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开头的成语
1、
[yuàn nǚ kuàng fū]
【解释】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示例】假若是怨女旷夫,买成了成双作对。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2、
[yuàn fǔ huò tī]
【解释】怨府:众怨归聚的地方;祸梯:祸害的由来。指怨恨的集中点,祸害的根由。
【出处】《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3、
怨声盈路
[yuàn shēng yíng lù]
【解释】盈: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示例】百姓不堪需索,怨声盈路。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四十八回
4、
怨气满腹
[yuàn qì mǎn fù]
【解释】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
【出处】《后汉书·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5、
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示例】便是那愤懑不平之气,放诞无忌惮之言,心中口中,怨天尤人个不了。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
6、
怨天怨地
[yuàn tiān yuàn dì]
【解释】抱怨天又抱怨地。形容埋怨不休。
【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示例】逢我们使他们一使儿,就怨天怨地的。你说说可有良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
7、
怨词詈语
[yuàn cí lì yǔ]
【解释】抱怨与骂人的话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
8、
怨声满道
[yuàn shēng mǎn dào]
【解释】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9、
怨旷思归
[yuàn kuàng sī guī]
【解释】旷:久;怨旷:长期别离。长期别离,盼望早日还乡。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示例】留义募将士既久,咸怨旷思归,或有辄去者,乃题鄴城门。 ——《晋书·成都王颖传》
10、
怨入骨髓
[yuàn rù gǔ suǐ]
【解释】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示例】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 ——《新唐书·李绛传》
11、
怨怨哀哀
[yuàn yuàn āi āi]
【解释】形容哀怨的样子。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空教我闷转加、愁无奈,只落得哭哭啼啼、怨怨哀哀。”
【示例】没来由怨怨哀哀,我这里七林林转过庭槐,慢腾腾行过厅阶,孤椿椿靠定明亮隔。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二折
12、
怨声载道
[yuàn shēng zài dào]
【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示例】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13、
怨家债主
[yuàn jiā zhài zhǔ]
【解释】怨家:仇人。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无量寿经》卷下:“怨家债主,焚漂劫夺。”
【示例】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 ——唐·孔思义《造像记》
14、
怨声载路
[yuàn shēng zài lù]
【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示例】州县征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怨声载路,和气未洽。 ——《旧唐书·张廷珪传》
15、
怨天忧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解释】怨:怨恨;天:命运;忧: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示例】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忧人。
16、
怨怨焦焦
[yuàn yuàn jiāo jiāo]
【解释】哀怨焦急的样子。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呀!见孩儿卧血泊,那一个哭哭号号,这一个怨怨焦焦,连我也战战摇摇,直恁般歹做作,只除是没大道。”
17、
怨气冲天
[yuàn qì chōng tiān]
【解释】怨愤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恨情绪极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
【示例】其时百姓为贪官所逼,怨气冲天,早已大众齐心,一呼百应。(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18、
怨离惜别
[yuàn lí xī bié]
【解释】怨:怨恨;惜:舍不得。依依恋恋不忍分手。常用于男女之间。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怨”结尾的成语
1、
肩劳任怨
[jiān láo rèn yuàn]
【解释】犹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2、
深仇宿怨
[shēn chóu xiǔ yuàn]
【解释】犹深仇大恨。深而大的仇恨。
【出处】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3、
德以抱怨
[dé yǐ bào yuàn]
【解释】德:恩德;怨:仇怨,怨恨。以恩德回报仇怨。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知敦以厉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4、
敌惠敌怨
[dí huì dí yuàn]
【解释】犹言报德报怨。
【出处】《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示例】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 ——明·张居正《答江兵宪蔡春壹书》
5、
天怒民怨
[tiān nù mín yuàn]
【解释】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示例】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6、
深仇重怨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
【解释】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7、
睚眦之怨
[yá zì zhī yuàn]
【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示例】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8、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解释】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
9、
以直报怨
[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10、
东征西怨
[dōng zhēng xī yuàn]
【解释】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示例】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 ——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11、
柳啼花怨
[liǔ tí huā yuàn]
【解释】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出处】宋·卢祖皋《夜行船·暖入新梢风又起》词: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
12、
神怒民怨
[shén nù mín yuàn]
【解释】形容民愤极大。同“神怒民痛”。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师旷退,谓羊舌肹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13、
鸟啼花怨
[niǎo tí huā yuàn]
【解释】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14、
缠绵幽怨
[chán mián yōu yuàn]
【解释】缠绵:心绪郁结;幽怨:隐藏内心的怨恨。形容萦绕在内心的怨恨。
【出处】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不大愿意我有这种缠绵幽怨的调子。”
15、
没齿无怨
[mò chǐ wú yuàn]
【解释】比喻永无怨言。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示例】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 ——鲁迅《致许寿裳》
16、
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示例】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17、
猿悲鹤怨
[yuán bēi hè yuàn]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宋·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18、
猿啼鹤怨
[yuán tí hè yuàn]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听得猿啼鹤怨,泪湿征袍如汗。”
19、
物情离怨
[wù qíng lí yuàn]
【解释】物情:众情。指民心离散怨恨。
【出处】唐·陆贽《奏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今兹二库,珍币所归,不领度支,是行私也。不给经费,非宣利也;物情离怨,不亦宜乎?”
