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解释翻译
朱夫子解释,这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话,听讼,就是接受一个案子审案叫听讼。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犹人是不异于人,他跟别人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别人断案,即使是再高明,难免也会有差错的时候,夫子断案也可能是这样的。这里下面说,『必也使无讼乎』,夫子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是在他断案高明比别人强,而是他能够使民众不要再发生案情、不要再起诉讼,这是孔老夫子高明之处,别人比不上。朱子说,「情,实也。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这是讲『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的意思。这个无情的情,就是实,无实,它是虚假的。他诬蔑,或者是谎报案子,说出些虚诞之词来诬蔑人。圣人是能够使这些虚假的人不敢说谎。他没有真实受到冤枉,但是他起诉讼,编造一些虚诞之词来蒙骗官员,来栽赃于人,这种人在圣人面前他不敢说谎,他也不会去说谎。为什么?「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这是因为我的明德已经显明,这个是讲夫子,孔老夫子已明其明德,他成圣成贤了,所以他自然有这种感化的力量,也让民众同归于善,让民众也对他产生敬畏佩服。所以也就不敢编造谎言去冤枉他人、去起诉讼;甚至能够做到互相礼让、互相照顾,绝不起对立,绝不起冲突,那么哪有什么诉讼?所以讼不待听而自无也,不需要去听讼,不用审案,为什么?没有案子,天下太平了。圣人靠的是什么技巧?没有别的,就是自行化他的功夫,自己能明其明德、做出好样子,然后教导大众,所谓自新新民、自觉觉他。
我们的师父上人有一次到北京,这是好几年之前的事情,会见当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大主教,他是天主教的首领,对我们师长也是非常的敬重,两位大德相见,相谈甚欢。在谈话当中,我们师父就谈起中国人的理念重视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教育里面,包括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人学了伦理道德,他就耻于作恶;人学习了因果之后,他就不敢作恶。对现在人来讲,因果教育更为有效果。我们师长提起来,说过去每个乡镇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面都有地狱变相图,给民众看到造作恶业将来要堕地狱,看到地狱的那些情形,那是真的会颤抖、会害怕,所以它防范罪恶效果特别好。现在很多地方城隍庙都已经不存在,我们师父发心助印台湾江逸子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用它来代替城隍的因果教育,这也是不得已。然后我们师长说,过去建个城隍庙,用因果的教育,地狱变相图,它对于社会安定的功能来讲,超过一万个警察。你一万个警察要维护社会安定,还不一定能够有效果,你用因果教育,这个效果好,人民自己就不敢作恶。就像这里讲的,必也使无讼乎,他不敢作恶,他不会犯罪了,还有什么案子可办?结果傅铁山长老笑着说:不止!这超过十万个警察。我们师长笑着点点头。确实,教育的力量太大了,而这个功夫是用在无形,所谓润物细无声。所以夫子当年在鲁国做个地方的官员,三年之内,就让那个地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知礼守礼,这就是孔老夫子的能耐。他用什么?就是用教育,身教、言教,人民就不争了,能够做到上下和睦、互相礼敬。这是『大畏民志』,真正让人民心志畏服。
朱子说,「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朱子把这句是放在「没世不忘」之后,这是前面「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放在这后面,作为单独的一章,这是把顺序作了个调整。这节经文,朱夫子认为是《大学》里面解释「本末」的。对于这一点,清朝的周安士先生有个批评。因为什么?朱子他把本末看得很重,其实在《大学》开篇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最重要的不是讲本末,而是讲知。所以这里后面讲「此谓知本」,这个此谓知本最重要的是讲知,而不是讲本。朱子把这个重心放在本字,他就把这节经文判成是解释「本末」,然后又把前面「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调在这节经文后面,就出现两个「此谓知本」。然后按照程子的意思说,第一个「此谓知本」是衍文,多余的文字,要把它删除掉,自己还补一段文字。这个是用自己的理解,错解了圣人真实义。周安士先生讲,《大学》开篇所说的,就是说朱子所说的三纲八目,本末不在三纲八目当中,这里判的「经一章」、「传十章」,这十章传是解释经的,那为什么特别又把本末提出来解释?本末又非纲、亦非目,专门拿出一章来解释本末,这不妥当。这是朱子他误以为「子曰」这节经文是讲本末,实际上是重在知,此谓知本。而且,如果按照朱子的理解,既然要解释本末,那为什么不解释终始,为什么不解释先后?这三个是同时出现的。所以这些都不妥。因此《大学》的经文不是朱子所说的有什么错乱,其实它的次序是非常的良好,并没有不妥之处。
