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开头的成语
1、
准情酌理
[zhǔn qíng zhuó lǐ]
【解释】准:依据,按照。指依据情况,斟酌事理。形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已发生的事情或问题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
“准”结尾的成语
1、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释】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示例】你,还抱住了二十岁时的理想,以为推之四海而皆准,俟之百世而不惑。 ——茅盾《创造》三
2、
放诸四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释】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示例】使人增长其幸福者,谓之善;使人减障其幸福者,谓之恶。此主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伦理说》
3、
十拿九准
[shí ná jiǔ zhǔn]
【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示例】要是他当面应承喽,就十拿九准啦。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十二章
4、
放之四海而皆准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释】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准”在中间的成语
1、
规矩准绳
[guī jǔ zhǔn shéng]
【解释】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管子·宙合》:“世用器械,规矩准绳,称量数度,品有所成。”
【示例】人才短长高下之不齐,而学力浅深中否之或异,岂能出规矩准绳之外哉。 ——宋·陈亮《告先圣文》
2、
推情准理
[tuī qíng zhǔn lǐ]
【解释】推:推测。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出处】《魏书·礼志二》:“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3、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解释】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4、
酌古准今
[zhuó gǔ zhǔn jīn]
【解释】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示例】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5、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6、
法脉准绳
[fǎ mài zhǔn shéng]
【解释】犹言法则标准。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