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翻译
这一章跟「雍也篇」里面的一章是完全相同,唯一就是在「雍也篇」里面多了个「君子」。「雍也第六」里面第二十七章,前面我们讲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多了个「君子」。根据古注讲的,如果是没有君子这两个字,就譬如说本章,没有君子,那这是孔子对弟子讲的;如果是有君子,这就是说明这是君子的德行,应该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习,所以基本是相同。因为前面讲过,我们这里略略提一下,复习复习。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两句很重要,如果不重要,不可能在《论语》里面连续出现两次,重复的说明是重要的,让我们反复的熏习。这是讲我们治学怎么学习,怎么能够成圣成贤。「博学」是讲你能够多读书,学问主要是载在这个书籍里头,文以载道,所以学文主要是多读书。书,最重要的,读完一本再一本,「此未终,彼勿起」。学习这些不同的科目,也是学完一科再一科,不能够同时兼两门以上,所谓要一门深入。这样一门学完了再一门,愈学愈多,这叫博学。这学的方法也很重要。所以现在这个学校里面的教书,有点这方面问题。
你看小学生,本来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小学学的科目就很多,小学生背的书包,那里头装的书就很多、很重。一来又重又苦,二来这些学业繁重,三来他学的效果、效率并不高。你看,他刚听完语文课一个小时,还没有消化,第二堂数学课,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是英文课。这一天六、七堂课下来,脑子就像浆糊一样,胡里胡涂的,没什么能够消化,这样的学很难有效果。所以学,最好是什么?学完一门,再一门。所以,我们恩师提倡教育应该做一点调整。怎么学?譬如说六年你要学六科,那一般现在是循序渐进,一年里面我六科一起学,慢慢的升级,到六年级都是保持这么多科目。那不如什么?我这六门,我一年级就光学一门,譬如说学语文,学通了,全副精力摆在这一门上;然后上了二年级,就专学数学,按照那个课时应该给多少,我们就一个时期只学一门,六年下来,你看看,他应该学得更好。所以看看能不能有这个实验学校,能够用这样的一种新的方法。这就是古圣先贤提倡的,《三字经》里面讲的,「教之道,贵以专」,即使是博学,也是要用专,「此未终,彼勿起」,《弟子规》上讲这样的方法。
「约之以礼」,这个礼它是道德仁义所依止的,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这是《曲礼》上讲的。这个礼是六艺之首,所以很重要。「不学礼,无以立」,就是你不懂社会人情,那你所学的往往都不能够有用处,学以致用,你不能用。为什么?因为不懂礼,所以不能够事事合乎中道。因此夫子教我们要博学,同时还要约之于礼,这就『可以弗畔矣』,畔就是偏的意思,就不会偏了。这里讲的学要博学,但是礼又约,约是简约,简约是专。这是讲行门,礼是行门,文那是解门。学圣学贤,解行并重。解门,你是可以多了解,然后选定一门,就一门深入,你看,我们学道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我自己在恩师的培养下,这四年可以说也比较博学了,我学习儒释道的经典文献,到现在讲了一千三百多小时,有一百多个专题。那我们学,都是一门学完又一门,学得很仔细,也很专。但是到现在这个程度,恩师就让我专在一门上,从今以后,我们把《论语》讲完了,准备专在这《无量寿经》上,其它的可以做为辅助,那是帮助你修这一门,不再搞太多了。前面这属于扎根教育,通过博学之后,知道自己根性了,选择一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希望有所成就。这个成就就是成圣成贤,那佛家讲成圣成贤,至少你能够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能出三界,这才是真正的成就。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