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是整个西方知识界的必读经典,几乎所有知名高校的推荐书单中,都有这本书的身影。当然,经典也意味着书中的内容有些许的晦涩和复杂,很多道理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可能理解到一点皮毛。趁着这个假期,我重新拾起这本书,耐着性子读完了。或许是因为一开始觉得这本书可能会很难,读完之后反而觉得这本书论述的很多哲思在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清晰的,许多的观念也很明确,可以马上内化成自己的感想。
可以说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书要“简单”地多了。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神奇之处,也正是在于其简洁的逻辑思想后面,呈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好世界。书中许多哲理让人不断从浅处陷入更深层。你越是多思考一点,那个理想国的世界就越是色彩斑斓。
在书中,柏拉图借用其老师苏格拉底之口,与他人进行辩论,在你一言我一语当中,勾勒他的理想世界。书中有优生学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民主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参政参军问题等等。可以看出柏拉图的学问是一个综合体,涵盖了整个社会的诸多方面。在种种被探讨的问题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洞穴理论”。
向着光明的洞穴理论。柏拉图带我们一起构想了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里,有一条长通道通向外面,有一道光能够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如果发出了声音,囚徒会认为是洞壁上的阴影发出了声音。
如果其中一个囚徒被解禁了,他会看到火光,这样的场景打破了他原有的世界,整个过程很痛苦。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以前他看到的全部是虚假的,如今他比较地接近了实在,你认为他会怎么回应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回应呢?
如果他是被迫的,火光会灼伤他的眼睛,他会逃向那些他原本他能够看得清楚的东西。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陡峭的坡道,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他会觉得很痛苦,很恼火;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还会更加眩晕,看不见所谓的真实的事物了。
这个洞穴理论,主要在讲的是柏拉图对于教育的看法。他所模拟的这个情境也很巧妙。一开始被捆绑住手脚的囚徒是无知的,未被教育的。他们相信自己看到的阴影就是真实的存在。当其中一个人先看到了火光,他会感到痛苦,原有的世界观似乎崩塌了。他会变得无所适从。而如果他被迫走上斜坡,看到外面的太阳,他可能又会被再一次的刷新三观。
本来是一步步能够接近真实,为什么囚徒会感到痛苦呢?柏拉图认为,要让囚徒能在洞穴外面的高处看得见东西,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首先看阴影,其次看人和其他东西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看东西本身。接着就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那么,这个囚徒就可以知道,原来太阳才是造成光影变化、四季更替的原因。所以,教育是循序渐进的,需要让被教育者逐渐适应新知识。
那么剩余的其他囚徒会怎样对待那个知道真相的人呢?当他又突然离开阳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会因为不适应而什么都看不见。其他的人就会笑话他往上走,眼睛都坏了。所以,当他还没能适应这种黑暗的时候,他就要和剩余的人争辩未见过正义的关于正义的观念。
在这个洞穴的世界里,受过教育的人能看到更光明的世界,能看到更远大的更正义更善良的世界。而当他要与未受过教育的人探讨正义、善良时,他就显得很可笑,他是不被理解的。反之,他也无法让那些活在黑暗里的人看到光亮。看到光明的人,脑中不再只有一种现实,而是有多种现象。当我们在于其他人争论时,是不是也是因为自己目光短浅,而拒绝接受新的事物?又或者是否因为自己的灵魂没有转向,而嘲笑别人在异想天开?我想这个洞穴理论,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一种神圣的善良。
但一直在洞穴里的人,是无法释放出这种本真,更无法接近于善。接受光亮的过程是痛苦的,眼睛是刺痛的,这是新事物固有的特点。我们会不会因为无法承受真实和正义带给我们的刺痛,选择回到原点,自我麻痹自我安慰呢?但如果一个个囚徒都从洞穴里出来,那么全部的人也都知道世界原来是如此光明的,很多的争论也就不会再有了。不过这样一来,大家是不是又陷入了另一个洞穴呢?
再观当下,我们许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似乎还是在一个拉着囚徒走陡坡的过程。如果他已经对原有的境况深信无疑,我们应该如何一步步地引导他向着至善、理性与真理的方向前进呢?我想,通往真理的路是困难的,但光亮注定也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人。如果黑暗中的人们,被洞穴外的光吸引住了,他们好奇外面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好奇为何外面会有光。
我想,这些追求智慧和至善的人们,也会慢慢地向着洞穴的光处行动。这时,你如果提前得到了正义,不妨成为一个指路的人,引导即可。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因此,灵魂本身是有视力的,要想方设法地让他转向。那些甘愿做井底之蛙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转向的过程。
做一个幸福的爱智者。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可谓是纯粹至极,每每读到他描绘的理想世界时,我的目光也跟随着他一同看到那个充满理性、正义和善良的社会。柏拉图认为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他最有王者气质,最能自制。最恶者和最不正义者是最不幸的人。他又最有暴君气质,不仅对自己实行暴政而且对他的国家实行暴政。当然,柏拉图用了一系列的逻辑来论证这一观点(很多论证的逻辑我也很难完全理解)。就单看到这个结论,我想你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他真的太纯粹,太理想也太美好了吧。也许真正的哲学家就是这么的纯粹和纯洁。
因此,“那些没有智慧和美德经验的人,只知聚在一起寻欢作乐,终身往返于我们所比喻的中下两级之间,从未再向上攀登,看见和到达真正的最高一级境界,或为任何实在所满足,或体验到过任何可靠的纯粹的快乐。他们头向下眼睛看着宴席,就像牲畜俯首牧场只知吃草,雌雄交配一样。须知,他们想用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满足心灵的那个不实在的无法满足的部分是完全徒劳的。
由于不能满足,他们还像牲畜用犄角和蹄爪互相踢打顶撞一样地用武器互相残杀”。柏拉图对没有智慧和美德经验的人有着强烈的批判,他在描述时用的比喻和措辞也可以看出他对无智慧和美德的人有多么鄙夷。柏拉图极力崇尚理性,追求智慧,他希望告诉人们,无知的人连自己都无法认识。他们的快乐就停留在最低处,为了满足欲望而陷入整日的斗争。
如果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话,我想这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样,柏拉图希望能有人们都能追求理性与智慧,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爱智者,世界也会因为爱智者而更加快乐幸福。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显然的道理。如果我们从固有的洞穴里走出,一步步走向真理的世界,理性会让我们有更广的视野,智慧会让我们合理地处理事情、分清是非。但,当我们认为在逐步接近真理的时候,或许也会发觉,没有实实在在的真理,我们永远也无法接近那个真理。
当我们越是获得了智慧,便会越觉得自己不那么智慧。我们能够在向下比较的时候,获得在上位的幸福感,但再往上呢?我们又是否会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幸福感?在更高处的人看来,我们是否也像牲畜用犄角在无意义地互相顶撞呢?毕竟柏拉图描绘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我觉得映射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更多更复杂的维度要考虑。
当看完柏拉图的《理想国》后,我明知道这理想的世界遥不可及,也知道现实中只能无限地接近他所倡导的政治秩序与教育流程,而无法原模原样地实现。但我依然还是很向往。而且更多的,是一种心灵被洗涤的感觉,或者说是眼睛被擦亮了。我仿佛能够更清楚地分辨自己的处境,我也仿佛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真幸运,这本书与柏拉图,能够伴随着我们一同向真理前进。
相关文章
上面是“《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作文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