这里讲到的「此谓知本」,放在「子曰听讼」这节经的最后,那他知什么?是讲知道「身为物本」,因而才会格物致知以诚其意。所以他能够诚意,便能够正心、便能修身、便能化民,使那些好争讼的人也慢慢变成圣贤人。这是知本,你懂得从根本修,身是物本,而心又是身之本,所以他会下诚意正心的功夫。这是夫子之所以使民无讼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不能够把前面所说的「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调到这里后面,然后判第一个「此谓知本」是衍文,多余的文字,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因为前面(我们也再复习一下),前面的「此谓知本」是跟在什么经文后面?是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致知至也」,这是前面的「此谓知本」。这两个「此谓知本」的意思不一样。刚才我们讲本节经文的「此谓知本」,是着重在知「身为物本」,那么前面所说的「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它这个知本实际上应该讲「知之本」,然后讲「知之至」,那个知是知什么?知万物即是自己。能够知道万物是自己,这就是知本,这就是所谓的格物。格物,蕅益大师讲「唯心识观」,就是你有正确的宇宙人生观,这是根本。修行根本是建立在正确的宇宙人生观之上。所以观是根本,行是跟着观来,观行要合一。讲到致知,知之至,这个至是圆满,致知到圆满,这个知是什么知?还是一样,知道万物就是自己。你真正入观,入这个境界,你完全以圣人的观念为自己的观念,你的知也就至了,圆满了。所以两个「此谓知本」的意思稍有不一样。这个微妙处,蕅益大师把它解释出来了,朱夫子和程子都没有看出来。
我们继续看蕅益大师对这节经文的批注。他说「世人不知心外无物,妄谓仁敬孝慈信,可以对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顽恶,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诚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争,何必别商听讼之法?」这是第一小段。蕅益大师说,世间人他不知道心外无物,宇宙万物都是心所现。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就会心外求法,而且会起分别执着。他以为仁是对君而言,他的义务,君要仁;敬是对臣而言,臣要敬;父要慈;子要孝;对于国人,国人是良民,这些人我们要对他有信,讲求信用,要守信。可是如果他不是良民,如果他是顽恶之民,顽是顽固,恶是恶劣,我们说恶人,我们就不可以对他讲什么仁敬孝慈信了,而且这种道理也就没有办法感化他,他们没有办法去遵守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不可能做到这些。这是世间人错以为如此,实在讲,这个问题不是出在于那些顽恶之民,是出自在自己,殊不知只是自己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诚,我们没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以对他没有感化的力量。
像文王,这里举个例子,他使得虞芮息争。虞和芮都是西周国旁边的两个小国,本来他们都属于殷商的诸侯国,是商纣王的臣子,但是因为商纣王荒淫无度,所以这些诸侯都不会敬服纣王,有了争端不会去找天子,而来找文王。文王是跟他们平等的,当时也是个诸侯国的国君,但是由于他们都非常敬佩文王,仰慕文王的威名,所以请文王来审断。结果这两国的国君来找文王的时候,看到周国人民都能做到互相礼让,耕田的人互相让田地;行路的人互相让路;男女之间都有规矩,讲究威仪,不一起走路,这男女有别;上下、长幼都有很好的次序,君子之风遍及整个周国。结果这两国国君看到周国民风这么好,自己两个国家还要互相的争,内心就羞愧了。本来两国是要争地,结果互相都把所争的地让出来,做为大家所谓闲田,闲置在那里的田地,大家都不要互相侵犯,这纠纷从此就解决了。你看,这就是使民无讼,他们来找文王,文王有没有听他们的争讼、给他们判案?判谁对谁不对,你得分多点,他得分少点,他没这么做。只是他来了以后自然受到感化,这就是使民无讼。他把好争的心息掉,懂得礼让了,何必别商听讼之法?这个法比听讼、判案的法要高明太多。
蕅益大师解释第一段我们已经学习过。第一段主要是告诉我们心外无物,只要自己能够从内心中下格物、致知、诚意的功夫,必然能够化解外界的一切对立、矛盾、冲突。正如周文王能够化解虞芮两国的争端一样,并没有去给他们做什么调停的工作,更没有给他们来判断谁是谁非,只是让他们看看西周国的这种礼让、纯朴的民风,便能使两国息灭争端。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圣人可以使民无讼,而不必去听讼。『听讼』就是你来做判案,把案子判得很准确,没有冤枉人,但总不如能够让民众不再起诉讼这个好。
蕅益大师批注里面继续说,「大凡不达人我一体,则有争有竞,便名之为无情,非必告谎状,而后为无情者也。今以本无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这里是一段。圣人为什么能够做到使民无讼,也就是让民众不起争端?这个原因非常的深奥,这是讲到宇宙的真相,真相是什么?这里讲的人我一体,人是我以外的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所以,如果能够进入人我一体的境界,还有什么争,哪有什么对立、矛盾、冲突?这是事实真相。但是一般人,也就是说凡夫没有证入这种人我一体的境界,肯定就会有争有竞,就是讲有竞争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这都是因为迷惑颠倒才会产生的妄念,事实真相是没有人我。《金刚经》里面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够离这四相就能够达人我一体,他就不会有对立的念头。有人有我就是有二,对立了。人我是一体,哪来的对立?这是真正的和谐世界、和谐宇宙。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要共建和谐社会,如何才能实现?要从自己内心中下功夫。我们的师父上人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会议不少次,我也有幸跟随参加过。我们的师长在会议当中提出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构建和谐世界,首先从我做起,这个事情不是求人的,是求我,每个人都从我做起。如何做?首先要把自己内心里面的对立矛盾冲突化解,才能化解外面的对立矛盾冲突。自己内心里有对立,外面的境界就随着自己对立的念头生起对立的境界,这叫境随心转。把内心对立化解,看看外面本来就是和谐世界,这就是入了人我一体的境界,外面就不会有争端。所谓诉讼,这是争端的代名词。