20、
以直抱怨
[yǐ zhí bào yuàn]
【解释】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示例】他与同事相处,一向抱着以直抱怨的宗旨,因此往往能化敌为友,融洽共处。
21、
死而无怨
[sǐ ér wú yuàn]
【解释】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
【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示例】求大人请臬台大人升一升冠,露一露头部,倘没有受伤痕迹,小人死而无怨。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
22、
藏怒宿怨
[cáng nù sù yuàn]
【解释】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处】《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示例】为人要心胸开阔,藏怒宿怨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23、
神怒鬼怨
[shén nù guǐ yuàn]
【解释】作恶多端,使鬼神都为之愤怒。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七回:“皇后谏陛下造此惨刑,神怒鬼怨,屈魂无申。”
24、
勇动多怨
[yǒng dòng duō yuàn]
【解释】勇动:鲁莽妄动。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智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贵。”
25、
神怒人怨
[shén nù rén yuàn]
【解释】指人人怨恨愤怒。
【出处】《南史·傅縡传》:“兆庶流离,转尸蔽野,货赂公行,帑藏损耗,神怒人怨,众叛亲离。”
26、
凤愁鸾怨
[fèng chóu luán yuàn]
【解释】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
【出处】明·王玉峰《梦香记·饯别》:“无奈分离一旦,你功名傥万全,也思恩爱有三年。苦只为鹗荐鹏骞,博得凤愁鸾怨。”
27、
劳而不怨
[láo ér bù yuàn]
【解释】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出处】《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示例】谏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此大舜所以“只载见瞽瞍,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28、
恩恩怨怨
[ēn ēn yuàn yuàn]
【解释】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出处】王朔《我是“狼”》:“当你认定十年韬晦已足以使人们忘却你和你下决心干掉的那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你便开始行动了。”
29、
天怒人怨
[tiān nù rén yuàn]
【解释】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示例】天怒人怨,祸几日深,非细故也。 ——《明史·倪岳传》
30、
云愁雨怨
[yún chóu yǔ yuàn]
【解释】喻指离情别愁。
【出处】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31、
杯酒解怨
[bēi jiǔ jiě yuàn]
【解释】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出处】《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示例】杯酒解怨的方式现在还在使用。
32、
猿惊鹤怨
[yuán jīng hè yuàn]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33、
无尤无怨
[wú yóu wú yuàn]
【解释】尤:怨恨。毫无怨恨。
【出处】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34、
市恩嫁怨
[shì ēn jià yuàn]
【解释】市恩:买好,讨好;嫁:转嫁。讨好别人,而把对自己的怨恨转移给别人。
【出处】《宋史·吕大防传》:“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
35、
抱关之怨
[bào guān zhī yuàn]
【解释】抱关:守门人。指职位低微俸禄少的官吏的牢骚。
【出处】《后汉书·马武传附二十八将传论》:“自兹以降,迄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36、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君子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宋·崔鶠《杨嗣复论》
37、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解释】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38、
白华之怨
[bái huá zhī yuàn]
【解释】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出处】《诗·小雅·白华》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示例】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厥职,以广继嗣之统,息白华之怨。 ——《汉书·谷永传》
39、
兴观群怨
[xìng guān qún yuàn]
【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处】《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示例】明·顾起元《竹浪斋诗序》:“欲如古之所谓兴观群怨多识者,杳然不可复得于篇什内矣。”
40、
东怒西怨
[dōng nù xī yuàn]
【解释】比喻迁怒于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41、
旧仇宿怨
[jiù chóu sù yuàn]
【解释】结了很久的怨仇。
【示例】他们终于化解了祖辈留下的旧仇宿怨。
42、
丝恩发怨
[sī ēn fà yuàn]
【解释】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怨”在中间的成语
1、
旷夫怨女
[kuàng fū yuàn nǚ]
【解释】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示例】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饿虎逢羊,苍蝇见血,那有工夫问名叙礼。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2、
盗怨主人
[dào yuàn zhǔ rén]
【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3、
三怨成府
[sān yuàn chéng fǔ]
【解释】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4、
敛怨求媚
[liǎn yuàn qiú mèi]
【解释】指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出处】《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
5、
敢怨而不敢言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解释】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6、
鹤怨猿啼
[hè yuàn yuán tí]
【解释】形容凄凉悲惨的场景。多用以指战乱、灾祸后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
【出处】元·张可久《木兰花慢》词:“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
【示例】牢着眼看鸟飞兔走,急回头怕鹤怨猿啼。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
7、
构怨伤化
[gòu yuàn shāng huà]
【解释】构:构成,造成;怨:怨恨;化:教化。指在民众中造成的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
【出处】《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8、
兰怨桂亲
[lán yuàn guì qīn]
【解释】比喻所在的环境或经历不同,因而遭遇也不同。
【出处】《晋书·陆机陆云传论》:“是知兰植中途,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非兰怨而桂亲,岂涂害而壑利?而生灭有殊者,隐显之势异也。”
9、
任怨任劳
[rèn yuàn rèn láo]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同“任劳任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示例】正是国家隆重之典,仕路清浊之源,非徒任怨任劳,还要其难其慎。 ——清·李渔《怜香伴·搜挟》
10、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nèi wú yuàn nǚ,wài wú kuàng fū]
