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解释翻译
这一段是讲诚意。这一段是很长的,这是第一节经文。朱子的解释,他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朱子也是这样认为,诚意是行门的开始,「自修之首」,修就是行门。朱夫子他也认识到,格物是知的开始,诚意是行的开始。我们看《朱子语类》第十五卷里面有这句话,「格物者,知之始也」,这是解门;「诚意者,行之始也」,这是行门。朱子又说「知至而后意诚,须是真知了方能诚意。知苟未至,虽欲诚意,固不得其门而入矣。惟其胸中了然,知得路径如此,知善之当好,恶之当恶,然后自然意不得不诚,心不得不正」。所以朱子这里也谈到修行的功夫,「知至而后意诚」,这个知要真知,就是你真明白了,把道理真搞清楚,你才能够诚意。只是朱子他这里认为,知至,知是包括知识,就是你天下万物无所不知,你才能达到诚意,这一点是有欠妥而已。但是他讲到「知至而后意诚」,是你真知了就能诚意。这个知,如果按照王阳明先生是讲的良知,这个良知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求得的知识,是自己本有的,这样来解释就很容易通。我们的良知被物欲覆盖了,所以把物欲放下,良知显现,这是真知,你的意就诚了。
如果说,这里讲知未至,你想要诚意,也不得其门而入,就是你这个意念真诚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你良知未显。对道理,对于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的恢复,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这个知就未至。真正到知至了,「胸中了然」,就明白了,走什么路都清楚,自然能做到好善好德。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就好之,恶的就恶之,你喜欢行善,讨厌作恶,就断恶修善,这是靠你知的能力。这样「自然意不得不诚」,你肯定诚意了;「心不得不正」,你肯定正心了。
朱子还用一个蜡烛光来做比喻,蜡烛的光就好像知,就是我们能够判断是非善恶这样的一种心,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你有这个良知,就好像蜡烛光照到旁边一片都光明。如果有不好的东西、事物,拿到这个蜡烛光底下一照,你就知道那是不好,你马上就把它去除掉,那些好的东西你就能保留。因为什么?你有蜡烛光,你能够照得清清楚楚,你就知道哪个是好、哪个是不好,这就是致知,你方能够诚意正心。假如蜡烛光照不到,那一片地方是黑暗,那你知不至。就好像光不至,到不了那个地方,那么你就看不见东西,有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是好,不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不好。所以你就没有办法做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你做不到,因为你不知哪是善恶,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因此意就不诚,心就不正。
所以朱子,假如他这个知解释成自性本有的良知,这个道理全解通,跟王阳明先生、跟蕅益大师、印光大师所解释的就一样。所以反而证明他这个知,不是从外面得到的知识,是他自己自性本有的良知,用这个良知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有取舍,然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一段刚起了个头,明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做汇报。
朱夫子对这节经文有比较详细的批注。前面我们有讲到,他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也就是说,要修行首先是在诚意上下功夫,这是行门里面的基础。什么叫『诚其意』?《大学》里面这里说『毋自欺也』,就是你不要自欺。朱子说,「毋者,禁止之辞」。就是不可以自欺,有自欺就不能诚意,意就不真诚。什么叫自欺?朱夫子解释说,「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自欺是讲自己知道要为善去恶,就是断恶修善。为什么他自己能知道要断恶修善?因为人人本来就具有明德,具有良知。我们通俗点说,人都有良心,知道作恶是不好的,行善是好的应该做的。所以,他的良心会告诉他要断恶修善,可是境界现前的时候,往往自己把持不住自己,所以「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这个心就是良心,也就是佛家讲的真心,王阳明先生讲的良知。这个真心、良知刚一启动,他就知道现前的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可是由于习气严重,虽然明知是善,而不能够去努力为善;或者明知是恶,而不能够果断的去恶。这就是「心之所发有未实也」,就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让良心坚持下去。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昧着良心而去作恶,不肯为善,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欺也。欺骗自己,把自己本有的良心、明德蒙蔽住,这个意念就不能真诚,他是习气做主,不是真心做主。
