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见《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

孔老先生说:君子有三惧:惧天命,惧高官要员,惧圣人所说的话。小人对天命没有认知所以不怕,戏谑高官要员,对圣人所说的话不以为意。

时代不同了。人们对所谓的天命、官民关系和所谓的圣人之言已经有着和2500多年以前全然不同的看法。

其一,过去以为有天命,而今言必称自然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有常,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为君子存,不为小人亡,对普天之下的各国人民一视同仁。自然发展规律,何惧之有?这是愚见。

为此,我亦曾请教了蒋先生。蒋先生认为:所谓君子畏天命,现在可以解释为:君子学习、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所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按照其规律办事;所谓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现在可以解释为:小人不学习、不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所以不可能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按照其规律办事。畏,可以被理解为敬畏和尊重。

其二,过去被叫作大人的高官要员,而今被叫作政府公务员或者人民公仆。中国人民早已翻身当家作主,过去所谓的大人,而今都成了人民的勤务员。人权平等,何大之有?既无大人,狎大人也就不能成立。大人不大,还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这也是愚见。

蒋先生认为:所谓君子畏大人,现在或者可以这样去理解:君子尊重清廉爱民的上级领导干部,敬重老人和长辈;小人狎侮上级领导干部,不敬重老人和长辈。

其三,过去所谓的圣人现在统统不存在了。所谓的圣人曾经被摆上神坛而不复为人。后来又统统被打倒在地,不复为圣。无圣无人,则何来圣人之言?既无圣人之言,则何侮之有?何惧之有?我们还常常听大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统统有过,所以不是圣贤。圣贤非人,所以无过。圣贤非人,所以无言。圣既非人,则何来圣人?既无圣人,则何来圣人之言?既无圣人之言,则何侮之有?何惧之有?这还是愚见。

蒋先生认为:圣人之言还是有的。譬如《论语》所记载的就可以说是圣人之言。所谓君子畏圣人之言,现在可以解释为:君子敬重圣人,并遵循圣人的言论行事;小人轻视圣人,故侮慢圣人的言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蒋先生的诠释,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果其然十分正统。正统之余,亦足见其宅心之宽厚。天下谋事者读书识理如果都能融会贯通若此,则中国有望。

至于敝人之愚见是否失之偏执?敝人一时尚未能觉悟,有待反省。

古时,儒家典籍中把唐尧虞舜夏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都尊为圣人,到了汉代儒家被定于一尊之后,上述这么多圣人之中只有孔子可以被称作圣人,其他人的圣冠统统都被摘掉了。所谓圣人,大致有四种。第一种,闻声知情、通而先识、于事无不通者叫作圣人。第二种,凡一事精通亦可以被叫作圣人。如:诗圣杜甫和草圣张旭。第三种,古时国人对帝王君主的谀称。第四种,宗教信仰者对所崇拜者的尊称。于是,我们知道:唐尧虞舜夏禹汤文武周公,就是孔子所说的圣人。而这些圣人都属于第一种。然而,这第一种无事不通的圣人,其实是不存在的。再说,所谓的“圣人之言”无非就是上述诸位古圣所说过的话,只要古圣说得对,我们就照他所说的道理去做,君子有什么必要畏惧上述诸位古圣所说过的话呢?迄今为止,敝人依然不能领悟。因此,敝人以为:孔老先生的三畏之言如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在自然发展规律面前,应该说并不存在君子之见和小人之见的差别,而只存在正确见解和错误见解的差别。我们总不该把正确的见解统统称为君子之见,把错误的见解统统称为小人之见。把好事情统统收归君子所有,把坏事情统统都推在小人头上。这种事情,其实君子是从来不做的。

至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官民之间的关系,贫民和富人之间的关系,君子之见和小人之见的差别,那还是存在的。

君子之见,简单明了,人人平等、官民平等。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见解统统是小人之见,不管你今年60岁还是70岁,不管你身高1.8米还是1.9米。

于是,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官民之间的关系、贫民和富人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任何重官轻民、谀权谄贵、憎富厌贫的心态、言论和行为,统统都是错误的。那是小人的心态和言行。

相关文章

打一成语:屡屡受挫皆天命

纵囚论

获麟赠姚辟先辈

朋党论

严先生祠堂记

上面是“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