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解释翻译

『庭除』就是庭院,就是庭堂内外的意思。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早上,天刚刚开始黎明,要亮了,立刻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院内外,然后扫地。为什么要洒湿它?因为灰尘可以不到处飞,打扫就方便,一定要使到庭堂内外都要整洁。

《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教导你早上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这第一句。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传世之作,凡是首句它的寓意都是非常之深刻,不可以随随便便读过就算,字里行间其实它有非常深刻的道理,不可以粗心大意。我们来开解第一句,等我们开解完之后你可能就能够明白,原来这第一句是贯穿整篇《治家格言》的,提纲挈领。不单只贯穿这一篇《治家格言》,其实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圣贤之道,整个儒家文化。所以道理要理解得深刻,我们得到的利益就大。

这一句有三层意思,每一层意思可以就事上讲,可以就心态上讲。第一层意思是『黎明即起』,这个从事上讲叫你早起,早起究竟有什么好处?好处太多。从生理上讲,早起有利于健康。清朝的大官李鸿章在他的家书里面讲,「清晨之气最佳,终夜紧密闭卧室之内,浊气充塞。一吸清气,精神为之一爽,百病皆除」。我们晚上睡觉都要关起门窗,因为这样可以保养我们的阳气,如果门窗开着,甚至吹着风,那我们的阳气都吹散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觉得很累。因为阳气藏不住,第二天早上就发不出来,所以晚上一定要紧闭门窗睡觉。清晨我们起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时间如同一年四季一样,有春夏秋冬。所谓春天,早上三点到九点,这是一天的春天,春天要起来,万物都在春天生发。我们人一定要在一天春天的时间起床,不可以超过九点钟起床,如果超过九点钟起床,那这个人他一天的气色都不好,过了这个季节了。夏天是九点至下午三点,这段时间人的精力就旺盛,用来工作最好。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这段时间是秋天,秋天慢慢要收,下班了就要开始关锁门户休息。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这个时间是一日的冬天,这个时候一定要睡觉。这样作息是最符合天道,最养人的阳气。人生命在于他的阳气,阳气尽了,他的生命就结束了。

现在特别是在我们香港,很多人的作息都乱了,本来春天的时间就要起床,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结果他春天的时间不起床,睡到九点、十点以后,夏天就没有精神。没有精神了,到了秋天的时候他又不收,一直工作到很晚。晚上冬天都应该睡觉他又不睡觉,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二、三点。全乱了,这样未老先衰。一个人的作息时间如果规律科学,他到六、七十岁,你看他的面色都是非常健康,有生气,容光焕发。

李鸿章在这里教导我们,清晨,早上愈早愈好,虽然说如果三、四点钟起床有点太早,至少五、六点也要起床。我平时一般是四点钟起床,起床后把门窗打开,让外面的清晨之气充入房间,你吸一口气整个人精神就提起来了,这个时候把这些浊气都冲散了,百病不生。《弟子规》里面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就是讲这个道理。早上一定要起早,夜眠迟的迟古人讲是天黑之后,相当于现代讲的八、九点钟叫做迟,九、十点钟就很迟了,应当睡眠。早睡早起,白天有精力,用于我们的学习上面,用于我们工作上面,不要浪费时间、浪费青春,珍惜我们的宝贵时光。这个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早起有好处。

从家政的角度来讲,早起更有好处。清朝的大学者、大官曾国藩先生在他的家书当中写到,「晏起,为败家之凶德,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该起来的时候不起来,这个是败家之凶德。为什么?因为晚起是代表懒惰,一懒惰人就容易放逸、容易骄慢,恭敬之心就容易丧失,所以惭惭就开始败家。所以看一个家庭是兴旺之相还是衰败之相,你就看他家里面的人可不可以早起,八九不离十,你看得很准。所以治家以不晚起为本,这个根本就是要早起,这个是勤能治家。勤字的功夫,第一就是早起,第二做事有恒心。所以你看,从事上讲早起,对自身来讲、对家庭来讲,都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去落实。

从心地上来讲,早起是代表什么样的心?自强不息的心,人能够自强不息,他自然就能够勤奋。在《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该要效仿天一样,你看天上的日月星辰,每天都这样运转,没有一天间断,没有一天说下班,天天都工作,天天都这样运行,持之有恒,自强不息。所以君子学了这种精神,他能够勤奋。人能勤奋,他的学业、他的事业都能够成就。圣贤之道最重要的是好学,孔子曾经讲过,一个小区里面有十户人家,必定能够找到跟我一样的忠信之人,有忠心的、有信用的人一定可以找得出来,但是找不出一个像我这样好学的人。所以我们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圣人?最重要的是他有忠信的根和好学的精神。我们的恩师教导我们三年扎根,十年专修。三年扎根,扎什么根?孔子说的忠信之根。人要有忠心、有诚信,这个根才能够扎得稳。三年扎好这个根之后,还要怎么样?好学。孔子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你能够好学,前面又有忠信的根,你自然就能够成为好像孔子一样的圣人。我们恩师要求至少下十年的工夫,一门深入,这样我们才可以成就。我们从早起来锻炼我们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这种精神,这个很重要。