下面他说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恶臭就是难闻的气味,这个古音臭字念嗅字,是气味的意思。诚意是认识到何以是善、何以是恶,因而努力的为善去恶。去恶就好像厌恶恶臭的味道一样,生怕去之不及。好善如好好色,好色是美色,让我们赏心悦目的这些事物,我们很喜欢,行善、乐善就好像喜欢这些美色一样。这个才叫做自谦。这个谦不读千,谦字在这里朱夫子解释,「谦,快也,足也」,也就是高兴、满足的意思。当一个人能够凭着良心去处事待人,事事都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能够逐步显明自己的明德,这个叫做自谦,就是会获得真正的喜悦、满足。孔老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很喜悦,为什么喜悦?因为他一天一天的将自己的明德显明出来,一天一天向着止于至善的境界进步。所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往往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都会谨慎小心、守规矩,不会放肆,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良心驱使着他要断恶修善,要做个好样子出来。否则别人也有良心,他看到我们如果作恶,他也会讨厌我们,如恶恶臭。每个人对于恶事都会厌恶,即使是个大恶之人,当他看到别人行恶,他也会气愤,特别是这个恶事是对自己的,他会更气愤。为什么?良心使然,人人皆有良心,哪怕是个大恶之人,他也有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人人都讨厌恶事、喜欢善人,所以我们在大庭广众下就能够检点自己,不敢任意妄为。但是在独处的时候,没人知晓你,没人看到你,你还能不能够保持断恶修善?这里讲的「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人人都有独处的时候,这里的独,朱夫子着重是在自己独知的地方,别人不知道那个地方。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内心里面有不可告人之事,那也算你自己独知而人所不知之地,对这些念头都要谨慎,更何况身体的造作,还有口中的语言。
在《后汉书》记载着有位叫杨震的官员,他在汉朝时代做过东莱太守,他曾经举荐过一位书生叫王密。王密后来当上了县令,有天晚上就带着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可是杨震是个很清廉的官员,见到王密来送礼,就很不高兴的说,你不知道老朋友的心。意思是说我是很清廉的,你怎么能够来坏我的名节?这时候王密就说,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就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里说有人不知道的?结果王密听了这番话很惭愧,就把黄金带回去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先生这种廉洁的德行一直为后世所传颂。所以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依然能够这样谨慎,而不愿去作恶,不愿去蒙蔽自己的良心,这个人就是君子,这个人就能做到诚意,能诚意必能正心,必能修身,也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夫子在这一段继续解释说,「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这一段是朱子把这节经文的大意为我们解析出来了。这一段是说,要自修者,一个人希望能够自明其明德,从诚意上下功夫的人,他必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与恶其实是一个人本有的良知,而非从外来。朱子说到,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推极吾之知识是为了能够诚意,因为这个知识里面最重要的是包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知为善以去其恶」。可是朱子他误以为这个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王阳明先生给我们揭示出来,这个事情不是从外学来的,而是天性中本有的,这就是本有的明德。能知为善以去恶,这就是致知的效果。然后他「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那就要下功夫修行。这个力用在哪?用在克服自己的习气,为善和去恶这两方面。而且功夫着重在慎独,不能自欺。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希望做件好事的时候,可是有了困难,有人障碍,这个心很快就退了,这是不能够实用其力以为善,可能会矜惜自己的名节,或者是不愿意落人的口舌是非,因而为善就行之不勇。这是什么?力度不够,朱子这里讲也算是自欺,为什么说自欺?欺骗了自己的良知,该做的善事应当勇猛而为之,不要顾惜自己的名节,也不必怕人毁谤,只要有这种缘分,应该实用其力,努力为之。
在去恶这方面讲,我们的体验可能更多。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个恶习气、坏毛病的时候,当我们一知道,这是什么作用?良知在作用,这是我们的明德起作用,你这一点上就叫致知。可是这个坏习气毛病不肯改,结果姑息自己、纵容自己,一天天因循苟且度日,十几年、几十年都没把这个恶习气、坏毛病改过来,这也叫自欺。所以能够做到不自欺,这个人必定是勇猛的改过行善。真正勇猛断自己的恶,这个才是勇士,这才是英雄。能战胜万军那种勇,还不如能战胜自己的恶习气、坏毛病的勇更大。所以朱夫子讲,「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厌恶自己的恶就好像厌恶臭味一样。假如我们经过一个开放式的露天的简陋厕所,那里面的味道散发出来很难闻,可能我们就捏着鼻子急急的走过,很讨厌这样的臭味。可是你要知道,我们身上的坏毛病、恶习气,也同样散发着这种臭味,我们能不能够像厌恶恶臭一样厌恶自己的坏毛病,而努力的去除掉?
