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开头的成语

1、

克伐怨欲

[kè fá yuàn yù]

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出处】《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示例】万厉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2、

克绍箕裘

[kè shào jī qiú]

【解释】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出处】《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示例】怨将德报,喜双儿克绍箕裘,戒和尚一朝提醒,合门共证前修。 ——明·陈汝元《金莲记·首引》

3、

克奏肤功

[kè zòu fū gōng]

【解释】克:战胜;奏:臣下向君王陈述事情;肤:伟大;功:功绩。事情已经办成,功劳十分显赫。

【出处】《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功。”

【示例】获悉你部占领东固,将士用命,克奏肤功,实堪嘉奖。奖二万元犒赏官兵,以资鼓励。 ——王运朝《井冈风云录》第二部《力挽狂澜》三

4、

克恭克顺

[kè gōng kè shùn]

【解释】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5、

克爱克威

[kè ài kè wēi]

【解释】指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

【出处】《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6、

克敌制胜

[kè dí zhì shèng]

【解释】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示例】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7、

克传弓冶

[kè chuán gōng yě]

【解释】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出处】《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8、

克肩一心

[kè jiān yī xīn]

【解释】指能一心以事君。

【出处】语出《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示例】卿历事三世,克肩一心,事效已明,时望攸属。 ——宋·司马光《赐新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上第一表辞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9、

克己复礼

[kè jǐ fù 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示例】小官公谨忠信,克己复礼,奉公守法,正直无私。 ——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10、

克己慎行

[kè jǐ shèn xíng]

【解释】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出处】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11、

克逮克容

[kè dǎi kè róng]

【解释】指能和顺而宽容。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12、

克尽厥职

[kè jìn jué zhí]

【解释】厥:他的。能够尽到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十四回:“此朕嘉惠忠良,务须克尽厥职,勿负朕恩,故敕。”

【示例】你别说,这些巨无霸还真克尽厥职,决不吝惜自己的力量。 ——季羡林《牛棚杂忆》第九节

13、

克勤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示例】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14、

克丁克卯

[kè dīng kè mǎo]

【解释】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出处】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当个铁面无私,克丁克卯的检查员。”

15、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示例】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6、

克嗣良裘

[kè sì liáng qiú]

【解释】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同“克绍箕裘”。

【出处】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17、

克俭克勤

[kè jiǎn kè qín]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示例】适来这杯酒,乃劝大舅,自今以后,兢兢业业,克俭克勤,以付岳父泉台之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克”结尾的成语

1、

沉渐刚克

[chén qián gāng kè]

【解释】渐:通“潜”,潜伏;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外露,内里刚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

2、

战无不克

[zhàn wú bù kè]

【解释】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出处】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

【示例】孟庭亲自督阵者二十余次,战无不克。前后计斩清兵及团勇二千余人。 ——陶成章《浙案纪略·余孟庭传》

3、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kè]

【解释】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球至于今,邈不可得。”

【示例】高皇帝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陈白尘《大风歌》第四幕

4、

相生相克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解释】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互相生发以互相克制的关系。后引申为一般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生相克。”

【示例】五色旗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

5、

无往不克

[wú wǎng bù kè]

【解释】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出处】《通典·食货》:“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6、

八攻八克

[bā gōng bā kè]

【解释】屡次攻击,屡次胜利。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示例】他们八攻八克,终于进军罗马。

7、

沉潜刚克

[chén qián gāng kè]

【解释】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出处】《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示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德之中也。 ——南宋·陆九渊《常胜之道曰柔论》

8、

刚克柔克

[gāng kè róu kè]

【解释】铡:刚强;克:制伏,克服;柔:柔和。以刚强制胜或以柔和制胜。指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

【出处】《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一曰刚克,一曰柔克。”

9、

攻无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示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10、

柔胜刚克

[róu shèng gāng kè]

【解释】柔:柔顺;克:胜。一个以柔顺取胜,一个以刚强取胜。比喻方法虽然各异,但是结果相同,都能取得成功。

【出处】《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11、

罗曼蒂克

[luó màn dì kè]

【解释】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蒂克的情调中?”

【示例】她很喜欢罗曼蒂克的男人。

“克”在中间的成语

1、

气克斗牛

[qì kè dǒu niú]

【解释】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2、

以柔克刚

[yǐ róu kè gāng]

【解释】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示例】他要拼老命,孤注一掷,我们则要忍耐,力避同敌人正面交锋,以柔克刚,在敌人的后方狠狠地打。 ——李连庆《风云急》

3、

所向克捷

[suǒ xiàng kè jié]

【解释】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号令严明,所向克捷。”

【示例】刘揆一《黄兴传记》:“两月之久,所向克捷。”

4、

攻必克,守必固

[gōng bì kè,shǒu bì gù]

【解释】克:攻下据点,战胜;固:牢固,坚固。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防守没有不稳固的。形容战斗力极强。

【出处】他才觉出来日本人的~并不是与他毫无关系。 ——老舍《四世同堂》

5、

忌克少威

[jì kè shǎo wēi]

【解释】忌克:忌恨贤能,欲出人头地;威:威信。形容猜忌、刻薄,没有威望。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今其言多忌克,难哉。”《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6、

复礼克己

[fù lǐ kè jǐ]

【解释】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出处】《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7、

说家克计

[shuō jiā kè jì]

【解释】谈说持家的事。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有一等妇女每相随,并不说家克计,则打听些闲是非。”

8、

曷克致此

[hé kè zhì cǐ]

【解释】曷:文言疑问词,为什么;克:能够;致:达到。怎么能够弄到这种地步呢?

9、

见马克思

[jiàn mǎ kè sī]

【解释】死的委婉语。

【出处】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

10、

惟明克允

[wéi míng kè yǔn]

【解释】惟:只有;明:明察;克:能;允:公允。只有明察事物,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令人信服。

【出处】《尚书·舜典》:“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示例】封疆大吏整饬多方,惟明克允,水旱则倡施赈济,丰稳则建置义仓,犹复宣讲圣谕,化蠢导顽。 ——清·徐佩珂《荡寇志·序》

11、

省身克己

[xǐng shēn kè jǐ]

【解释】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出处】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12、

奉公克己

[fèng gōng kè jǐ]

【解释】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13、

相克相济

[xiāng kè xiāng jì]

【解释】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出处】明·瞿佑《归田诗话·陆浑山火》:“其下则水火相克相济之说也。”

14、

一物克一物

[yī wù kè yī wù]

【解释】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克制它。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

15、

尖酸克薄

[jiān suān kè bó]

【解释】说话带刺伤人,待人冷酷无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5回:“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克薄。”

【示例】他那尖酸克薄的性格让人难以接受。

16、

柔能克刚

[róu néng kè gāng]

【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示例】你的性质,柔能克刚,你好好地耐,将来总有出头露日的一天……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三

1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解释】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示例】你如今那里想俺家,道不得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18、

刚克消亡

[gang ke xiao wang]

【解释】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19、

允恭克让

[yǔn gōng kè ràng]

【解释】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

【出处】《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示例】先大行皇帝天表奇伟、大智夙成、宏才肆应、允恭克让、宽裕有容、天章睿发、烛照如神。(二月河《乾隆皇帝》四)

20、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解释】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示例】把这支部队说成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天将神兵。 ——吴强《红日》

相关文章

清平调·其三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

上面是“”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