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解释翻译

见到贤能的人才,如果我们不能够推举他,推举他而又不能够先于自己,也就是说让君上任用他先于任用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命也』。这个命字,汉儒郑康成当作慢字讲,程子当作怠字讲,慢和怠,意思相彷佛,怠慢。我们不能够推举贤才,而且不能够及时的推举,这都属于怠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见到不善之人、奸臣,如果我们不能够马上把他罢免掉,让他退出去,而且退得不够远,流放得不够远,这都是过失。为什么?因为有不善的奸臣在一天,国家人民就会受一天的危害。所以,仁人必定是想到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能够举贤用能、铲除奸佞。

朱子批注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朱夫子讲的很有意思,他说你能真正做到这样,能够举贤任能,而且见到奸臣马上把他罢黜掉,这是你知道爱恶,哪些应该爱,哪些应该憎恶。但是未能尽爱恶之道,就是还没有完全懂得爱恶的道理,这种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但是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为什么朱子要这么说?仁者爱人,这个爱人,对奸佞的小人爱不爱?还是要爱,但是爱的方式跟爱贤才、爱君子不一样。君子、贤才能够为国家效力,我们爱的方式是举贤用能,帮助国家。对小人的爱,是不让他得逞,所谓「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果让他得逞,真使他有祸国殃民的机会,这也等于害了这个小人,不仅害了国家人民,也害了这个小人,让他造作罪业,将来要受苦报。这里讲的爱和恶,不是用感情,而是用理智,而是用慈悲,厌恶也是慈悲。我们就想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算是尽爱恶之道?譬如说,当父母发现儿女做了坏事、犯了过失,骂他打他,表现的样子好像是厌恶他的样子,可是你要知道,父母之心纯粹是爱心,打他骂他还是爱。我们从这里去体会,对于不善之人我们要用什么心态,不可以由衷、发自内心去憎恶一个人,人人本来是好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表现的方式,用教育的手段可以对每个人不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同是一颗爱心,这个就是仁人。

蕅益大师批注说,「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蕅益大师劝导我们,断恶要像厌恶恶臭一样,修善要像渴慕美物一样,这是《大学》的经文。那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恶、什么才是善?有我法二执这就是恶,执着我、执着法,以为是实有,这就是恶,这是迷惑颠倒。什么是善?修二空妙观,这是善。也就是放下对我的执着、放下对法的执着,观一切人、一切法空相,便能放下执着,你就能够达到自谦的境界。自谦是你放下分别执着以后,断了烦恼,开智慧了,这个时候你真正做到自我满足,谦是当满足感这样讲法,你法喜充满。因为我们不能够断我法二执、修二空妙观,也就是不肯放下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所以就不能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不能站在人民百姓的立场上去想问题。那民之所好是什么?人民喜好贤才,喜好国家任用贤能、造福国民。人民又厌恶什么?厌恶不善,不善的小人。所以,为了一切的民众,我们也要举贤用能、罢黜不善的小人,这就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再进一步引申来讲,民代表一切众生,法界众生。他们欢喜得到的是什么?觉悟、快乐,离苦得乐是他们喜好的,他们厌恶苦。苦的根源是妄想分别执着,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妄想分别执着的束缚,这是真正的仁人,也就是菩萨。

相关文章

喻世明言·卷四十

凡事当留余地

受恩莫忘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上面是“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大学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