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开头的成语

1、

拔萃出类

[bá cuì chū lèi]

【解释】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2、

赵帜易汉帜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

【示例】妻与生用拔赵帜易汉帜计,笑而行之。 ——清·薄松龄《聊斋志异·人妖》

3、

拔类超群

[bá lèi chāo qún]

【解释】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群,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

4、

拔葵啖枣

[bá kuí dàn zǎo]

【解释】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唐·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5、

拔群出类

[bá qún chū lèi]

【解释】指高出众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示例】任待要片时间拔群出类,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

6、

拔刀相济

[bá dāo xiāng jì]

【解释】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观,英雄拔刀相济。”

7、

拔宅上升

[bá zhái shàng shēng]

【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出处】《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示例】秋先,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令汝拔宅上升。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

8、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bá y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解释】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9、

拔宅飞升

[bá zhái fēi shēng]

【解释】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出处】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示例】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 ——清薄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

10、

拔山举鼎

[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示例】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11、

拔本塞原

[bá běn sè yuán]

【解释】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示例】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而万物之情状大著。 ——章炳麟《儒求真论》

12、

拔不出脚

[bá bù chū jiǎo]

【解释】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示例】她已经深陷其中拔不出脚了。

13、

拔刀相向

[bá dāo xiāng xiàng]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示例】但当他们一看到侵略者公然拔刀相向的时候,他们丝毫也不动摇地采取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这样场合所惟一可能而且必须采取的办法。 ——《人民日报》1951.1.11

14、

拔葵去织

[bá kuí qù zhī]

【解释】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见家织帛,怒而出其妻;食子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

【示例】非谓拔葵去织,且欲省息纷纭。 ——《梁书、徐勉传》

15、

拔十得五

[bá shí dé wǔ]

【解释】拔:选拔,推荐。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示例】谓拔十得五而可得其半,故匿瑕含垢而求其长致。——宋陈师道《谢胡运使启》

16、

拔毛济世

[bá máo jì shì]

【解释】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出处】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示例】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17、

拔不出腿

[bá bù chū tuǐ]

【解释】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示例】她已经在此事上拔不出腿了。

18、

拔来报往

[bá lái fù wǎng]

【解释】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出处】《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

【示例】少顷,以足床来,置地上,促客坐;又入,携短足几至,拔来报往,蹀躞甚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19、

拔地倚天

[bá dì yǐ tiān]

【解释】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示例】那悬崖之上,一株株苍松翠柏拔地倚天,傲然屹立。

20、

拔舌地狱

[bá shé dì yù]

【解释】佛教称人生前毁谤佛法,死后堕入受拔舌刑罚的地狱。后用来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的地狱。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若不悟去,老僧与尔入拔舌地狱。”

【示例】若释氏之言不妄,此辈应堕拔舌地狱。 ——清·冯班《钝吟杂录·刘向》

21、

拔萃出群

[bá cuì chū qún]

【解释】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 ——汉·蔡邕《释诲》

22、

拔本塞源

[bá běn sè yuán]

【解释】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示例】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 ——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23、

拔犀擢象

[bá xī zhuó xiàng]

【解释】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宋·王洋《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鲜如克(郑武子)。”

【示例】既然要人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24、

拔树寻根

[bá shù xún gēn]

【解释】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示例】雪娥恐怕西门庆来家拔树寻根,归罪于己,在上房打磨。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25、

拔了萝卜地皮宽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解释】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1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示例】我们还是尽快解决,拔了萝卜地皮宽,免得他碍事。

26、

拔新领异

[bá xīn lǐng yì]

【解释】拔:抽出;新:新意;领:具有;异:指独特之处。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27、

拔地参天

[bá dì cān tiān]

【解释】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出处】郭沫若《春天的信号》:“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示例】原始森林里有很多拔地参天的大树。

28、

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释】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示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

29、

拔丛出类

[bá cóng chū lèi]

【解释】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宋书·孝义传·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30、

拔锅卷席

[bá guō juǎn xí]

【解释】①比喻带走全部家当。②犹言卷铺盖。比喻被解雇。

【出处】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大官们拔锅卷席的,都跑光了。”