如果迷失这个真相,只在外面境界上去求和谐,没有从自己内心里头求,自己的对立矛盾冲突依然还在,甚至还会很强烈,那外面的世界无论你怎么去求,都很难以和谐。这就是蕅益大师这里称为,便名之为「无情」,这个无情是什么?没有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迷惑颠倒,自己妄自生起人我对立的念头,这种人就是无情者。所以这里讲的『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这个无情者,非必告谎状而后为无情者也,他不一定是那些诬告的人、递假状词的人,那些人固然是无情者,但是这里讲的无情者还包括什么?迷失事实真相,起了人我对立念头的人,都属于无情者。
这个情是实情,实情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如何来化解这些迷失真相的众生他们心里的对立?这里讲,今以本无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在心性当中本来没有人我对立,一切法皆是自性所生,所以是一体,哪里来的对立?能够随顺这种没有对立、没有人我的自性,这个就叫明德,也叫性德。这个是要自己去做,不能要求别人。你要求别人,你想想你心里是不是有了对立?你已经有人我了。我之外没有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所以我外面哪有人?本来没有人我,这就是明德。你自己入这个境界,便能够自自然然感化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些众生是你自性中的众生。你能感化他们,这个叫做『大畏民志』,这个畏是敬畏,让众生对你都产生敬畏。敬是尊敬,为什么?因为你已经成圣人。畏是什么?畏惧因果,他知道如果他告谎状,如果他起对立起冲突,造恶因必有恶报,全是自作自受,宇宙就是一个自己,所以自己做什么业,宇宙就给他什么回报,就是自作自受。这就是觉悟众生。
下面又说,「夫畏民志,则非刑罚之威。大畏民志,则使健讼者亦化而为圣贤矣。非知身为物本,格物致知,以诚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能够使民众生起敬畏之心,大家都能够遵道义、明因果、断恶修善,社会自然太平,何必要用刑罚来威慑众生?用刑罚,我们现在讲用法律来治国,那是什么?只是震慑住众生,让民众不敢违犯法律,他怕刑罚。可是他怕刑罚,那个羞耻的心没有生起来,他只是害怕被法律制裁而已。倒不如用教育,使民众觉悟、知耻,他耻于作恶,自己就能够规范着自己,不会去犯法。他能够明白因果,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自作必定自受,他内心里就筑起一条防线,不敢去作恶。到这样的一种地步,刑罚已经没有用处。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教学最重要的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人们明白伦理道德,他能守着伦理道德,便能耻于作恶,他有羞耻心,知道作恶是可耻的,他就不会作恶;人能明白因果,便不敢作恶。所以用教育比用刑罚好得多。就是这里讲的,用刑罚是听讼,即使是再严正的法律也只能做到听讼而已,每个案子都能够做到明断案情,不使人冤枉,这是法律能做到的最好的效果。但是比这还有一着更高的棋,就是使民无讼,那是用教育。
现在这个社会,世界许许多多的国家领导人都很忧虑。我记得在二00三年,我追随师父上人到印度尼西亚会见印度尼西亚的副总统,我们一下飞机,由警车开道护送我们直奔副总统府,见到副总统先生。副总统请师父来是想要向师父请教,他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一九九八年的金融风暴以后,印度尼西亚整个经济遭到重创,如何能够使国家经济尽快的繁荣起来?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很不安定,常常出现动乱,如何能够让社会安定下来?师父上人告诉他说,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次要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才是主要问题。为什么?经济不能够繁荣,原因是因为社会没能够安定。社会不安定,投资者不敢来投资,你这个经济怎么能够发展?想要投资者能够有信心来投资,我们要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局面。所以第二个问题才是更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顺理成章的。副总统先生马上就请问,如何能够做到社会安定?我们师父就告诉他,「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中国几千年历代帝王所用的策略,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验证。所以他建议,印度尼西亚是个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它的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伊斯兰教徒,但是很多的伊斯兰教徒没有真正深入自己的《可兰经》,因此被人蒙骗、被人利用,往往会有很多恐怖的活动、社会的动乱。原因是什么?没有把真正的伊斯兰教义讲清楚,所以让民众被误导。
