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开头的成语

1、

疑信参半

[yí xìn cān bàn]

解释】指半信半疑。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是人也。”

示例】眼睛是睁得更其圆大了,那里是疑信参半的。 ——钟理和《故乡之三·阿煌叔》

2、

疑今察古

[yí jīn chá gǔ]

【解释】疑:疑问;察:考察。对于当世有所怀疑的事,通过考察历史来寻求解决。

【出处】《管子·形势》:“疑今者,察之古。”

3、

疑团莫释

[yí tuán mò shì]

【解释】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出处】高阳《草莽英雄》第十章:“所不可解的是,赵文华所能动用的队伍虽然不多,但倭寇海盗,经此行击,战力大损,惧他何来?何以不捡个现成的便宜?疑团莫释,而两彭已连袂到达。”

【示例】我一时疑团莫释,难以入睡。

4、

疑鬼疑神

[yí guǐ yí shén]

【解释】怀疑这个,又怀疑那个。形容神经过敏,无中生有,胡乱猜疑。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安公子正在个疑鬼疑神的时候,遇见了这等一个神出鬼没的脚色。”

5、

疑心生鬼

[yí xīn shēng guǐ]

【解释】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出处】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示例】吾只恐读是编者疑心生鬼,或入街鬼窠路云。 ——清·张南庄《何典》太平客人序

6、

疑心生暗鬼

[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解释】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出处】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示例】你看他奔上大路,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7、

疑三惑四

[yí sān huò sì]

【解释】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

【示例】她就是疑三惑四的性格。

8、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yí rén wù yòng,yòng rén wù yí]

【解释】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夫如是,则疑者不使,使者不疑。”《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

9、

疑难杂症

[yí nán zá zhèng]

【解释】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出处】鲁迅《二心集·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

【示例】他是一个专攻疑难杂症的大夫

10、

疑事无功

[yí shì wú gōng]

【解释】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韂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示例】诸将多曰:“善!”张卬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淮阳王更始元年》

11、

疑疑惑惑

[yí yí huò huò]

【解释】怀疑别人,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自从昨夜见鬼,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二回:“若是内里写出来的,咱终有些疑疑惑惑。”

12、

疑似之间

[yí sì zhī jiān]

【解释】疑似:既像又不像。指有所怀疑,不敢肯定的事。

【出处】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断速则寡恕于人,而疑似之间不容辩也。”

【示例】宋·王谠《唐语林·方正》:“今我得魏谟,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望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

13、

疑误天下

[yí wù tiān xià]

【解释】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14、

疑云满腹

[yí yún mǎn fù]

【解释】心中充满了疑惑。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那时我就怀疑:晚上行军,怎么可以打灯笼呢?自己疑云满腹,莫测玄奥。”

15、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解释】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16、

疑人疑鬼

[yí rén yí guǐ]

【解释】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17、

疑心杀子

[yí xīn shā zǐ]

【解释】因怀疑而杀死亲生儿子。比喻对既象又不象的现象不做调查,只凭主观怀疑着手处理,酿成大错。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丈人望其真子,拨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示例】见怪不怪,我正即能辟邪;怕鬼有鬼,疑心适以杀子。 ——清·练塘老渔《聊斋志异跋》

18、

疑邻盗斧

[yí lín dào fǔ]

【解释】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19、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解释】疑:怀疑,犹豫;成:成功。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做事疑虑重重就不会有效果。

【出处】《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0、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

【解释】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21、

疑神见鬼

[yí shén jiàn guǐ]

【解释】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少见多怪,一点点儿眉毛大的事儿,就疑神见鬼似地!”