「好善则如好好色」,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希望多看几眼,甚至流连忘返。可是看到别人的善行,看到圣贤教诲里面的圣贤的风范,我们能不能够同样生起仰慕、渴求、效法的心?就好像我们喜好美好的事物一样,心心念念都想要得到它。如果能够得到善行就像得到美好的事物一样,有那种心,这个人很快就能成圣贤了。孔老夫子赞叹自己的学生颜回,就是能够「不贰过」,对待自己的过失,只要知道了,立即改正过来,绝对没有犯第二次,这是「如恶恶臭」;见到有好的德行,立即心心念念不忘,而努力的达到它,这是「如好好色」。所以后来被称为「复圣」,也是圣人。
「皆务决去」,务是务必要,决是坚决的,对恶要去除掉,对善要努力「求必得之」。能够心心念念渴求善,成就自己的德行,「以自快足于己」,让自己真正能够实现自我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不是外面境界那种欲望的满足,不是贪求外界,而是内心里面明德的开显。这种喜悦叫法喜,如同泉水从里而外汩汩流出来。即使是外界环境再多的困扰,就像颜回居住在陋巷,每天吃箪食、喝瓢饮,但是他不改其乐,这是他真正做到了自谦,「自快足于己」。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苟且以殉外而为人」,意思就是说,苟且应付外界,做给别人看。这个殉就是对别人显示,显示什么?显示自己是善,而把自己的恶包藏起来,那个叫自欺。
朱子说,「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这里讲的实,是你断恶修善是不是实实在在,绝不能够纵容自己,包庇自己的恶。自己的恶别人未必知道,别人知道的恶,其实还容易改,为什么?因为自己不好意思,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他会改得很认真。但是别人如果不知道的,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些恶行、恶念,那要自己真肯改、真肯放下,这个人才有诚意。大凡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圣贤君子,都是从自己内心隐微处断恶修善。所以朱子说「故必谨之」,谨是谨慎,很细心的去反省检点,落实克已的功夫。「以审其几」,这个几是讲微小的行为和念头。有时候自己一个念头起来,自己明知不对,但是不肯放下,这就叫自欺。念头,人没有办法观察出来,当然是一般人没有办法观察出来,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也能观察出来,为什么?后面讲的,「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他的相貌、表情、举止,都是他内心的反应,有智慧的人通过看他的表相就能知道他的内心,其实是骗不了人的。正是后面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哪里能够瞒得过人?瞒只是瞒那些愚痴的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一眼就把我们看穿了,所以我们不能够不诚意。
下来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批注。大师说,「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蕅益大师说的这个道理就更深,讲的境界就更高了。所以朱子所说的是世间法,蕅益大师把四书提升到出世间法。能按照《大学》朱子的解释去修学,你能成为世间圣贤;但要达到出世间圣贤,我们还必须提升,用蕅益大师所提到的境界来要求自己。什么叫诚意?「直心正念真如」,这叫诚意。直心,这个直是正直,心里没有邪曲,也就是首先心里没有自私的念头,没有欲望,这是直心的最低的个标准。这个诚意前面的基础叫格物致知,心里还有物欲的念头,物没有格,所以意也就不诚。首先要把欲望、把私念给放下,但是能不能称为直心?还不能。为什么?因为欲望、私心,这是执着里面最粗的一部分,断掉这些之后,不代表他没了执着,更不能说他放下妄想分别了。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把执着放下,把分别放下,妄想也要放下,这才叫做直心。