所以师父建议,印度尼西亚应该由政府成立一个专门推动伊斯兰教里面关于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这样一个电视台,或者是电台,由国家专门成立教育的部门,邀请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学者来讲课,讲的内容全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遵守道德,伊斯兰教也重视因果。老人家告诉他,告诉副总统先生,果然印度尼西亚能够用这样的电视台,天天播放这种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节目,不出一年,社会就能安定,你会看到民风有明显的转化,三年之内一定会社会太平,经济必定能够随之发展繁荣。用教育、用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个发展没有副作用,为什么?因为老百姓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不会见利忘义,所以这种经济的发展是健康的。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只要用仁义的教学就可以,利便自然在其中,利就是经济发展。
我们师父在自己的家乡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建立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用两年的时间,头尾是三年,做了个成功的实验。这个实验是什么?对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就用《弟子规》来教育。结果没想到,这个教育做到四个月,民风就有明显的转化:犯罪率大大下降;离婚的基本没有;人人在家懂得孝敬父母、孝敬公公婆婆;社会上偷东西的少了,拾金不昧的多了;街道上没有人扔垃圾,没有人随便吐痰了;孩子们见到长辈,虽然是不认识的,都能够九十度鞠躬,讲礼、知礼、守礼。这就证实什么?教育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一个副产品,我听说汤池镇那三年当中房地产价格连升三倍,经济全带起来。为什么?来的人多,很多人来这里来学习,甚至把家迁到这里来,汤池镇一下子经济就活跃起来,地方的税收大大的增长。这就证明,师父在二00三年对于印度尼西亚副总统所说的,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这就是什么?大畏民志,让人民都遵守道德仁义,明信因果,使健讼者亦化而为圣贤矣。健讼者就是喜欢搞诉讼的,喜欢跟人争端、跟人竞争的这种人,好争之人,他们也懂得道德仁义,懂得礼让,因此渐渐也能够转化成为圣贤人。这完全是靠我自己落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能够起到转化民众的效果。能够有这种效果,最根本的是在于我自己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是什么?身为物本。所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这就是格物的意思,从自己身上下修为的功夫,格除自己的烦恼、习气、欲望、妄想,便能够达到大畏民志、治国、平天下的效果。所以蕅益大师讲,非知身为物本,不是真正明了身是宇宙万物之本,而从格物致知下手来诚其意者,怎么能够达到大畏民志、使民无讼的效果?
所以『此谓知本』,这里是告诉我们要知道从本起修,这个本是讲自己是宇宙万物之本。虽然在理上讲自己跟众生是一体,但是从修行上讲,是先修身为主,身修了自然就能够让一切众生跟着我转化。身之本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意念,意念支配我们身体的行为造作。所以归根结柢还是从格物致知而诚其意,这是修行的根本。
「详示诚意,必先致知」这个段落就讲到这里结束。底下我们来看第三个段落。我们重复一遍,总共这第二个大段是讲妙修的次第,妙修次第分成三个段落,第一个是「的示格物,须从本格」;第二段就是我们刚讲完的这个「详示诚意,必先致知」;第三段就是最后这底下的经文,「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这属于第二大段的第三段。所以一层一层的意思铺开来讲,全是告诉我们如何来明明德的,这是妙修的次第,有个先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里讲的是最后的一个段落,是讲修齐治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也有次第,修身为先,平天下为最后。这里也包含四个小段,第一小段是「以心身合释」,修身是修齐治平最先要做的,修身必先正心,所以这里把正心与修身合起来解释;第二段,「以身家合释」,把修身与齐家合起来,齐家必先修身;第三段,「以家国合释」,这是讲到治国必先齐家,所以齐家与治国合起来解释;第四段,是「以国与天下合释」,将治国与平天下连起来解释,平天下必先治其国。蕅益大师说到,「虽如此次第合释,然皆不离修身为本,皆不外于格致诚正之功」。所以我们不能够把修齐治平跟前面讲的格致诚正分开来讲。修齐治平,修身是本,是根本。修身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致诚正的功夫。所以这八目其实不是分开来讲,它们是一不是八,是一体的,都是讲妙修。下来我们来看第一个小段,「以心身合释」,把正心跟修身结合起来给我们做解释,说明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
相关文章
上面是“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大学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