22、

疑团满腹

[yí tuán mǎn fù]

【解释】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23、

疑神疑鬼

[yí shén yí guǐ]

【解释】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出处】明·张岱《瑯嬛文集·萧丘〈谵述〉小序》:“谵者非梦非幻,疑鬼疑神,若图谶,若镜听,若童谣,人所奉为蓍蔡,以卜休咎,是名曰谵。”

【示例】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

24、

疑行无成

[yí xíng wú chéng]

【解释】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出处】《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5、

疑惑不解

[yí huò bù jiě]

【解释】疑惑:怀疑。指对某一事物怀疑迷惑,认识不清。

【出处】顾寄南《黄桥烧饼》:“他疑惑不解。陈毅同志告诉他,这是准备给俘虏吃的。”

【示例】四爷胤祯谋事细密,他疑惑不解地瞧着邬思明。 ——二月河《康熙大帝》十四

26、

疑贰之见

[yí èr zhī jiàn]

【解释】疑贰:疑惑,拿不定主意。指犹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27、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yí sì zhī jì,bù kě bù chá]

【解释】疑似:既象又不象。不分明而想像的迹象,不能不仔细考察。指不被事物相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处】《吕氏春秋·疑事》:“夫惑于似事者,而失于真士。此藜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疑”结尾的成语

1、

薏苡之疑

[yì yǐ zhī yí]

【解释】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2、

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

【解释】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宝玉满腹狐疑,只得问道:‘姐姐说是妃子叫我,那妃子究竟是何人?’”

【示例】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3、

毋庸置疑

[wú yōng zhì yí]

【解释】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出处】王朔《痴人》:“是的,这点毋庸置疑!我相信她本来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示例】毋庸置疑,我肯定能赢他。

4、

形迹可疑

[xíng jì kě yí]

【解释】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房文淑》:“邓以形迹可疑,故亦不敢告人,托之归宁而已。”

【示例】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确有点过火,但也是他形迹可疑所致。 ——鲁迅《两地书》一一

5、

投杼之疑

[tóu zhù zhī yí]

【解释】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赞成的疑虑。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示例】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 ——《周书·唐瑾传》

6、

无庸置疑

[wú yōng zhì yí]

【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示例】无庸置疑,我是不会去的。

7、

将信将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解释】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示例】荣禄对他是持着戒心的,所以这番愤激之言,在将信将疑之间。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8、

邻父之疑

[lín fù zhī yí]

【解释】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出处】《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坏墙,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9、

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解释】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示例】众人听了,也都半信半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10、

主少国疑

[zhǔ shǎo guó yí]

【解释】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示例】疆场骚动,主少国疑,不乘此时出师却贼,如何安定社稷?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九十六回

11、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yí rén wù yòng,yòng rén wù yí]

【解释】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夫如是,则疑者不使,使者不疑。”《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

12、

无可置疑

[wú kě zhì yí]

【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示例】我对此事无可置疑。

13、

自信不疑

[zì xìn bù yí]

【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14、

狼顾狐疑

[láng gù hú yí]

【解释】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处】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15、

解惑释疑

[jiě huò shì yí]

【解释】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示例】公在朝廷,群公百司,解惑释疑,公为蓍龟。 ——宋·曾巩《祭宋龙图文》

16、

多闻阙疑

[duō wén quē yí]

【解释】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示例】我们要有多闻阙疑、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17、

无容置疑

[wú róng zhì yí]

【解释】不会错,毫无疑问。

【示例】中国对保持着无容置疑的优势。

18、

行迹可疑

[xíng jì kě yí]

【解释】行迹:行动的踪迹;可疑:值得怀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示例】得注意那些行迹可疑的人

19、

深信不疑

[shēn xìn bù yí]

【解释】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示例】你不能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20、

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出处】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不容置疑。

21、

听微决疑

[tīng wēi jué yí]

【解释】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

【出处】《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示例】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22、

进退狐疑

[jìn tuì hú yí]

【解释】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23、

犹豫狐疑

[yóu yù hú yí]

【解释】犹豫:迟疑;狐疑:多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24、

毫不迟疑

[háo bù chí yí]