直心里面只有正念,没有妄念,没有邪念。什么叫妄念、什么叫邪念?有念皆妄,有念皆邪,心里只要有念头,这个念就不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清净心,没有妄念,这个时候才叫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心里也要无一物才行,有一物,意就不诚,心也就不直,念也就不正。所以清朝的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他读古书也是读得很通,他讲的这个境界也是很高,只要心里有一念,那就不能称为诚意。所以直心就是清净心,正念真如就是心中无有一物、无有一念,这叫做诚意。
「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自欺是跟诚意相对的。如果是把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了,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妄计实我实法」。实我就是以为真有个我,这叫妄计实我。妄是虚妄、不真实,计是认为,错误的认为真有个我,这叫妄计实我。妄计实法是错误的认为真有法,法是代表宇宙一切的万事万物,以为真有,不知道那些都是虚幻的幻相。《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作如是观,你的意才诚,稍一迷失正念,这叫自欺。所以这个「自」是什么意思?自性。欺骗了自性,就是迷失自性,堕到无明里面,所以剎那之间明德也不明,物也未格,知也未致,意也不诚,心也不正了。因此,凡夫和圣人区别在哪?一个是在迷,一个是在悟,只有迷悟的区别,没有实实在在的什么区别,迷了自性就成为凡夫,悟了就是圣人。悟了以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部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全部实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一桩没实现,条条都没实现。所以朱夫子讲三纲八目,不能够把它分开独立的来解释,这三纲八目是一,它不是分开的十一条。
下面蕅益大师说,「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我们凡夫在迷位,必须要学习圣教,聆听圣人的教诲,破迷开悟。本来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也就是都有本来的觉悟,但是现在确实是迷了,不知道,那就要学习圣教,学习圣教也是属于致知的内容。稍稍听闻了圣贤教育之后,这里讲的圣教,尤其是指佛法,佛法讲到的宇宙人生真相最为圆满。明白以后,都知道我执、法执这两种执着是恶,为什么是恶?因为它蒙蔽我们的自性、障碍我们的性德。学习圣教以后,也能够懂得二空妙观为善。二空妙观是断我、法二执,我执断了,就证入人我空;法执断了就证入法我空,这叫二空。这个时候就能够转烦恼成菩提,把原来的八识转成四智,这叫妙观。用智慧来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不会迷惑,所以二空妙观是善。这里讲的善是究竟圆满的善,帮助我们恢复明德、止于至善的这个善。
蕅益大师这里讲,不仅说自己有我法二执是恶,如果不能够厌恶我法二执好像厌恶恶臭味一样,这也叫自欺。我们想想,凡夫不都是这个样子吗?不要看别人,问问自己,我现在有我执、有法执,我想不想断?如果还不想断,认为自己现在还可以,比其它人好很多,那些不学佛的远不如我。虽然知道我法二执是不好,但是还没有努力要断的这个心,不能像厌恶臭味一样厌恶这个二执的烦恼,这也叫自欺,把自己的自性忍心扔入一个污染的泥潭当中,不能让性德光辉显发。
