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鲠”结尾的成语
1、
[shí gǔ rú gěng]
【解释】犹言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出处】卷盦《〈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崎錡训诂,恒迟回于‘秃伏禾’之文;墨守六书,复牵就于‘马头人’之义。”
2、
直言骨鲠
[zhí yán gǔ gěng]
【解释】言辞正直,气节刚劲。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3、
祝僇祝鲠
[zhù lù zhù gěng]
【解释】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鲠”在中间的成语
1、
如鲠在喉
[rú gěng zài hóu]
【解释】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2、
峭论鲠议
[qiào lùn gěng yì]
【解释】指议论严正刚直。
【出处】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3、
骨鲠在喉
[gǔ gěng zài hóu]
【解释】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示例】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
4、
忠鲠不挠
[zhōng gěng bù náo]
【解释】鲠:鱼刺,借喻正直。忠诚正直,不向恶势力屈服。
【出处】《晋书·刘颂传论》:“逮元康之间,贼臣专命,举朝战栗,苟避菹醢;颂以此时,忠鲠不挠,哭张公之非罪,拒赵王之妄锡,虽古遗直,何以尚兹。”
5、
祝鲠祝饐
[zhù gěng zhù yì]
【解释】祝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6、
祝鲠祝噎
[zhù gěng zhù yē]
【解释】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7、
骨鲠之臣
[gǔ gěng zhī chén]
【解释】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示例】君虽圣,必赖贤臣以调燮之。近虽有二三骨鲠之臣,位卑禄薄,信任未专。 ——《清史稿·李栖凤传》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