【解释】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

【示例】在两分钟之内,列车把一些旅客抛在淋着雨的小站,就毫不迟疑地顶着雨向西冲去。 ——柳青《创业史》

25、

好问决疑

[hào wèn jué yí]

【解释】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26、

赏奇析疑

[shǎng qí xī yí]

【解释】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出处】晋·陶潜《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示例】海内贤达,不非吾说,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

27、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xìn yǐ chuán xìn,yí yǐ chuán yí]

【解释】可信的,就作为可信的留传下去;可疑的,仍然作为可疑的留传下去。指对文献资料及传说中的不同说法,采取客观审慎的态度。

【出处】《谷梁传·桓公五年》:“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示例】鬼神不能自成,须人而生,柰何无父而生乎!一言有父,一言无父,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史记·三代世表》

28、

切鈇之疑

[qiè fū zhī yí]

【解释】鈇:通“斧”。比喻凭主观臆断而产生的疑心或成见。

【出处】宋·张守《再乞罢言职求外状》:“身自贻于吏议,虽丹书幸免,宁无窃鈇之疑?而白简仍裁,终有吹齑之戒。”

29、

居之不疑

[jū zhī bù yí]

【解释】居:处于;不疑:不疑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说秦凤梧跟了张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闹在一起,吃喝顽笑,大家知道他是个有钱的财主,恭维他观察长,观察短,秦凤梧也居之不疑。”

【示例】他也居之不疑,俨然是童生队里的名公。 ——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

30、

以疑决疑

[yǐ yí jué yí]

【解释】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

【出处】《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31、

众难群疑

[zhòng nán qún yí]

【解释】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示例】众难群疑曰:‘是必有强国焉阴助之耳;不然,倭乌能如是!’ ——清·严复《原强续篇》

32、

东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解释】指胡乱猜疑。

【出处】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示例】请不要对我东猜西疑的。

“疑”在中间的成语

1、

狐疑不决

[hú yí bù jué]

【解释】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示例】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起来,暗想道:这事倒是我认错了?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

2、

狐疑不断

[hú yí bù duàn]

【解释】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3、

迟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解释】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示例】迟疑不定的神色就很显然地浮上了杜竹斋的山羊脸儿。 ——茅盾《子夜》二

4、

多疑少决

[duō yí shǎo jué]

【解释】决:决断。遇事疑虑很多,缺少决断力。

【出处】晋·潘岳《射雉赋》:“若夫多疑少决,胆劣心狷,内无固守,出不交战。”

【示例】循多疑少决。每欲以万全为虑。 ——《宋书·武帝纪》

5、

持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解释】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出处】《杨家将演义》第14回:“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6、

解疑释结

[jiě yí shì jié]

【解释】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示例】飞辩骋词,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7、

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示例】我做了她的俘虏,她反而有点迟疑不决了。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8、

迟疑坐困

[chí yí zuò kùn]

【解释】迟疑:犹豫不决;坐:遂,于是。因为犹豫不决而陷于困境中。

9、

罪疑惟轻

[zuì yí wéi qīng]

【解释】疑:不能确定;惟:同“唯”,只有。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只应从轻判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示例】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罪疑惟轻,则冥途有重返之魄;罚当其咎,则单门无连染之人。”

10、

夏虫疑冰

[xià chóng yí bīng]

【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示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1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yòng rén bù yí,yí rén bù yòng]

【解释】疑:怀疑。既然已经任用的人,就应当充分信任;有怀疑信不过的人,就不要用。

【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夫如是,则疑者不使,使者不疑。”《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

【示例】茅盾《子夜》:“急冲冲地跑到厂里来,便是对于部下的办事人还没有绝对信任的意思,那就不合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12、

打破疑团

[dǎ pò yí tuán]

【解释】消除心中的疑虑。多形容人与人之间重新获得谅解。

13、

质疑问难

[zhì yí wèn nàn]

【解释】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

【示例】我们数学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常常采用质疑问难和方法。

14、

毫无疑问

[háo wú yí wèn]