【示例】请拔锅卷席离开公司。

31、

拔地摇山

[bá dì yáo shān]

【解释】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出处】《英烈传》第四十九回:“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32、

拔毛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33、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解释】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示例】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34、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35、

拔丁抽楔

[bá dīng chōu xiē]

【解释】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36、

拔帜易帜

[bá zhì yì zhì]

【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出处】《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示例】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37、

拔山盖世

[bá shān gài shì]

【解释】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示例】则拔山盖世之雄,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 ——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

38、

拔树搜根

[bá shù sōu gēn]

【解释】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出处】见“拔树寻根”。

【示例】安爷恐有其中假,故此的,拔树搜根要问明。 ——《再生缘》第四五回

39、

拔群出萃

[bá qún chū cuì]

【解释】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出处】《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40、

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示例】唐·赵蕤《反经·是非》:“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代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41、

拔赵易汉

[bá zhào yì hàn]

【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示例】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满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赵易汉。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42、

拔旗易帜

[bá qí yì zhì]

【解释】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示例】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趁早拔旗易帜,让别人干吧。

43、

拔赵帜立赤帜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示例】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赵帜立赤帜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44、

拔茅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示例】袁既病死,黎、段登台,拔茅连茹,弹冠相庆,徐遂入任为院秘书长。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九回

45、

拔树撼山

[bá shù hàn shān]

【解释】拔:拉出来;撼:摇动。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46、

拔刃张弩

[bá rèn zhāng nǔ]

【解释】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47、

拔辖投井

[bá xiá tóu jǐng]

【解释】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出处】《汉书·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示例】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 ——晋·葛洪《抱朴子·洒诫》

48、

拔帜树帜

[bá zhì shù zhì]

【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示例】拔帜树帜燃列炬,中丞盼断关山尘。 ——清·林寿图《谭军门以饥军三营至凤翔与犒一餐是夜报夺上关寄呈刘中丞》诗

49、

拔山超海

[bá shān chāo hǎi]

【解释】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出处】北周·庾信《拟连珠》:“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示例】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50、

拔剑论功

[bá jiàn lùn gōng]

【解释】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示例】当时拔剑论功者,矢口何人说纪生。 ——金·元好问《读纪信传》诗

“拔”结尾的成语

1、

神采英拔

[shén cǎi yīng bá]

【解释】指人的容貌、仪态英俊非凡。

【出处】《陈书·江总传》:“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

【示例】他神采英拔,英姿焕发。

2、

确乎不拔

[què hū bù bá]

【解释】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周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示例】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唐·韩愈《颜子不贰过论》

3、

弩张剑拔

[nǔ zhāng jiàn bá]

【解释】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出处】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示例】轻裾长袖难为伍,一卷吟哦蓬藿门。莫道而今诗思澹,弩张剑拔气犹存。 ——沈砺《题近作后》诗

4、

确固不拔

[què gù bù bá]

【解释】刚强坚决,不可动摇。同“确乎不拔”。

【出处】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5、

根连株拔

[gēn lián zhū bá]

【解释】指连根拔除。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传闻二处所抄不及十四五,盖行赂于权要者十二三,顿寄于亲戚者十三四,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

6、

一毫不拔

[yī háo bù bá]

【解释】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7、

坚忍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解释】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示例】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8、

不能自拔

[bù néng zì bá]

【解释】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示例】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能自拔。 ——清·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9、

破格提拔

[pò gé tí bá]

【解释】不遵常规选拔提升。

【出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

10、

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解释】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方毅《读<攻关>》:“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示例】丁玲《杜晚香·根深叶茂》:“是开天辟地、坚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

11、

牢不可拔

[láo bù kě bá]

【解释】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出处】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12、

万世不拔

[wàn shì bù bá]

【解释】拔:动摇。永远不动摇。

【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

【示例】使他待时而动,辅佐兴王,成就这万世不拔之基,得见淳古太平之象。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

13、

风流警拔

[fēng liú jǐng bá]

