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开头的成语
1、
[dì zǐ hái ér]
【解释】骂人话。即娼妓所生的孩子。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示例】叵耐这没廉耻的小弟子孩儿。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2、
[dì nán zǐ zhí]
【解释】泛指晚辈男子。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伦常》:“《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
【示例】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何典》第二回
“弟”结尾的成语
1、
[yǒu yú xiōng dì]
【解释】友于:兄弟般的情谊。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出处】《论语·为政》:“孝乎惟考,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示例】以遗命去国仪,仍用藩镇法,除民逋赋,友于兄弟,慎择贤能,所以吴越一方,安堵如恒。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二十三回
2、
膏粱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解释】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
【示例】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3、
故家子弟
[gù jiā zǐ dì]
【解释】故家:指世家大族。指出身高贵,有社会地位人家的子弟。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子逼勒。”
4、
酒肉兄弟
[jiǔ ròu xiōng dì]
【解释】指酒肉朋友。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示例】自古道:酒肉兄弟千个有,急难之中一个无。
5、
误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解释】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示例】不料‘思想权威者’或‘思想界先驱者’这一顶‘纸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误人子弟。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三》
6、
亲如兄弟
[qīn rú xiōng dì]
【解释】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出处】《魏书·高祖纪》:“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示例】袁承志和他相处十余年,早已亲如兄弟,知他不舍得与自己分离,心下也感怅惘。 ——金庸《碧血剑》第三回
7、
悮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解释】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出处】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8、
贵游子弟
[guì yóu zǐ dì]
【解释】游:游闲,即无官职的。没有官职的贵族子弟。
【出处】《周礼·地官·师氏》:“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示例】贵游子弟,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忧惧之劳,未尝经心。 ——《抱朴子·崇教》
9、
你兄我弟
[nǐ xiōng wǒ dì]
【解释】双方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密切。
【出处】清·蒲松龄《东郭外传》:“你逐日在外头呼朋唤友,你兄我弟,是没有工夫料理家务的。”
【示例】我们以后就以兄弟相称,你兄我弟,这样更加亲切。
10、
绾角兄弟
[wǎn jiǎo xiōng dì]
【解释】绾: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角:古代儿童束发,指年幼时;兄弟:此指亲如兄弟的朋友。幼年时结交的好朋友。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回:“随何也咱是你绾角兄弟,怎生来汉王不把咱钦敬。”
11、
膏腴子弟
[gāo yú zǐ dì]
【解释】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示例】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柯灵《香雪海·小浪花》
12、
纨绔子弟
[wán kù zǐ dì]
【解释】纨裤: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示例】钱正兴在他眼底中,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同世界上一切纨绔子弟一样的。 ——柔石《二月》六
13、
腰鼓兄弟
[yāo gǔ xiōng dì]
【解释】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14、
纨绮子弟
[wán qǐ zǐ dì]
【解释】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向往河发,纨绮子弟或请纳交附河发为重。”
15、
称兄道弟
[chēng xiōng dào dì]
【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示例】公安局通缉的杀人犯,可以住在他公馆里不受法律制裁,公安局长跟他照样称兄道弟,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七章
16、
四海之内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解释】四海:指全国。全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示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收了罢。 ——明·徐渭《英烈传》第六回
17、
膏梁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解释】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
【示例】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无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18、
如兄如弟
[rú xiōng rú dì]
【解释】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示例】如此,其为同调相怜,如兄如弟者益见。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19、
香火兄弟
[xiāng huǒ xiōng dì]
【解释】焚香结拜的兄弟。
【出处】唐·崔令钦《教坊记》:“坊吕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
【示例】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相公不知,这院中各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每遇时节,便做盛会。”
20、
同堂兄弟
[tóng táng xiōng dì]
【解释】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出处】《北史·公孙表传》:“二公孙,同堂兄弟耳。”
21、
风月子弟
[fēng yuè zǐ dì]
【解释】沉湎于风月场的人。
【示例】他整天与一帮风月子弟搅和在一起。
22、
乌衣子弟
[wū yī zǐ dì]
【解释】乌衣: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谢那样的望族子弟。后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23、
梨园子弟
[lí yuán zǐ dì]
【解释】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示例】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24、
拜把兄弟
[bài bǎ xiōng dì]
【解释】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出处】我们四人都是很好的~。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个是我拜把兄弟,请王大老爷栽培。”
25、
世家子弟
[shì jiā zǐ dì]
【解释】世家:古代称世代显贵的家族。指门第高,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
【出处】《汉书·食货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马狗,弋猎博戏,乱齐民。”
