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孔子提到的『臧文仲』,这是鲁国的大夫,他叫做臧孙辰。这个人在孔安国批注里面说到,「知贤而不举,是为窃位」。『柳下惠』是一个贤人,「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是贤人而不去推举他,不能荐贤,推荐贤人,这叫『窃位』,这个罪名很重。「窃位」是窃国君之位,也就是他有逆反,要篡位。为什么?知贤不举,就是不想这个国家好,不想这个国君长久的在位,所以你不举贤才就等于窃位的罪。

柳下惠在鲁国是有名的贤人,他姓展,名获,字禽,所以叫展获,也称展禽,惠是他的谥,谥号。根据《论语》后面的「微子篇」,讲到柳下惠在鲁国曾经做过士师,士师就是典狱之官,也就是现在讲的司法的官职。他曾经三次被弹劾,就失去了他的官职,但是他不走。别人劝他到别的国家去,他不愿意去,他说,「我是因为正直,所以被弹劾丢了官职,丢了三次。那我到别的国家我还是这样正直,我还会一样丢官,不如我就不走了,我就在这鲁国」。这是一位贤人。

所以孔子讲臧文仲这个人『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这个「立」就有举荐他的意思。柳下惠是贤人,臧文仲知道,知道他为什么不举荐他?可能原因很多,譬如说因为嫉妒,嫉妒人家的贤,怕柳下惠得了官职之后,自己就不被重用了,这是嫉妒心。第二是自私自利,柳下惠是个忠诚正直的人,刚正不阿,又是做典狱之官,自己干的那些脏事被人家知道,人家不会饶过我,他担心这个。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我不举荐他,不让他上来,保住自己的安全,完全是自私自利的考虑,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没有想到国家百姓。所以孔夫子对他批判得很厉害,说他是窃位者,他是损害国家利益,坑害百姓的人。过去的国君是一国之主,他就是窃位者。当然他没有做出窃位的行为,但是孔子就以窃位者的罪名加在他头上,这是从他的心态上讲。

所以蕅益大师讲,「诛心在一知字」。这个诛心就是批判他的用心,他虽然没有造作窃位的行为,但是他的存心已经构成窃位的罪名。在一个知字,他「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他不知道,那不举荐他,这没有过失。明知人家是贤者而不举荐,这种就是窃位,这就是不忠于国家。所以孔老夫子很厉害,直接就他的心地上去指责、去批判。这当然也是告诫我们,我们对于国家,或者就是小的范围来讲,一个团体,你要对它尽忠,尽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举贤才。不要怕说贤才我举荐了他,将来我不得重用了,那你是考虑自私自利。要把自私自利放下,站在国家利益上考虑,站在一个团体利益上考虑,我来举荐贤才。

注释出处

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相关文章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送李弦殿院赴阙

赠闾丘处士

列传·卷六

列传·卷七十六

上面是“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