第二层意思是「洒扫庭除」,这是讲劳动,打扫卫生。劳动是锻炼我们勤劳的这种精神,学业也好,事业也好,能够勤劳就能够成就。如果懈怠、懒散,就一定荒废我们的学业和事业。古人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勤奋,即使是笨一点,不要紧,你都能够成就。自小从打扫卫生、劳动来练成我们勤劳的习惯,这个就很重要。勤劳的习惯练成之后,无论用于你学业、事业,你都能够有所成就。所以你看《朱子治家格言》一开始就把这些最重要的做人的道理,在这种事上传达出来。

从心态上讲,打扫卫生是表我们的诚敬心。对我们的家庭要有诚敬,一分诚敬能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能得十分利益,所以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能够勤勤恳恳,这是教我们恭敬。这种恭敬心从劳动中学得出来,对人、对事、对物都是恭敬。《礼记》里面「曲礼」是第一篇,一开篇第一句说「曲礼曰,毋不敬」,没有一样不恭敬,统统都要恭敬。恭敬心从哪里练出来?很细致打扫卫生。你看扫地,不是说拿起扫把就扫,是先洒一点水,然后把灰尘固定下来,扫那些灰尘就不会飞扬。你看这样细致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做事要多么谨慎、多么细致,这种细心就是恭敬。

第三层意思『要内外整洁』,这是说家里内外一定要整洁,《弟子规》里面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这是教导我们内外整洁,它跟《弟子规》讲的道理都是一样,《弟子规》说的字数多点,它说的字数少一点。人的居家能够整洁,心比较容易静下来,如果家里面都是乱七八糟,那我们的心一定是很乱,环境是反映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的书桌一定是所有东西都摆得整整齐齐,我们的窗一定是很明净,房屋不需要很大,但是什么东西都是有它放置的地方,整整齐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读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能够锻炼出整洁的好习惯,做什么事他都会有条有理,他不会乱,按部就班,这样做事就能够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从心态上讲,内外整洁怎么理解?内是指我们的心,外是指我们的环境,心境一如,我们的心整洁,外界的环境自然就能够整洁,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环境是我们心的一个投影,所以我们有什么心就会有什么环境。什么叫整洁的心?第一要善良、要忠厚、要清净,这是整洁的心,简单的说是善心、是清净心。那你感召的环境才是善的环境,是清净的环境。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我们心是因,环境就是果,真的叫做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和福是怎样来的?不是说有个天神、上帝故意降祸、降福给你,是自己招来的。怎样招来的?善恶招来的,为善就得福,为恶就得祸。跟随善来的就是福,福跟着善,祸跟着恶,如影随形,好像一个影子跟着身体一样,身体走到哪里,影子就走到哪里。

所以我们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好,环境包括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要环境好,首先我们心要好。譬如说,我们见到地球的气候环境差,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种种的天灾怎样来的?这个天灾一般人说是自然灾害,一说到自然就把这个原因推到外界了,跟自己无关,这个是自欺欺人。外界的灾难必定是自己内心的恶念招感。什么恶念?贪的心招来的是水灾。瞋恚心,经常发脾气、经常发怒,怨恨,嫉妒,这些心招来的是温度上升,火山爆发。你看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我们说发火,火就往上烧,温度升高,我们一发火要知道这个地球的温度就会上升。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不可以发火。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地球的兴亡是谁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说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才对。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你有这个心、这种使命感,你担当的心就出来了,做君子、做圣贤,无他,你能够发出这个大心量,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你就能够有资格去做君子、做圣人。愚痴的心是风灾,所以贪瞋痴的念头,感应的是水火风的灾难,不平的心就是地震。

所以内外是一不是二,你有这样的心自然有这样的环境,你想环境好,一定要你心先好,心一转过来了,环境就跟着转过来。我们想环保,环境保护,首先要保护我们的内心,内整洁了,外就整洁了,要内外整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转我们的心,断恶修善,净化内心。能够这样做的人多了,自然环境就能够得到改造。我们说构建和谐的世界,人间的净土是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这是第一句,你看《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里面的意思就这么深刻。所以我们每一句都能够从字里行间的深义去体悟,那我们读这篇格言得到的利益就太殊胜了。但是时间有限,我们后面一定要加快速度,讲了一个钟头才讲完第一句,五十四句岂不要讲上五十多个钟头?后面我们就简单讲,点到即止,大家自己好好去思悟。

相关文章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旅眠

朱子家训全文带拼音

朱子家训全文

上面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朱子家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2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