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原文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译文翻译

万里之外的故乡山川像是在梦里,久住这里的孩子也巳习惯说吴语了。

每当逼见故乡蜀地的老人都要详谈终日,便会回想青翠的峨嵋山高耸在天空。

师父您已达到忘言境界是真正有道行的人,而我除了吟诗作文没有任何作为。

注释解释

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乡僧:苏轼的同乡僧人。文长老:文及长老,报本禅院方丈

⑵万里家山:苏轼是四川人,当时来到万里之外的浙中,所以这样说。

⑶吴音:江浙一带的乡音。

⑷蜀叟:指文及长老。

⑸峨眉:四川峨眉山。苏轼为四川眉山人,所以诗中每每出现“峨眉”的字样,亦表现对家乡风物的眷恋。

⑹忘言:默喻所悟妙意,不必再用语言说明。

⑺天台:浙江省天台山,当时是佛教圣地

创作背景

宋神宗煕宁四年(1071年)六月,苏轼因反对新法,以太常博士直使馆而通判杭州,于十一月间来到任上。第二年年底,苏轼因事来到秀州,过永乐乡,遂有机会到当地的报本禅院一游。当时报本禅院住持名叫文及,因和苏轼为四川同乡,所以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很是投机,所以苏轼高兴之下,便乘兴作下此诗。

诗文赏析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抒发了作者怀念故乡的绵绵情思和对于自我诗人身份的体认。

诗的首句便起笔不凡,将十余年颠沛流离的宦途生涯,万里之外的蜀中山水完全笼括到“一梦中”,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魂牵梦绕之情。下句则写自已的话音已逐渐改变了幼年时所养成的乡音。三四两句既顺承上句而言,又落脚到与文长老畅谈乡情的中心:每当自己与文长老作整日的长谈,便好像看到家乡的峨嵋山上浓郁得要融入天空的翠色。

在这首诗中,有作者对禅师的赞美,有对家乡的怀念,更有对浙中山水的欣赏之情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还显示出壮年苏轼游览题咏于山水之间,不以得失累其心的洒脱胸怀。

相关文章

关于李白赞美《峨眉山》的经典古诗句

古今第一回文诗——题金山寺

七言律诗第一《登高》

寄题咸清精舍清晖堂

次瑞泉诗韵

上面是“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苏轼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3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