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fēng · bèi fēng · èr zǐ chéng zhōu
èr zǐ chéng zhōu , fàn fàn qí jǐng ;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yuàn yán sī zi , zhōng xīn yǎng yǎng !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èr zǐ chéng zhōu , fàn fàn qí shì ;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yuàn yán sī zǐ , bù xiá yǒu hài !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关键词:诗经,离别,国风,邶风
解释翻译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恋意难除。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远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译文二
两人乘一叶孤舟,渐渐向远处漂流。深深思念你们俩,我心中充满忧愁。
两人乘一叶小船,渐渐地越行越远。深深思念你们俩,愿你们顺利平安。
二子乘舟赏析
此诗可以视为一首送别诗。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用的是描述笔法。首句还是近景,两位年轻人终于拜别亲友登船;二句即镜头拉开,刹那间化作了一叶孤舟,在浩淼的河上飘飘远去。画面视点在送行者这边,所以画境之由近而远,同时就融入了送行者久立河岸、骋目远望的悠长思情。而“泛泛”的波流起伏,也便全与送行者牵念之情的跌宕,有了“异质同构”的对应,令你说不清那究竟是波流,还是牵思之漫衍了。由此过渡到“愿言思子,中心养养”,直抒送行者牵念深情,就更见得送别匆匆间的难舍难离了。“养养”是一个奇特的词汇。按照前人的解说,“养养”即“思念”之意,总嫌笼统了些。有人训“养养”为“痒痒”,顿觉境界妙出:这是一种搔着心头痒处的感觉,简直令人浑身颤抖、无法招架的奇妙反应。以此形容那驿动于送行者心上的既爱又念,依依难舍又不得不舍的难言之情,实在没有其他词汇可以替代。
诗之二章,采用了叠章易字的写法,在相似中改换了结句。景象未变,情感则因了诗章的回环复沓,而蕴蓄得更其浓烈、深沉了。此刻,“二子”所乘之舟,早已在碧天长河中消逝,送行者却还在河岸上久久凝望。当“二子”离去时,他(她)正“中心养养”,难断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今,“二子”船影消逝,望中尽是滚滚滔滔的浪波。人生的旅途上,也是充满了浪波与风险。远去的人儿,能不能顺利渡过那令人惊骇的波峰浪谷,而不被意外的风险吞没——这正是伫立河岸的送行人,所深深为之担忧的。“愿言思子,不瑕有害”二句,即以祈愿的方式,传达了这一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在割舍不了的牵念中,涌生出陡然袭来的忧思。于是,滚滚滔滔的河面上,“泛泛其逝”的天地间,便刹那间充斥了“不瑕有害”的祝告——那是一位老母、妻子或友人,带着牵念,带着惊惧,而发自心底的呼喊。
同是一首送别诗,《邶风·二子乘舟》写得远比《邶风·燕燕》单纯。全诗无一句比兴,诗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现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泻,也没有《燕燕》那种“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细节表现。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因为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为空白,便为读者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背景全无,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为谁,其表现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适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人间之情”。它之能够激发各种身份的读者之共鸣,而与诗人一起唏嘘、一起牵挂,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注释出处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
⑵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一说指诗人的两个朋友。
⑶泛泛:飘荡貌。景:通“憬”,远行貌。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⑷愿:思念貌。言:通“焉”。
⑸中心:心中:养养:忧思不安的样子。养,一说通“恙”。
⑹逝:往,去。
⑺不瑕:不至于。一说瑕通“遐”,远。害:祸患。一说害通“曷”,何。
相关文章
上面是“国风·邶风·二子乘舟”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诗经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