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开头的成语
1、
[hōng dòng yī shí]
【解释】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这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
【示例】这件事曾经哄动一时。
2、
[hōng táng dà xiào]
【解释】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示例】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哄堂大笑。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哄”结尾的成语
1、
闹闹哄哄
[nào nào hōng hōng]
【解释】吵吵闹闹,指喧闹的场面。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6章:“学习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整天闹闹哄哄地搞各种社会活动。”
2、
撮科打哄
[cuō kē dǎ hòng]
【解释】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漫遣》:“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一生浪荡,半世风流。但是晦气的人家,便请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与他钻懒帮闲。”
“哄”在中间的成语
1、
撺哄鸟乱
[cuān hòng niǎo luàn]
【解释】撺哄:怂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鸟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众人起初吃酒写合同时,大家撺哄鸟乱,心下还有信有不信的意思。”
【示例】我无法适应这撺哄鸟乱的局面。
2、
趁哄打劫
[chèn hōng dǎ jié]
【解释】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今因见有客,趁哄打劫的逃去了。”
3、
一哄而集
[yī hòng ér jí]
【解释】哄:喧闹。一阵喧闹,人们都起来了。形容自发地行动起来。
【示例】一哄而集的群众会,不能讨论问题,不能使群众得到政治训练,又最便于知识分子或投机分子的操纵。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4、
一哄而上
[yī hǒng ér shàng]
【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
【出处】《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
【示例】做项目不能一哄而上。
5、
一哄而起
[yī hōng ér qǐ]
【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示例】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成为中坚。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6、
大哄大嗡
[dà hōng dà wēng]
【解释】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实际效果并不好。
【示例】有些人做事喜欢大哄大嗡,但往往办不好事情。
7、
一哄而散
[yī hōng ér sàn]
【解释】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示例】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 ——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