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翻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这章我们看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他讲这个「期月」,这个是指一周年,这个话是孔子他说的。『茍有用我者』,「茍」就是如果、假设,有人聘用他去治国,孔子说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期月而已可也』,这一年就足够了,就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安定和谐。如果三年的话那就有成就,这个成就可以说是,纵然不能得到大同之治,肯定也是小康了。所谓小康,这就像夏商周三代圣君治理之下那个和谐社会,这是古人所说的小康。大同之治,那比小康更加优胜,那是尧舜禹这些圣人,他们治理天下所得到的。
你问大同之治和小康有什么不同?两者都是和谐社会,都能使国家繁荣、社会安定,人民过上幸福日子。但是大同社会里的人觉悟高,我们看《礼记o礼运篇》里面就讲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不光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女,而是将所有天下的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将所有天下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儿女,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大同,每个人都有天下为公的心态。到了小康,这天下为公就没有了。在尧舜禹那个时代,这是王位都是禅让,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的,那叫大同之治。小康只指是什么?家天下,从禹的儿子启开始,进入夏朝,这就变成世袭的了,父传子了,那就不是天下为公。
孔子在这里他没有具体说明『三年有成』,是不是指达到大同之治,但是至少应该是小康。我们讲和谐社会,是应该能够做得到。根据《史记o孔子世家》的记载,这个话是孔子居住在卫国的时候说的。当时卫灵公年纪老了,不想再去理国政,所以就不能用孔子。孔子就觉得很遗憾,他在这里感叹,说了这几句话。如果真正当时有一个诸侯国能够用孔子,就用卫国来讲,三年那也真正达到礼乐兴,孔子是用礼乐来教化民众。
蕅益大师在这里批注说到:「者才不是说真方,卖假药的。」这话讲得很通俗,孔子那是真有实学,他是圣人。他的理想就是能够帮助一个国家,不管哪个国家,当时周朝末年八百诸侯,只要有一个国家能用他,让他能够施展政治的抱负,他能够使这个国家和谐繁荣,他真有这个能力。不是为了想做官,才说这个话。为了想做官那是为名利,那就是买假药的,不是真有实学。孔子是真的,而且他不是为了名利。孔子自己都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将这个名利看得很淡很淡。那他为什么要求一官半职?就是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人。所以没有这样的胸怀和学问,孔子是不会说这样的话。说这个话,也就是告诉这些诸侯们,如果你真想让你自己的国家达到和谐,你应该采纳我的建议。只要有一个诸侯国能够采纳孔子的建议,用孔子了,这一定能够使那个国家和谐。这样做一个试点,那其它的国家也能够效法,这就是和谐世界了。
当时孔子讲的是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和谐世界,能不能做到?一定能做到。因为在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做到。我们看到历史上汤王,商朝开国的皇帝,汤王他最初就是七十里地,他是一个小的诸侯国。这七十里方圆这么一个小地方,他能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诸侯能够归顺他。所谓归顺,就是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文王是西伯侯的时候,这是商末周文王,他以百里而王天下。这个王天下,就是做天下的榜样。别的国家发现没有办法治理,于是就来到文王统辖的地方来观摩,发现这个地方真是人民都非常懂礼,都能够敬让,真和谐,大家就效法。
你看历史上也有记载,有两个小国相争,争土地,争持不下,去找文王、去评理。结果到了文王国境里头,就看到人民都那么样的谦让,这两个国君都觉得很惭愧,于是不想再争了,互相都能够让。还没见到文王,就在他的国境当中被教育过来,这叫王天下。所以当时普天之下所有诸侯国,没有不归顺文王。文王他自己要不要说,我一定要统治天下?他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敦伦尽分而已。他自己能修身,「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做整个国民的榜样、表率,他自己正了,谁敢不正?谁都会正。
所以我们希望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在一个地方搞一个试点,这个试点搞成功了,用礼乐教化百姓,真的使社会和谐了,然后把这个经验向全国、全世界推广,这叫王天下。就像过去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时候,他们建立延安根据地,这是革命根据地。延安当时就治理得非常的好,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可是人民都是幸福快乐。当时也是用礼乐教化,礼是规矩、纪律,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守纪律,人民子弟兵那是守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礼。乐是什么?文艺,文艺的教化。所以当时在延安兴起革命文艺的高潮,大家真的团结一致,延安真的是最好的楷模。所以在其它地方的人,都想来延安投靠共产党。我们讲当时是白区,延安是红区,白区的人纷纷都过来,这民心所向。
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你能够在一个地方搞好了,搞成一个好的试点,然后你就可以复制,向全国推广。全国人民闻风而动,大受鼓舞,把这样一个思想理念,在全国就铺开了。所以共产党当时装备并不精良,可是它有民心,它就能够打天下。那我们现在想想如果能够在现在,还能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什么?搞试点,用礼乐来教化,让人民百姓都懂伦理、守道德、知因果,大公无私,这事实上都用传统文化,把人民能教得好。那么你这个试点搞成功了,你能够向全国来复制,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这试点要搞多久能搞成功?不用很久,这里讲的「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一周年就够了。如果有三年的时间,那就有大成就了,不仅影响全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国家力量推动,这个见效更快。你说能搞得成功吗?一定能。为什么?已经有成功的例子了。像过去在安徽庐江汤池,这样一个小地方,这也是大概方圆百里,小镇。四万八千人口,大家一起学《弟子规》,四个月就见效了。这孔子说一年都太长了,四个月就够了。头两个月培训老师,三十多位老师在那里,对全民开展《弟子规》教学,一定要全民来学,不能够说只是年轻人学,或者只是年老人学,不行,要全民,男女老少一起学。在那里举办敬老爱老的活动,孝亲尊师的活动,评好婆婆、好媳妇,好爸爸、好儿女,用孝道来教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用礼乐。
结果真的两个月的教师培训,实际上老师培训好了,再出去教学才两个月,总共四个月,就发现汤池社会面貌明显改善,人民不再在街上吐痰了,不会再扔垃圾了,都懂得爱护清洁、爱护环境,离婚率、犯罪率明显下降,人们懂得孝养父母。为什么?这些老师们去做好表率,他们入户入乡给老人家洗脚、捶背、剪指甲,演给大众看,让他们的这些儿女们都看到了觉得生惭愧心,自己都没对父母这么孝顺,整个社会面貌就改。另外也有绿色课堂,有音乐老师教大家唱伦理道德的歌曲,两个月就见效。
汤池这文化教育中心,前后就是办三年,你看在全世界有轰动性的影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原来是靠这样来落实的。这个孔老夫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是这样提倡,用礼乐教化。所以真的无怪乎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把《论语》能够学通了,这古圣先贤的道理掌握了,和谐社会叫易如反掌,并不难。人民很好教,只要你懂方法,你去教他,哪能说教不好的?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