【示例】那柳湘莲原系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26、
四海皆兄弟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清·方成培《雷峰塔·再访》:“[净]人生四海皆兄弟,蓬荜生辉不我违。”
【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穿绿的道:‘四海皆兄弟,这个何妨。’”
27、
入孝出弟
[rù xiào chū tì]
【解释】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示例】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宋·朱熹《〈小学〉题辞》
28、
纨袴子弟
[wán kǔ zǐ dì]
【解释】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华丽衣着。旧称浮华的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示例】钱正兴在他眼底中,不过是一个纨袴子弟,同世界上一切纨袴子弟一样的。 ——柔石《二月》六
29、
难兄难弟
[nàn xiōng nàn dì]
【解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出处】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示例】方玉桦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 ——郑义《迷雾》
“弟”在中间的成语
1、
兄弟手足
[xiōng dì shǒu zú]
【解释】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出处】《尚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示例】且如父子天性,兄弟手足,这是一本连枝,割不断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2、
波流弟靡
[bō liú dì mǐ]
【解释】弟:即稊,一种结实如小米的草。如水波之逐势流,如稊草之随风倒。比喻无所执着,随顺应变。
【出处】《庄子·应帝王》:“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3、
昆弟之好
[kūn dì zhī hǎo]
【解释】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示例】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 ——清·杨景淐《鬼谷四友志》卷三
4、
佳弟子
[jiā dì zǐ]
【解释】佳:好,优。指德才超群的晚辈。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汝是我佳弟子,当不减阮主簿。”
【示例】石中玉本是个千中之选的佳弟子,偏偏不肯学好。 ——金庸《侠客行》七
5、
兄弟孔怀
[xiōng dì kǒng huái]
【解释】孔:甚、很;怀:思念。兄弟彼此之间非常思念、关怀。指兄弟间的友爱之情。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示例】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愿为一郡,以恤幼孤。 ——宋·苏轼《陈侗知陕州》
6、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7、
兄死弟及
[xiōng sǐ dì jí]
【解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8、
兄弟阋于墙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季羡林《牛棚杂忆》:“则夫妻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9、
兄终弟及
[xiōng zhōng dì jí]
【解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汉书·武五子传》:“裂地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示例】立子以嫡,礼也。然次于克,朕所缠爱,今以托卿。异日兄终弟及,惟卿主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10、
高足弟子
[gāo zú dì zǐ]
【解释】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示例】亨阳则李安溪高足弟子。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九卷
11、
兄弟参商
[xiōng dì shēn shāng]
【解释】参、商:星宿名,二星此出则彼没,永不相见。比喻兄弟之间不和睦。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示例】他父母非良,兄弟参商,告废了人伦大纲,因此上自上张。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十八折
12、
高业弟子
[gāo yè dì zǐ]
【解释】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
【出处】《后汉书·郑玄传》:“马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13、
入室弟子
[rù shì dì zǐ]
【解释】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示例】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 ——《晋书·杨柯传》
14、
酒肉弟兄
[jiǔ ròu dì xiōng]
【解释】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哥哥放着常来的一班儿好酒肉弟兄,闲常不睬的是亲兄弟,今日才有事,便叫没捉处。”
15、
兄友弟恭
[xiōng yǒu dì gōng]
【解释】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明·朱有燉《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兄友弟恭,夫义妻贤,中外和乐,以致祯祥屡现,百福咸臻。”
【示例】后世不论官宦和平民人家,只要是有产业的,兄弟叔侄争产,势同仇人,平日所讲的仁义忠信,兄友弟恭,全都一风吹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16、
道弟称兄
[dào dì chēng xiōng]
【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欠涅磐出世。”
17、
兄弟阋墙
[xiōng dì xì qiáng]
【解释】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
18、
梨园弟子
[lí yuán dì zǐ]
【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19、
岂弟君子
[kǎi tì jūn zǐ]
【解释】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出处】《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示例】轿子将近,远远望见老父母两朵高眉毛,一个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晓得是一位岂弟君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20、
兄弟怡怡
[xiōng dì yí yí]
【解释】兄弟和悦相亲的样子。
【出处】《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示例】你昨天竟急得那么样,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动,这真所谓‘兄弟怡怡’。 ——鲁迅《彷徨·弟兄》
21、
私淑弟子
[sī shū dì zǐ]
【解释】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出处】《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示例】至于世界要人就不然,他们有的是秘书,或是私淑弟子,替他们来做注释的工作。 ——鲁迅《伪自由书·不求甚解》
22、
难弟难兄
[nán dì nán xiōng]
【解释】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出处】清·魏源《二室行》:“太室之胜山内藏,少室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
23、
兄肥弟瘦
[xiōng féi dì shòu]
【解释】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出处】《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示例】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南史·梁武陵王传》
24、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