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开头的成语
1、
[huì mò rú shēn]
【解释】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出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示例】中国则讳莫如深,枢府举动,真相不知。 ——清·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2、
讳败推过
[huì bài tuī guò]
【解释】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出处】晋·习凿齿《司马景物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表,上下离心,贤愚解体。”
3、
[huì jí jì yī]
【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示例】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
4、
讳恶不悛
[huì è bù quān]
【解释】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示例】对那些讳恶不悛的战犯一定要严惩。
5、
讳兵畏刑
[huì bīng wèi xíng]
【解释】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于惟祖宗,有常则兮。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益,兹不易兮。”
6、
讳树数马
[huì shù shù mǎ]
【解释】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示例】《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默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
7、
讳莫高深
[huì mò gāo shēn]
【解释】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示例】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决不可讳莫高深,应该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并尽快改正。
“讳”结尾的成语
1、
无所忌讳
[wú suǒ jì huì]
【解释】没有什么顾虑。
【出处】宋·种放《退士传》:“《皮氏文薮》,陆氏丛书,皆句句明白,剔奸塞回,无所忌讳。”
2、
正谏不讳
[zhèng jiàn bù huì]
【解释】谏:劝谏;讳:避讳。正言相劝,毫不隐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3、
直言无讳
[zhí yán wú huì]
【解释】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出处】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示例】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晋书·刘波传》
4、
直言勿讳
[zhí yán wù huì]
【解释】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5、
正言不讳
[zhèng yán bù huì]
【解释】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示例】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 ——唐·苏试《〈凫绎先生文集〉叙》
6、
转喉触讳
[zhuǎn hóu chù huì]
【解释】指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示例】按文字避忌,至禁用‘哉’字,真所谓转喉触讳者矣。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忌用“哉”字》
7、
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解释】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示例】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 ——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8、
供认不讳
[gòng rèn bù huì]
【解释】供认:被告对于某一事实或断言的真实性予以承认;讳:避讳。指对某项指控完全认同。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所犯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
【示例】他对此供认不讳。
9、
入门问讳
[rù mén wèn huì]
【解释】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出处】《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10、
临文不讳
[lín wén bù huì]
【解释】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出处】《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示例】古人临文不讳,或谓史迁讳谈为同,然滑稽传有谈言解纷语,恐此说未确。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五
11、
直认不讳
[zhí rèn bù huì]
【解释】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出处】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示例】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2、
以言为讳
[yǐ yán wéi huì]
【解释】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出处】《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13、
自认不讳
[zì rèn bù huì]
【解释】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出处】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5回:“既是岳雷,自认不讳,不必审问。”
“讳”在中间的成语
1、
毫不讳言
[háo bù huì yán]
【解释】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示例】他是个直肠子,说话毫不讳言。
2、
忌讳之禁
[jì huì zhī jìn]
【解释】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
【出处】《老子》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汉·贾谊《新书·过秦论》:“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3、
无可讳言
[wú kě huì yán]
【解释】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示例】无可讳言,闭关锁国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4、
无庸讳言
[wú yōng huì yán]
【解释】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出处】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示例】无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
5、
不讳之变
[bù huì zhī biàn]
【解释】不讳:死的婉词,指人死不可避免;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出处】《后汉书·申屠刚传》:“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6、
不讳之门
[bù huì zhī mén]
【解释】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规谏必看不讳之门。”
7、
不讳之路
[bù huì zhī lù]
【解释】指忠言直谏之路。
【出处】《后汉书·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示例】君子难进易退……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 ——《旧唐书·颜真卿传》
8、
不讳之朝
[bù huì zhī cháo]
【解释】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出处】汉·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示例】遭逢不讳之朝,发抒未竟之志。 ——清·钱谦益《江兆豫侍御六十序》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