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开头的成语
1、
[jī ér bù zhēng]
【解释】讥: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
“讥”结尾的成语
1、
[fǎn chún xiāng jī]
【解释】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示例】济渡满不买帐,反唇相讥:“皇上信得过我,干您哪一条?” ——华而实《汉衣冠》七
2、
自郐无讥
[zì kuài wú jī]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示例】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宋·张孝祥《丑奴儿》词
3、
忧谗畏讥
[yōu chán wèi jī]
【解释】担忧被谗言中伤。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示例】清·昭梿《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公每早起,必自揉其身躯久之,曰:‘今日舒畅。’登朝如故,人皆笑之,然亦忧谗畏讥之至矣。”
4、
负俗之讥
[fù sú zhī jī]
【解释】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同“负俗之累”。
5、
郐下无讥
[kuài xià wú jī]
【解释】指微不足道。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示例】陈大樽《明诗选》于万历以下,如汤义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概置之郐下无讥之列,此则大误。 ——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签·曹学佺》
“讥”在中间的成语
1、
同浴讥裸
[tóng yù jī luǒ]
【解释】在一起洗澡却讥嘲他人赤身裸体。比喻与他人有着同样缺陷,却以此嘲讽他人。
【出处】明·李开先《董孟才诗集序》:“予以喜谈好作,且有刻本,独恶其日趋于文,而无用于世,岂非同浴而讥裸桯乎?”
2、
冷讥热嘲
[lěng jī rè cháo]
【解释】尖刻的嘲笑和讥讽。
【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楚公子围为虢之会,其时子围篡国之状,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示例】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冷讥热嘲地发表一点“不满于现状”的杂感而已。 ——鲁迅《二心集·“好政府主义”》
3、
拙眼讥评
[zhuō yǎn jī píng]
【解释】拙眼:见识浅陋。自己见识浅陋却喜欢讥讽别人
【出处】宋·陆游《杂兴十首》诗:“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相关文章
当前网址:https://www.guziti.cn/article/15596.html