【解释】警:敏悟;拔:突出。风雅且文思很敏捷。

【出处】《北齐书·裴让之传》:“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淡竟日,愔每曰:‘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

14、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示例】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15、

不攻自拔

[bù gōng zì bá]

【解释】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出处】《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拔”在中间的成语

1、

不拔之柱

[bù bá zhī zhù]

【解释】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圣人倚不拔之柱。”

2、

荡海拔山

[dàng hǎi bá shān]

【解释】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出处】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力荡海而拔山。”

3、

不拔之志

[bù bá zhī zhì]

【解释】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4、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chū hū qí lèi,bá hū qí cuì]

【解释】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同类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

5、

雁过拔毛

[yàn guò bá máo]

【解释】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原形容武艺高超。后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示例】那武装部长是位‘雁过拔毛’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去当兵。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6、

蜚瓦拔木

[fēi wǎ bá mù]

【解释】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宋·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木,无所不至。”

7、

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解释】箭:弓箭;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示例】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8、

奖拔公心

[jiǎng bá gōng xīn]

【解释】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9、

颖拔绝伦

[yǐng bá jué lún]

【解释】聪敏过人,找不出第二个人。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6回:“却说守将乃元总管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人。颖拔绝伦,倜傥好施。”

【示例】她是我们班颖拔绝伦的小诗人。

10、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11、

努筋拔力

[nǔ jīn bá lì]

【解释】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混话的!买了人家孩子来,数九的天不与棉衣裳穿,我看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裳,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示例】十几岁上,他就努筋拔力,耕种他家剩下的那几亩土地了。 ——孙犁《乡里旧闻》二

12、

达士拔俗

[dá shì bá sú]

【解释】达士:心胸豁达的人;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通达事理的人总是不同凡俗,超人一等。

【出处】《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13、

济贫拔苦

[jì pín bá kǔ]

【解释】指救援贫苦人家。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示例】举善荐君子事,济贫拔苦圣贤心。 ——明·无名氏《破风诗》第四折

14、

不拔之策

[bù bá zhī cè]

【解释】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出处】汉·扬雄《解嘲》:“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輓,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徒之长安,适也。”

15、

矮子里拔将军

[ǎi zǐ lǐ bá jiāng jūn]

【解释】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3回:“常言一句俗话说:‘矮子里选将军。’”

【示例】我们也只有矮子里拔将军,挑选几个稍微满意的就行

16、

扛鼎拔山

[gāng dǐng bá shān]

【解释】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示例】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17、

挺拔不群

[tǐng bá bù qún]

【解释】《宋史·沈辽传》:“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出处】《宋史·沈辽传》:“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18、

枉口拔舌

[wǎng kǒu bá shé]

【解释】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示例】小孩儿家枉口拔舌,吃斋念佛的道友们,说是娼妇哩!你见谁是娼妇呀?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4回

19、

遗世拔俗

[yí shì bá sú]

【解释】超脱世俗。同“遗世越俗”。

【出处】明·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

20、

上树拔梯

[shàng shù bá tī]

【解释】拔:抽掉。诱人上树,抽掉梯子。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出处】宋·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示例】你不要老干那种上树拔梯的坏事。

21、

树同拔异

[shù tóng bá yì]

【解释】指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出处】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22、

举鼎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

【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示例】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23、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

24、

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解释】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示例】冯永祥看他们剑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

25、

抽拔幽陋

[chōu bá yōu lòu]

【解释】抽拔:提拔。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出处】《后汉书·范滂传》:“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26、

吹灯拔蜡

[chuī dēng bá là]

【解释】比喻垮台;散伙。

【出处】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示例】姑娘们和‘奶油小生’吹灯拔蜡的那几天……和小伙子也显得亲热起来。 ——《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

27、

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杨朔《迎春词》

28、

老天拔地

[lǎo tiān bá dì]

【解释】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既这么着,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带着他去瞧了叫他进来就是了。”

【示例】我哪里知道你这些事!我老天拔地的也操不了这心了。 ——二月河《乾隆皇帝》八

29、

自拔来归

[zì bá lái guī]

【解释】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出处】《新唐书·李勣传》:“自拔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示例】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30、