【解释】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示例】现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局面难以实现。
11、
报怨雪耻
[bào yuàn xuě chǐ]
【解释】报:报复;雪:洗刷。报怨恨,洗刷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2、
以怨报德
[yǐ yuàn bào dé]
【解释】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处】《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示例】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 ——冰心《斯人独憔悴》
13、
克伐怨欲
[kè fá yuàn yù]
【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出处】《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示例】万厉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14、
自怨自艾
[zì yuàn zì yì]
【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示例】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 ——鲁迅《集外集·“音乐”》
15、
宿怨深仇
[sù yuàn shēn chóu]
【解释】宿:旧有的;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16、
亡国怨祝
[wáng guó yuàn zhù]
【解释】怨:埋怨;祝:太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旧指国家衰亡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去埋怨为国家祭祀祝祷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解除》:“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
17、
痴男怨女
[chī nán yuàn nǚ]
【解释】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示例】因数十年前,误办一宗公案,害许多痴男怨女,都湮没在这恨水愁山,泉泪冤海。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四十三回
18、
蝶怨蛩凄
[dié yuàn qióng qī]
【解释】比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
【出处】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19、
载道怨声
[zài dào yuàn shēng]
【解释】载:充满。道路上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示例】笑雌黄舌饶,黑符心骄,绿豆儿眼小,博得个载道怨声碧汉高。(清·感惺《断头台·受谳》)
20、
埋三怨四
[mán sān yuàn sì]
【解释】事事埋怨。
【示例】不要老是埋三怨四的,会有你的机会的。
21、
市怨结祸
[shì yuàn jié huò]
【解释】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22、
无怨无德
[wú yuàn wú dé]
【解释】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出处】《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23、
构怨连兵
[gòu yuàn lián bīng]
【解释】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出处】《周书·杜杲传》:“本朝与陈,日敦交睦,輶轩往返,积有多年。比为疆场之事,遂炎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鹬蚌狗兔,势不俱全。”
24、
东怨西怒
[dōng yuàn xī nù]
【解释】指任意指责别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25、
抱怨雪耻
[bào yuàn xuě chǐ]
【解释】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26、
民怨沸腾
[mín yuàn fèi téng]
【解释】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出处】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腾,丧国亡身者。”
【示例】上半年在那里办过几个月厘局,不该应要钱的心太狠了,直弄得民怨沸腾,有无数商人来省上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27、
人怨神怒
[rén yuàn shén nù]
【解释】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晋书·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示例】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 ——唐·辛替否《谏造金仙玉真二观疏》
28、
鹤怨猿惊
[hè yuàn yuán jīng]
【解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出处】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示例】搔首倚薰风,一幅画图尘土中。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谁绞香车起蛰松。 ——宋·王奕《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词
29、
愁红怨绿
[chóu hóng yuàn lǜ]
【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30、
恩怨了了
[ēn yuàn liǎo liǎo]
【解释】了了:清清楚楚。对恩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指对有恩者报了恩,对有怨者报了怨。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31、
恨紫怨红
[hèn zǐ yuàn hóng]
【解释】紫、红:紫色和红色的花,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的鲜花。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人心烦意恨。形容花姿引起人的伤感。
【出处】清·陆珍《虞美人·花歌》:“恨紫怨红满南园。”
32、
民怨神怒
[mín yuàn shén nù]
【解释】百姓怨恨,天神愤怒。形容作恶太甚,引进极大愤怒。
【出处】《晏子春秋·外篇七》:“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示例】赋役不均,财用不节,民民怨神怒,感伤和气,惟陛下裁择以答天意,消弭灾变。 ——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三十七回
33、
资怨助祸
[zī yuàn zhù huò]
【解释】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矣。”
34、
埋天怨地
[mán tiān yuàn dì]
【解释】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对什么都抱怨。
【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庙里,埋天怨地。”
【示例】今日据着他埋天怨地,正当冻饿,念他一点小孝。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
35、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示例】一刹那间便一生,何须恩怨苦分明。老来自笑犹闲气,动为前人抱不平。 ——清·赵翼《瓯北诗话·绝句二·读史》
36、
众怨之的
[zhòng yuàn zhī dì]
【解释】众人怨恨的目标。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众怨之的呢。”
37、
民怨盈涂
[mín yuàn yíng tú]
【解释】怨:怨恨;涂:通“途”;盈涂:充满道路。人民的怨恨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的怨恨情绪非常大。
【出处】《宋书·臧质传》:“败道伤俗,悖乱人神,忆怨盈涂,国谤弥岁。”
38、
恩甚怨生
[ēn shèn yuàn shēng]
【解释】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出处】《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示例】不必过多施恩给他,小心会恩甚怨生。
39、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0、
人怨天怒
[rén yuàn tiān nù]
【解释】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