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结尾的成语
1、
匡其不逮
[kuāng qí bù dǎi]
【解释】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出处】《汉书·文帝纪》:“乃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示例】足下云,幸在后死,尚须仆匡其不逮,共成不朽。 ——清·侯方域《答张尔公书》
2、
辞不意逮
[cí bù yì dǎi]
【解释】逮:达到。言辞不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出处】宋·刘学箕《松江哨遍》词序:“至预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3、
以匡不逮
[yǐ kuāng bù dǎi]
【解释】匡:匡正;不逮:不及,考虑不周的地方。达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多用于请人提意见。
【出处】《后汉书·李充传》:“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
【示例】上国是箕子开基,文明礼乐,自汉唐以来,世多硕辅。这几人都是昔日盟友,相助分理,以匡不逮。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4、
才识不逮
[cái shí bù dǎi]
【解释】才:才能;识:见识;逮:及,到。才能和见识都不高。
【出处】《宋史·刘挚传》:“才识不逮而忠实有余,次也。”
5、
根连株逮
[gēn lián zhū dǎi]
【出处】《元典章·刑部二·系狱》:“小有词诉,根连株逮,动至什伯,系累满途,囹圄成市。”
6、
骈首就逮
[pián shǒu jiù dǎi]
【解释】指一并被拘禁。同“骈首就系”。
【出处】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7、
力所不逮
[lì suǒ bù dǎi]
【解释】逮:到,及。指能力达不到。
【出处】宋·连文凤《百正集·送苟厚夫学正之昌国序》:“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技术有所不及,故不暇择地之美恶近远焉。”
【示例】李鸿章认为备战议和,只能顾到一面,两面为敌,力所不逮。 ——高阳《慈禧全传》五十四
8、
力有未逮
[lì yǒu wèi dǎi]
【解释】指能力做不到。
【示例】他一直希望能化解这两家的仇恨,但力有未逮,他们仍然争吵不休。
“逮”在中间的成语
1、
狗逮老鼠
[gǒu dǎi lǎo shǔ]
【解释】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出处】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2、
言不逮意
[yán bù dǎi yì]
【解释】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示例】陛下不取此,其不可十也,臣言不逮意。 ——宋·孙在、奭《谏幸汾阴
3、
克逮克容
[kè dǎi kè róng]
【解释】指能和顺而宽容。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4、
词不逮意
[cí bù dài yì]
【解释】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清·龙启瑞《覆唐子实书》:“嗣有四乡联团之议,曾泐数行奉达,仓卒中词不逮意。”
5、
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解释】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