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开头的成语
1、
[zhū è mò zuò]
【解释】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示例】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2、
诸事麇集
[zhū shì qún jí]
【解释】麇:成群。许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出处】清·吴跃人《俏皮话》:“一日诸事麇集,几至调排不开。”
3、
诸法实相
[zhū fǎ shí xiàng]
【解释】佛家语。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
【出处】《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4、
诸如此比
[zhū rú cǐ bǐ]
【解释】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出处】《宋书·文帝纪》:“又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山泽之利,犹或禁断,役召之品,遂及稚弱。诸如此比,伤治害民。”
5、
诸行无常
[zhū xíng wú cháng]
【解释】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无常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无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6、
诸有此类
[zhū yǒu cǐ lèi]
【解释】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7、
诸色人等
[zhū sè rén děng]
【解释】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出处】唐·陆贽《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百姓及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义,均减有无,赒贷贫人,全活数众者,府司具事迹闻奏,朕当授以官秩,蠲其征徭。”
【示例】这是一个演说时代,所以‘诸色人等’都能演说。 ——许地山《危巢坠简·街头巷尾之伦理》
8、
诸亲好友
[zhū qīn hǎo yǒu]
【解释】总称所有亲友。
【出处】《苏州的传说·双塔的传说》:“等到张书生和李相公临走时,街坊乡邻、诸亲好友来送行,姑嫂两人就借这个机会表明心迹。”
9、
诸如此类
[zhū rú cǐ lèi]
【解释】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出处】《晋书·刘颂传》:“诸如此类 ,亦不得已已。”
【示例】书法、绘画、吟诗,诸如此类,他无一不会。
10、
诸若此类
[zhū ruò cǐ lèi]
【解释】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六:“诸若此类,注所未及,讵可以非注所有,而谓为异说乎?”
11、
诸如此例
[zhū rú cǐ lì]
【解释】许多像这样的事例。
【出处】《梁书·武帝纪中》:“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
【示例】周则冠冕衣裘,乘车而战,今何故不行?周则三老五更、胶序养老, 今何故不行乎?诸如此例,不可胜述。 ——唐·田再思《服母齐衰三年议》
12、
诸亲六眷
[zhū qīn liù juàn]
【解释】总称所有亲戚。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13、
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
【解释】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示例】我们决不拘泥统属,我们只以会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不管它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
“诸”结尾的成语
1、
急张拘诸
[jí zhāng jū zhū]
【解释】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
2、
日居月诸
[rì jī yuè zh]
【解释】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出处】《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示例】日居月诸,见一心之妙用。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
“诸”在中间的成语
1、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sān gè chòu píjiàng,hé chéng yīgè zhū gě liàng]
【解释】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示例】谁都知道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道理。
2、
放诸四夷
[fàng zhū sì yí]
【解释】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
【出处】鲁迅《对于批评家的希望》:“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
3、
挟天子而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解释】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示例】慨魏武之雄图,终大济于横流,用兵戈以临四海,挟天子而令诸侯。 ——唐·高适《东征赋》
4、
公诸于世
[gōng zhū yú shì]
【解释】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世:世上。把事情的内容向世人公开。
【出处】《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示例】我们必须把这段历史公诸于世。
5、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解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示例】我们待人接物不能用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的态度。
6、
挟天子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解释】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此言岂不羞乎?天下岂不知你挟天子令诸侯?”
