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开头的成语

1、

刑不上大夫

[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解释】大夫:官名,商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五级爵。原指五级爵犯罪免受肉刑。后比喻刑法对官僚阶级不起作用。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示例】古时刑不上大夫,张珪身为平章,乃遭幸臣仗责,可叹可恨! ——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三十一回

2、

刑措不用

[xíng cuò bù yòng]

【解释】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出处】《北史·循吏传·王伽》:“若使官尽王伽之俦,人皆李参之辈,刑措不用,其何远哉!”《旧唐书·礼仪志三》:“汉文帝竟不登封,而躬行俭约,刑措不用。”

【示例】夫古之所谓至治极盛者,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 ——严复《原强》

3、

刑仁讲让

[xíng rén jiǎng ràng]

【解释】以仁爱为典型,讲求礼让。

【出处】《礼记·礼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4、

刑于之化

[xíng yú zhī huà]

【解释】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出处】《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示例】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如淑女。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

5、

刑天争神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

【解释】刑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刑天敢于和天帝争夺神位。后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出处】《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之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6、

刑余之人

[xíng yú zhī rén]

【解释】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示例】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五十六回

7、

刑马作誓

[xíng mǎ zuò shì]

【解释】古代结盟,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言。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并刑马之誓,传之子孙。”

【示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

8、

刑期无刑

[xíng qī wú xíng]

【解释】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出处】语出《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示例】刑期无刑,古有明训。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

9、

刑无等级

[xíng wú děng jí]

【解释】对犯人用刑不考虑其地位的尊贵和卑贱。

【出处】《商君书·赏刑》:“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刑”结尾的成语

1、

讳兵畏刑

[huì bīng wèi xíng]

【解释】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于惟祖宗,有常则兮。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益,兹不易兮。”

2、

造言之刑

[zào yán zhī xíng]

【解释】刑:刑罚。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

【出处】《周礼·地官·司徒》:“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3、

僭赏滥刑

[jiàn shǎng làn xíng]

【解释】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4、

决狱断刑

[jué yù duàn xíng]

【解释】受理诉讼,决断刑令。

【出处】《后汉书·郭躬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礼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

5、

明正典刑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出处】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示例】故户部尚书租庸使刘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贼之伪命,除将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随坐。 ——明·陆采《明珠记·伪敕》

6、

扑作教刑

[pū zuò jiào xíng]

【解释】扑:戒尺;教刑:上古刑法的一种。原意为以戒尺责打不遵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戏称责打。

【出处】《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示例】明帝在日,曾饬陈太妃随时训责,扑作教刑。 ——蔡东蕃《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7、

峻法严刑

[jùn fǎ yán xíng]

【解释】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汉·王充《论衡·非韩篇》:“使法峻,民无奸者;使法不峻,民多为奸。”《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示例】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8、

以刑致刑

[yǐ xíng zhì xíng]

【解释】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出处】《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9、

尚德缓刑

[shàng dé huǎn xíng]

【解释】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出处】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示例】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 ——《清史稿·杜立德传》

10、

刑期无刑

[xíng qī wú xíng]

【解释】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出处】语出《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示例】刑期无刑,古有明训。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

11、

以刑止刑

[yǐ xíng zhǐ xíng]

【解释】犹以刑去刑。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示例】不立制度,则未之前闻,故曰以刑止刑,以杀止杀。 ——《唐律·名例一》

12、

以刑去刑

[yǐ xíng qù xíng]

【解释】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出处】《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13、

遁天之刑

[dùn tiān zhī xíng]

【解释】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示例】“死底境地为生者所不知,所以畏惧,不知生是‘天刑’,故如《养生主》所说,死是‘遁天之刑’,是‘呼之县解’”。 ——许地山《道教史》第四章

“刑”在中间的成语

1、

礼乐刑政

[lǐ yuè xíng zhèng]

【解释】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出处】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为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示例】臣愿陛下尽君道以宰天下,礼乐刑政并出而用之。 ——宋·陈亮《廷对》

2、

繁刑重敛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解释】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3、

怀刑自爱

[huái xíng zì ài]

【解释】刑:法度。指心中有法度,办事有分寸,不做违法的事,能够自重自爱。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

详刑慎罚

[xiáng xíng shèn fá]

【解释】详明周密地量刑,慎重妥善地定罪。多指决狱审慎。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郞传》:“岂夫当今隆兴盛明之时,祖述尧舜之际,割奢务俭之政,除繁崇省之令,详刑慎罚之教,所宜希慕哉?”

【示例】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后汉书·明帝纪》

5、

非刑逼拷

[fēi xíng bī kǎo]

【解释】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6、

严刑峻制

[yán xíng jùn zhì]

【解释】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晋·陆机《豪士赋》:“惧万民之有服,则严刑峻制,以贾伤心之怨。”

【示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刑峻制,惨无人理。”

7、

隆刑峻法

[lóng xíng jùn fǎ]

【解释】指刑法重而严。

【出处】《后汉书·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

8、

省刑薄敛

[shèng xíng bó liǎn]

【解释】减省刑法,薄收赋税。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勤于国政,省刑薄敛,养士训武,修复关隘。”

9、

威刑肃物

[wēi xíng sù wù]

【解释】以严刑使人恭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10、

政简刑清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解释】旧时形容法令简省,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那官人为官清正,单吃德化县中一口水;又且听讼明快,雪冤理滞,果然政简刑清,民安盗息。”

【示例】安太爷做了一年嘉兴县令,倒是政简刑清,上司很说他能干。 ——《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

11、

威刑不肃

[wēi xíng bù sù]

【解释】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示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12、

繁刑重赋

[fán xíng zhòng fù]

【解释】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五:“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示例】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

13、

果刑信赏

[guǒ xíng xìn shǎng]

【解释】指赏罚严明。

14、

当刑而王

[dāng xíng ér wáng]

【解释】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出处】《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示例】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当刑而王? ——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

15、

义刑义杀

[yì xíng yì shā]

【解释】正当和不必要的刑罚与杀戮。

【出处】《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16、

非刑拷打

[fēi xíng kǎo dǎ]

【解释】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15章:“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非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

17、

明刑不戮

[míng xíng bù lù]

【解释】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出处】《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18、

非刑吊拷

[fēi xíng diào kǎo]

【解释】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我实不曾为盗,你们非刑吊拷,务要我招认。”

19、

严刑峻法

[yán xíng jùn fǎ]

【解释】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示例】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20、

明刑弼教

[míng xíng bì jiào]

【解释】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出处】《尚书·大禹漠》:“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示例】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唐·张说《起义堂颂》

相关文章

送石处士序

争臣论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轻肥

志·卷五十五

上面是“”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