出群拔萃

[chū qún bá cuì]

【解释】拔,超出;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指卓越出众,非同一般。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示例】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31、

寻根拔树

[xún gēn bá shù]

【解释】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32、

痛心拔脑

[tòng xīn bá nǎo]

【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33、

进贤拔能

[jìn xián bá néng]

【解释】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魏书·任城王澄传》:“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

34、

抽丁拔楔

[chōu dīng bá xiē]

【解释】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抽丁拔楔。”一本作“抽丁抽楔”。

35、

反首拔舍

[fǎn shǒu bá shè]

【解释】反首:把头发散乱向下垂着;拔舍:除掉杂草,就地住宿。头发散乱着就地住宿。形容军队打败仗后的狼狈状况。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36、

移山拔海

[yí shān bá hǎi]

【解释】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示例】让神话里的移山拔海的英雄在上空叹息?! ——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

37、

绝尘拔俗

[jué chén bá sú]

【解释】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

【出处】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

38、

眼中拔钉

[yǎn zhōng bá dīng]

【解释】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39、

抽筋拔骨

[chōu jīn bá gǔ]

【解释】比喻非常勉强。

40、

虎口拔牙

[hǔ kǒu bá yá]

【解释】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出处】金·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颔下夺神珠。”

【示例】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元·弘济《一山国师语录》卷一

41、

撼山拔树

[hàn shān bá shù]

【解释】摇动山岳,拔起树木。形容威势之大。

【出处】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风呵,兀的不傒幸杀人也,方才撼山拔树,飞沙走石般起,投至央及你,可倒定息了。”

42、

不拔一毛

[bù bá yì máo]

【解释】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示例】墨子之学术贵俭,虽天下以我为不拔一毛不恤也。 ——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43、

倚天拔地

[yǐ tiān bá dì]

【解释】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44、

超群拔萃

[chāo qún bá cuì]

【解释】超群:超出众人;拔:超出;拔萃:才具特出。出类拔萃,形容超越寻常,杰出。

【出处】明·宋濂《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至于歧阳有凤,则超群拔萃,其动物中之至文者欤?”

【示例】又于领袖团体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群拔萃之威德。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第七节

45、

投石拔距

[tóu shí bá jù]

【解释】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同“投石超距”。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46、

虎口拔须

[hǔ kǒu bá xū]

【解释】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示例】我不想冒虎口拔须的风险。

47、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解释】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示例】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南齐书·高帝记》

48、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释】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示例】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

49、

绝群拔类

[jué qún bá lèi]

【解释】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

【出处】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50、

力可拔山

[lì kě bá shān]

【解释】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51、

超群拔类

[chāo qún bá lèi]

【解释】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怜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示例】我是把《诗经》上反复咏叹的笔法神而化之的,你想,不是一个超群拔类的美中之后女主角活现在你眼前么! ——茅盾《无题》

52、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出处】明·洪楩《杨温拦路虎传》:“今见将军,乃是我恩人,却在此被劫,自当效力相助!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示例】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这是很正常的事。

53、

抽钉拔楔

[chōu dīng bá xiē]

【解释】抽:拔出;楔:楔子。抽去钉子,拔出木楔。比喻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平田普岸禅师》:“济心语曰:‘欲观前人,先观所使。’便有抽钉拔楔之意。”

54、

超世拔俗

[chāo shì bá sú]

【解释】超出当代,不同凡俗。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境界极高,当世罕见。

【出处】宋·黄庭坚《与王周彦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示例】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灵隐诗迹》

55、

超尘拔俗

[chāo chén bá sú]

【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示例】在明天的《新川南日刊》发表出来,让全个卢州城开开眼界,知道新人物的行径是怎样的超尘拔俗能够异想天开尊重女性的。 ——茅盾《虹》

56、

出类拔群

[chū lèi bá qún]

【解释】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梁书·刘显传》:“窃痛友人沛国刘显,韫椟艺文,研精覃奥,聪明特达,出类拔群。”

相关文章

本纪·卷十三

志·卷十

志·卷九

志·卷七

本纪·卷四十

上面是“”的全面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