然警醒,不敢再因循放任,真要认真去干,时光不留人,不待人。对于年轻人,我们也要多提醒这个,年轻人也不可以觉得自己还年轻,以后时光很多,这一忽悠就十年、二十年过去,时光太快,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要以为你总是二十岁,时间就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跑得最快。
下面又说,「大凡学道之人,只是不负初心所期,便为大妙,故不必胜今,只须如今,便可畏耳」。「大凡学道之人」,就是凡是真正学道的人,希望成圣成贤的人,他功夫得力之处,就在于他「不负初心所期」,初心是初发心,最初的立志,人最初立志的时候都是很真诚的。我回思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接触佛法,那时候就发了个愿,我要做大护法人。那个心是发得挺真诚的,虽然还不知道什么叫护法人,但是就发了这个心。那时候读经修学也挺认真的,每天读《地藏经》,在家里读的时候都跪着读,感觉到消业障,每次读完之后,全身汗湿透。《地藏经》三卷,每读一卷得换一套衣服,三卷下来就三套衣服湿透,这好像比跑两千米还厉害。这是什么?这是排毒,身体有很多毒素,通过汗排出来。读完之后觉得全身很舒服,那时候真的是感觉到挺真诚。
人往往就是有惰性,一开始真诚,慢慢就开始放逸了、松懈了。所以有一句俏皮话讲,「学佛一年,佛在心间;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这也是不少人的写照。幸好我们还算幸运,接触到我们恩师的经教,天天能够听经,还不至于佛化云烟,佛还算是留在心间。不过有时候常常毛病习气起现行,佛也就不在心间了,。一天到晚想想,佛不在心间的时候多,在心间的时候少,这是什么?烦恼习气多,往往是学着学着会忘记自己初发心。特别是有境界来考验的时候,往往会起烦恼。烦恼包括贪瞋痴慢疑,这都是烦恼。境界诱惑是什么?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来诱惑,我们就起贪瞋痴慢疑,初发心也就忘掉了。所以人能保持初发心,这就是大妙。这个妙是什么?殊胜的妙用,我们功夫能够得力。
所以人发愿很重要,每个人,我相信真正求学的都有发过愿。这个愿文最好把它写下来,时常拿出来读一读,警醒警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发心,忘记当时发的愿,这就是进步。我在一九九七年,二十四岁那一年,发了这个九条孝愿,我母亲告诉我,你要护持你的愿,就得时时复习。所以我基本上每到,像父母的生日,我自己的生日,到一些节日,像春节、中秋这些大的节日的时候,都要拿出来跪在佛菩萨面前认真读诵。每读诵一遍就是提醒自己,不敢忘记自己初发的愿,这是大妙。
所以「不必胜今,只须如今」,今,是指你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开始学习圣教的时候,你发了愿,你只要能够保持它,「只须如今」,你保持这个初发心,你就有成就,不须需要胜今,也不需要胜。为什么?因为当初发的愿是真诚的,真诚的时候,那是性德流露,你的愿是自性中流出来的,你也胜不过。你要想去胜,已经把自性给堵住了,所以你就不能胜它。所以只须保持这一分真诚的发愿,「只须如今,便可畏耳」。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初发心即成正觉」,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初发心的,那都是很真诚的,菩萨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发的时候是很真诚。你只要保持这个初发心,一直保持下去,你就能成正觉,你就成佛,初发心成佛有余。问题就是在于我们不能保持,刚开始发的是很真诚,过两天就开始懈怠,慢慢就没了。所以常常要温故而知新,就是温习你原来的发的愿,知新就是你才能进步。
所以这个今,蕅益大师讲的就跟古注不一样。古注把这今,刚才讲到的是,像《皇疏》,皇侃讲的,今是当作我们师徒,孔子师徒来讲,但是蕅益大师这个今当作今日,这个今日就是讲你初发心之日,这个也讲得很妙。反正《论语》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能讲出一番道理,这就能够令人接受。蕅益大师这个道理、见地确实高于古注。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