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解释翻译

这是讲到生财的大道,一般人都非常关心这一条,如何得到财富,《大学》里也告诉你了。朱子解释引用吕氏的批注,吕氏是北宋时期的学者,叫吕大临,字与叔,他曾经注过四书。朱子用他的解释来注这个经文,「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矣;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吕氏的解释说,国家如果没有游手好闲的这些民众,大家都从事生产,那么生产的人就多了;朝廷里面没有闲职,幸位就是闲职,闲置的职务,吃白饭的,没有这些职位,那么食者寡矣,吃这些俸禄而不做事的人就少了。这是解释『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不夺农时,如果生产都按照农耕的时节及时的耕种收获,这叫『为之者疾』,就是你生产的时候注意要及时,不能够拖延缓慢;量入为出,就是你要节俭,收多少用多少,收获多少粮食就吃多少粮食,看着你入的量来定你出的量、消费的量,这是『用之者舒』,用一定要舒缓。就是说,生产要及时、要快捷,但是消费要减缓,这个意思。能够这样做到,当然『财恒足矣』,财富就能够永恒的富足。这是生财的大道。

这个道理不难懂,可是偏偏我们并不能够认真的奉行,所以就导致财恒缺矣,不是财恒足矣。特别是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提倡要刺激消费。《大学》里面讲,是要「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结果这些消费政策倒过来,要什么?食之者众,消费的人愈多愈好,这样鼓励消费,刺激市场,通过刺激市场的需求来刺激生产。本来应该生产的要及时,消费的要缓慢,它反过来,消费超前消费。用信用卡就是超前消费,本来不是你该有的钱,你还没有赚得的钱,你是靠借贷来消费,这超前消费。变成什么?用之者疾,为之者舒,反过来了,跟《大学》里的生财之道背道而驰。

譬如说像美国,我这里有一些数字,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四点五,可是,百分之四点五的人口竟然消费世界三分之一的物质资源,三分之一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三。这是什么?消费过度。消费其实含有很多的浪费,据统计,美国大约百分之二十七的可消费食品被浪费掉。本来还是可以吃掉,或者是因为不喜欢吃了扔掉,或者是放在冰箱里忘了,放过期了扔掉。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会浪费一磅的食品,按照这个数字统计,每年美国会浪费掉四千三百七十万吨的食品。这真是用之者疾,不是用之者舒,消费得太狠了。美国的经济就是靠这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来维持,所以一有什么经济不景气,政府第一个想到的,如何刺激消费,这个观念跟《大学》里头讲到的生财之道就不同,违背了。

相比美国,我们中国消费的理念要好得多,毕竟中国人受到孔孟思想的熏陶。据统计,在中国居民消费率在下降。消费率也就是消费占生产总值的比率,就是《大学》里讲的用之和为之的比率。你为之一定得超过用之,你生产的如果不能超过消费的,消费的把你所生产的全部都消费掉还不够,那怎么行?中国消费率从一九九一年百分之四十八点八下降到二00七年的百分之三十五点四,这是好现象。这十六年来,消费率在下降,证明什么?「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所以西方国家经济学者都惊叹,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年年都持续这么高,为什么?那是生财有大道,简单得很,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能做到。

美国居民消费率大概是百分之七十左右,相比是我们中国的两倍。你就想想,你能剩下多少财富?中国从一九八六年到二00四年,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四,很高。相对来讲,居民的消费年均增长低于GDP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十四点四八,低了一个多百分点。美国的居民消费率增长平均每年都高于GDP的增长,这明显的说明它用之者疾、为之者舒、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跟大学之道反过来,所以,当然必定会有经济危机出现。美国现在还是属于经济大国,但是你要知道,它里面是很空虚的,它的消费比率这么高,增长这么快,靠什么维持?靠借债维持。美国的家庭债务目前已经超过三十万亿美元,平均每个人大约是十万美元的债务,你就想想,压力多么重。美国累计的总债务已经达到六十五点五万亿美元,这比美国GDP四倍还要多,而且还超过了整个世界生产总值,这就是危机。《大学》里告诉我们,「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现在美国是财不足,甚至连美国国债,原来是最有信誉度的,现在信用度都大大下降。

我们再回到朱子的解释。朱子有一段按,就他的一个评论,「愚按: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用,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以至终篇,皆一意也」。这一句经文是讲的有土有财这个意思,这是显明让国家富足的方法在于务本。本,根本在于什么?在于德行。而具体来讲,就是多生产、少消费、多积累这样的一个哲学,这是务本。像美国提前消费、超额过度消费,这就是不务本,不能节用,不能够节俭用度,这还是关系到他的德行的问题。节俭是德行,忠信是德行;骄泰就散财,财就不足。不是说要外本内末,也就是轻德重财,只一味的追求财富就可以聚财,不是。美国一直提倡经济竞争,鼓励所谓的自由经济、良性竞争,这是以财做为本,那最后结果还不是财空了吗?所以这个意思,从此地到最后都是一语贯穿下去的。

蕅益大师解释说,「大道」,生财有大道的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蕅益大师把这个意思给说破,说生财的大道其实还是大学之道,还是明明德的大道。明明德之道以外,哪有什么生财大道?这把意思就能贯通了。所以,整部《大学》还是用明明德这个大道贯穿下来。这里讲到的用人之道和生财之道,这是治国平天下要用的,都是大学之道的体现。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已经有了大学之道,何必还要去聚财敛财?财自然就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了根本,必定有枝末。「生之者众,为之者疾」,这是讲到,生产的人多,工作的人多,而且工作、农耕都快速及时。这是民之所好,人民喜欢生产的人,不喜欢好吃懒做的人。「食之者寡,用之者舒」,食之者就是只消费不生产的人,这是人民所厌恶的,这种人要少;还有「用之者舒」,用之者是消费的人,人民不喜欢铺张浪费,所以用要舒缓一点,这就是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德,这就能得民心,这就能生财。

相关文章

清平调·其三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列传·伶官传第二十五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上面是“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大学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