怎么断?修二空妙观。怎么修?就是我们要常常存着这种观念,认清楚我这个身不是真实的,它是因缘和合的假合体,这叫五蕴之身。由色,这是物质;受、想、形、识,这是精神,这两方面组合而成。它没有自性,根本不是真的我。能够真正存有这个观念,还会不会自私?不会了。自私的人就是因为有「我」这个观念,事事都要想我的利益,甚至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来,这个根本的烦恼就是我执。你要是真正认识到这个我是个假我,不是真实的,你为它谋取这些利益有什么用?那真的是徒增自己的罪业而已,何苦来!一旦能够觉悟到,你就能够喜欢断我执。你喜欢断我执,必定是能够舍己为人、牺牲奉献,毫不为己、专门利人,你不会再有自己的念头了,有自己的念头这是恶。所以你喜欢听闻圣教、学习佛法,渐渐把我执的念头淡化,最后放下。这是如好好色,就好像喜欢美好的事物一样,这是作比喻,你这叫真正的自爱,爱自己的自性,不愿意自己的自性被我执法执的烦恼给污染。
法执,用法我妙空这个空观来断除,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为你有起心动念,才会现出万事万物,所以万事万物都不是真的,因为念头自己本身都了不可得,它所变现的事物哪里有实有?空的,幻相而已。佛告诉我们作梦观。梦是最好的个比喻,现前的一切现象都是在梦境当中,你执着什么?把一切法的执着都放下,然后你能真正圆满的开显自性,你就是法身大士,那你才真正叫自谦。自谦是自我满足,这个满足是满足自性,让自性得以圆满而没有一丝毫欠缺,这叫自谦。稍稍在自性上加上污染,也就是加上自己妄想分别执着,起了我执法执,这就是自欺。所以二空妙观常常提起,不令间断,其实成圣成贤不难。就在你这一念之间,你真正认识了宇宙人生真相,念头一转,你把我放下,把法的执着也放下,恭喜你,你就真正成大圣,大学之道你统统圆满。
蕅益大师下面说,「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知最重要。圣贤之道是知难行易,难是难在你能知,知道了之后,行起来很容易。譬如说你真正知道了这个我是假我,不是真的,叫你放下自私自利有什么难的?你不肯放下自私自利,就是你还不知道这个我是假我。现在在理论上跟你讲,好像你能承认,或许你也能接受,但是没往心里去,境界一现前,还是原来的老习气,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深陷于恶臭当中而不肯自拔。所以能够知道有臭味,「臭必知臭」,知道自己有这些恶习气,「色必知色」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一定要努力的去实现。这里着重是讲二空观,就是转变观念,这叫「良知」。「知臭必恶」,这个难闻的臭味,我们一定是厌恶它、去除它;「知色必好」,见到好的事物、美色,必定是喜欢它。这是比喻什么?你知恶必定断恶,知善必定行善,这才叫做致知。这个致知是什么?开显我们自性本有的良知。如果我们现在知道二执之恶,知道我执、法执是不对的,而不去努力的破除;知道二空妙观之善,而不努力的去修学,那怎么能叫做致知?这是蕅益大师劝导我们要认识宇宙真相,从而改变观念,放下恶习气,放下人我二执。
下面说,「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这里讲「慎独」的解释,是说我们真心以外没有一物,没有我也没有法,我和法是什么?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一种幻相,心外无有一物可得,所以这叫独。这个独是什么?自性。只有自性,没有任何其它的实物,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你能知这一点,这叫致知。知道以后,就要把那些妄想分别执着断掉,也就是这里讲的「断意中我法二执」。我们意念这个意是妄心,妄心里才有我法二执,你要把它俩去掉,而且去得干干净净,「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这二空妙观是本性中本有的智慧,现在我们迷失了,圣贤教我们来修,这叫全修在性,修在这个性上,自性本有的良知,把它修出来。「修无不圆」,一定要把它圆满的实现,这叫「慎」。所以慎独也就是努力的断除妄想分别执着,而证入心性本有的智慧,正所谓明心见性,这叫慎独。
所以我们从朱子和蕅益大师两位大德的解释当中看到,他们都注重修持,诚意就是讲修持的。可是这修持的境界不一样,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蕅益大师讲得究竟圆满。
相关文章
上面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大学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