【解释】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出处】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示例】毫无疑问,这事跟她有直接关系。

15、

狐疑犹豫

[hú yí yóu yù]

【解释】狐疑:多疑;犹豫:迟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示例】今因其闲也而书之,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诟病,狐疑犹豫,伏而不出者累月,方示足下。 ——唐·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16、

稽疑送难

[jī yí sòng nán]

【解释】指考察疑端,排除难点。

【出处】清张三光《蒋石原先生传》:“听断之暇,进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难,亹亹而启迪之。”

17、

乘疑可间

[chéng yí kě jiàn]

【解释】乘:利用;间:离间。利用对方的猜疑,可以离间其内部关系。

【出处】《投笔肤谈·达权》:“乘疑可间,乘劳可攻。”

18、

迟疑观望

[chí yí guān wàng]

【解释】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19、

狐疑不定

[hú yí bù dìng]

【解释】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20、

满肚疑团

[mǎn dù yí tuán]

【解释】疑团: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示例】她没有办法来解决这满肚疑团。

21、

持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解释】收存疑虑,不能决定。

【出处】《周书·范善传》:“善密谓崇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示例】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十四回

22、

析疑匡谬

[xī yí kuāng miù]

【解释】解析疑义,纠正谬误。

【出处】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

23、

质疑辨惑

[zhì yí biàn huò]

【解释】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出处】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张彦清]初从朱子游,得其大旨,后与李公吕质疑辨惑,造谐益深。”

24、

恫疑虚猲

[dòng yí xū gé]

【解释】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同“恫疑虚喝”。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战国策齐策一》作“恫疑虚猲”。

【示例】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 ——严复《救亡决论》

25、

迟疑不断

[chí yí bù duàn]

【解释】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唐·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26、

狐疑未决

[hú yí wèi jué]

【解释】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东观汉纪·来歙传》:“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嚣将王元说嚣,故狐疑不决。”

27、

设疑破敌

[shè yí pò dí]

【解释】设:设置;破:攻下。设置疑兵,迷惑敌人,寻机攻击。

28、

迟疑顾望

[chí yí gù wàng]

【解释】犹言迟疑观望。

【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29、

群疑满腹

[qún yí mǎn fù]

【解释】群:多;疑:疑问,困惑。形容猜疑心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于胸中。”

30、

援疑质理

[yuán yí zhì lǐ]

【解释】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援疑质理,俯身倾耳请。”

31、

阴疑阳战

[yīn yí yáng zhàn]

【解释】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出处】《周易·坤》:“阴疑于阳必战。”

【示例】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清·魏源《寰海》诗

32、

恫疑虚喝

[dòng yí xū hè]

【解释】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示例】又惧天下之不吾信也,于是恫疑虚喝而傲睨顾盼,以济其方术之穷。 ——清·戴名世《<刘陂千庶常诗>序》

33、

半疑半信

[bàn yí bàn xìn]

【解释】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唐·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示例】若他人听过了,半疑半信,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朱子全书》卷十六

34、

罪疑从轻

[zuì yí cóng qīng]

【解释】疑:不能确定。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只应从轻判处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35、

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示例】其所以迟疑未决者,只为要把两桩事情合成一件。 ——清·李渔《巧团圆·议赘》

36、

毫无疑义

[háo wú yí yì]

【解释】疑义:可疑之理。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这是第二据。”

【示例】我们的工作成绩是很显然的,毫无疑义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7、

满腹疑团

[mǎn fù yí tuán]

【解释】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示例】无论他怎样辩解,我们满腹疑团都得不到解答。

38、

解疑释惑

[jiě yí shì huò]

【解释】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示例】器足以任重而致远,明足以解疑而释惑,强足以胜难而处剧。 ——宋·晁补之《祁州新修学记》

相关文章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九日次定国韵

清平调·其三

列传·卷一百零五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上面是“”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