7、
付诸东流
[fù zhū dōng liú]
【解释】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示例】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 ——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8、
死诸葛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解释】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用死人吓唬活人。
【出处】《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示例】你不能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错误。
9、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
【解释】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10、
付诸洪乔
[fù zhū hóng qiáo]
【解释】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示例】现代社会寄信再不会付诸洪乔了。
11、
失诸交臂
[shī zhū jiāo bì]
【解释】指当面错过机会。
【出处】见“失之交臂”。
【示例】这些往事,我今天来重提,只是表明我自己的遗憾。我与鲁迅的见面,真真可以说是失诸交臂。 ——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
12、
挟天子以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示例】朕命白虎驮邱生来,原恶其自矜汉学,凌蔑百家,挟天子以令诸侯,故有投畀豺虎之意。 ——清·袁枚《续子不语·麒麟喊冤》
13、
铭诸五内
[míng zhū wǔ nèi]
【解释】五内:五脏,指内心。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
【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
【示例】吴先生,你的情谊,我是铭诸五内了。 ——李劼人《暴风雨前》
14、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zhū yuān]
【解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示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15、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解释】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出处】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16、
问诸水滨
[wèn zhū shuǐ bīn]
【解释】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示例】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17、
取诸宫中
[qǔ zhū gōng zhōng]
【解释】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指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偏生九阿姐造化,讨得着,年时赚了若干钱钞,临出门还有这一主大财,又是取诸宫中,不劳余力。”
18、
放诸四裔
[fàng zhū sì yì]
【解释】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出处】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那也可以临末声明:‘君子不为己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
19、
置诸高阁
[zhì zhū gāo gé]
【解释】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示例】他早就把此事置诸高阁了。
20、
置诸度外
[zhì zhū dù wài]
【解释】置:放;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示例】倒是我这个海外孤臣,萍飘梗泛,祖宗邱墓,置诸度外,今番听见航公这番话说,不禁感触。(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21、
百家诸子
[bǎi jiā zhū zǐ]
【解释】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梓橦人士》:“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
22、
反求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示例】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
23、
付诸一炬
[fù zhū yī jù]
【解释】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这许多名片里面,捡出一张,上写着颜轶回,……其余都付诸一炬。”
24、
放诸四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释】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示例】使人增长其幸福者,谓之善;使人减障其幸福者,谓之恶。此主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伦理说》
25、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解释】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
26、
投诸四裔
[tóu zhū sì yì]
【解释】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27、
铭诸心腑
[míng zhū xīn fǔ]
【解释】心腑:指内心。牢牢铭记在心里。比喻永记不忘。
【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
28、
托诸空言
[tuō zhū kōng yán]
【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清·朱珪《<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29、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示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不要过分担心。
30、
衮衮诸公
[gǔn gǔn zhū gōng]
【解释】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出处】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示例】国民党的衮衮诸公管我们这些穷学生的什么“宣言”、“上书”!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六章
31、
付诸度外
[fù zhū dù wài]
【解释】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32、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解释】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出处】《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余光,想用‘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我不大佩服这些活家伙。”
33、
诉诸武力
[sù zhū wǔ lì]
【解释】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示例】求统一之方法,固宜尊重和平,和平所不能达,则不得不诉诸武力。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九回
34、
付诸一笑
[fù zhū yī xiào]
【解释】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示例】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清·壮者《扫迷帚》第九回
35、
公诸同好
[gōng zhū tóng hào]
【解释】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示例】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公诸同好。 ——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36、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bá y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解释】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37、
摈诸门外
[bìn zhū mén wài]
【解释】排斥在门外,不与之同流
【示例】不是我们存心要把你摈诸门外
38、
铭诸肺腑
[míng zhū fèi fǔ]
【解释】比喻永记不忘。
【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宋·王偁《东都事略·富弼传》:“敢不置之枕席,铭诸肺腑,终老是戒。”
【示例】更铭诸肺腑的是,我还在团防区内的竹岔岛上,目送过两千头海豚闹大海的磅礴和壮美。 ——李存葆《鲸殇》二
39、
藏诸名山
[cáng zhū míng shān]
【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
40、
如指诸掌
[rú zhǐ zhū zhǎng]
【解释】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示例】寿皇论天下事,如指诸掌,风生颖脱,有过人者。 ——宋·杨万里《荐举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绩同抚司奏状》
41、
事后诸葛亮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示例】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 ——马南邨《燕山夜话·三种诸葛亮》
42、
如运诸掌
[rú yùn zhū zhǎng]
【解释】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
【出处】《列子·杨朱》:“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43、
付诸丙丁
[fù zhū bǐng dīng]
【解释】丙丁:火日,借指火。指用火烧掉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已被陶大人付诸丙丁,你从何处领起?”
44、
形诸笔墨
[xíng zhū bǐ mò]
【解释】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出处】鲁迅《<出关>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
【示例】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 ——鲁迅《〈出关〉的“关”》
45、
居诸不息
[jū zhū bù xī]
【解释】居诸:语助词,借指光阴;息:停止,休息。时光不断地推移。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萧纲《善觉寺碑铭》:“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